关于打击“黑诊所”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郭加峰

关于打击“黑诊所”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郭加峰

晋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福建晋江 362200

摘要:“黑诊所”的存在一直给社会大众健康带来隐患,如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此本文试着从“黑诊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卫生监督员;黑诊所;非法行医;医疗市场

“黑诊所”的存在一直给社会大众健康带来隐患,如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此本文试着从“黑诊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文中所指的“黑诊所”是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机构,是非法行医的一种形式。“黑诊所”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黑诊所”未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黑诊所”中非法行医者往往不能提供个人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黑诊所”所在非法行医场所一般是环境脏乱差,不能提供正规的医疗收费票据等医疗文书。“黑诊所”的存在,常常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医者医术不精,常造成误诊、漏诊、错治、延误或加重患者病情,病情危急时因缺乏急救设备和能力危及患者性命;就医环境恶劣,不具备消毒设施,不按操作规程,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疾病传播;使用来源不明的甚至是假劣医疗器械和药品。为了降低成本,“黑诊所”购进的廉价劣质卫生材料,既无国家批准文号,又无质量安全保证,甚至自制卫生材料,所使用的药品中也不乏假药、劣药;滥用抗生素或激素,对患者身体造成很多副作用,造成不良后果;乱丢医疗废物,使用过的针头、输液器等医疗废物没有经过消毒、灭菌等专业处理而随意丢弃,不仅污染环境,更危害人群的健康;无正规票据和医疗文书,患者遭受损失后难以依法维权。

市场化进程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作为一个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的县级市,晋江市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每年都有四面八方的外来工纷纷涌向这个城市,一起为这座城市添砖加瓦。伴随外来工人口的增加,加之城市内原有低收入群体的低价医疗服务需求,从而导致“黑诊所” 非法行医这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晋江市“黑诊所”存在较明显的特征:大多比较集中,多分布在比较发达的乡镇,欠发达乡镇几乎没有;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工厂周边、农贸市场、集市等地方比较密集;场所开设掩蔽,常位于小接小巷内;“黑诊所”行医者大多无医学相关背景,租赁民房开设“诊所”;数量多,近些年来有所减少。

对于晋江市的“黑诊所”现象,到底有什么样的土壤在滋生呢?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医疗市场供求矛盾:公立医疗机构的布局主要是根据行政区域决定,设置时并未考虑服务面积因素,布局并不科学;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行政许可条件门槛提高,导致医疗卫生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工人工的大量涌入,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人员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群众的健康和法律意识不强:由于医疗资源的紧缺,加上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不少群众就会选择更加方便的“黑诊所”,选择没有保障的医疗服务质量、劣质的药品及简陋的设备、场所。民众法律意识不强,正规的诊所须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许可及行医者本人的行医资质证书。更有甚者,群众维护非法行医者,阻扰卫生监督员的执法,助长了非法行医者的嚣张气焰。三低廉的运行成本:“黑诊所”的行医者个人往往没有任何医学背景,未按照正规医疗机构的条件设置,大多是租赁在民房内非法经营,场所、设施、器械因陋就简,未按照正规渠道购进医疗器械、药品,追求利润第一,宣传上往往采取最省钱的小广告来进行。这种低廉的运行模式满足外来工及低收入群体的健康消费需求,往往带来巨大的利润。[1]四管理者不够重视,打击力度不够:打击“黑诊所”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作,管理者对此不够重视,行政运作成本偏低,意识偏弱,关注度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黑诊所”的隐蔽性及其成本偏低,行医者经常选择躲猫猫及逃避等抵抗行为,导致执法困难,行政处罚难以到位;卫生行政部门单一部门监管,困难重重,打击力度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面对如此猖獗的“黑诊所”现象,卫生行政执法部门采取多样的工作措施,严厉打击这种非法行医。一明确目标,确定工作重点区域和对象:工作目标是晋江市所有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许可而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工厂周边、农贸市场、集市等“黑诊所”容易存在的区域为重点,坚决按照“发现一家、查处一家”的工作原则,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各种非法行医违法行为。二明确责任,各执法中队以片区为责任区域,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加强“黑诊所”集中区域的重点巡查工作,按照“拉网式、地毯式”的工作要求,责任到人,特别是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案件及时查办,在执法中碰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与各乡镇政府、公安、市场监督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三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提高“黑诊所”等非法行医案件的办案效率,对于需要移送公安部门处理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快速办案,绝不姑息,惩治非法行医犯罪行为。发挥群众力量查找“黑诊所”,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消除“黑诊所”滋生土壤。四加大宣传教育,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发挥舆论和媒体宣传作用,对查处无证行医“黑诊所”典型案件等情况进行公开曝光,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和安全就医常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尽管卫生行政部门采取多样的工作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不少难题。单一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手段有限,碰到钉子户等难题,执法困难,打击力度不足;行政区域大,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卫生监督日常监管事项多,以致整治力度和频率都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执法人员对“黑诊所”的非法行医者真实情况无法建档,大部分违法行医者不提供真实的姓名,违法主体较难确定,违法证据收集困难,不易做出行政处罚,导致黑诊所持续存在。[2]部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差,为图方便到“黑诊所”看病,对非法行医行为不仅不举报,反而拒绝配合执法人员对非法行医行为的取证,这给打击非法行医带来了一定困难;无证非法行医者流动性、随意性大,行医场所简陋隐蔽,容易死灰复燃,同时非法行医的隐蔽性和防范打击能力越来越强,给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共享不足,各级、各地政府监督力度、方法不同,未能有效分享黑名单、卫生行政处罚信息等,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近年来晋江市打击“黑诊所”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某种程度上遏制了非法行医者的嚣张气焰,但仍然无法根除“黑诊所”这块毒瘤。“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源头出发,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合理放开诊所许可条件,引导医疗市场良性竞争。以村级卫生所配置为重点,充分考虑各乡镇医疗资源的的需求情况,按照方便群众就医等原则,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乡村一体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3]对于打击“黑诊所”的工作,需要各部门联动,建立联席联动会议制度,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各级政府牵头,属地负责,把打击“黑诊所”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围,工作成效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加强对出租房、药品、医疗器械的经营管理,建立公安、市场监管、卫生等综合执法部门的合作关系,明确各自在工作中的职责,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工作中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对医疗市场监管的有效模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卫生监督员要不断自我提升,与时俱进,总结工作经验,提高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建立规范和整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深入、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法律、法规没有舆论的支持,它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通过舆论和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宣传要到农村的城乡结合地区、外来工人群聚居地区等非法行医较有市场的地区,加强对上述地区易受骗群众的针对性宣传。[4]通过媒体将“专项行动”的进展、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及时向市民通报。开展通俗、贴近生活的宣传活动,使打击“黑诊所”行动深入到民心,净化医疗市场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白杰,陆建骅,宓铮,顾怡勤.经济发达地区“黑诊所”存在的需求分析及整治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监督杂志.2010(05).

[2]吕建华.非法行医行政处罚难点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4):428-430.

[3]朱鲲.蚌埠市三年打击无证行医工作分析[J].淮海医药,2016(03).

[4]于修成.中国卫生技术评估与循证准入管理探索[ J] .中国循证医学杂,2004,4(1)∶6.

论文作者:郭加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关于打击“黑诊所”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_郭加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