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论文_田建伟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论文_田建伟

身份证号码:1311261991****XXXX 山东省 253000

摘要:暖通空调是现代建筑的必须设备,其运行在建筑后期使用的能耗中占据较大比例,暖通空调节能降耗的实现有利于推动现代建筑的绿色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暖通空调运行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

1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的重要价值

在建筑设计中,暖通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空气、制冷取暖与通风透气,体现了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性能。通风系统指的是它可以促进室内环境的有效转换,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充分流动 ;制冷取暖是通过它的节能技术,如热泵、太阳能等设备,用尽可能少量的能源消耗,得到尽可能多的热量或冷量。调节空气是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度,给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在夏季,人们更需求暖通空调发挥的显著降温作用,假如有针对性地设计暖通空调的相关节能设备和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能源紧张的压力,还会适当地减少人们消耗能源的数量。一般而言,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以减少20%-50% 的能源消耗,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建筑暖通空调工程中节能减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立足于工程整体性 : 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过程需要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地布局、综合设计,不仅要满足项目本身的要求还需兼顾考虑节能减排。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对系统进行优化,将资源使用率最大化,尽量平衡经济与节能减排间的矛盾问题。

兼顾发展动态性:对于建筑暖通空调工程,多数项目会逐步发展壮大,在项目设计期间就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考虑未来发展动向,将设计进行优化,对发展留出调整余地。所有的设计都应该秉承节能减排的理念,保持工程的总体动态性,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保持技术的发展:随着对节能减排的响应,新的设计方案不断涌出,但是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要想实现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真正的节能减排,就要不断优化和改良设计方案,通过科学、智慧的方式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空调能够实现人们对活动环境温度的调节,深受喜爱,使用量日益增多,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现节能减排的直接途径是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3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

3.1自然通风技术

我们知道,风压技术与热压技术在提高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能耗较低,根据这一优势和原理,可以将风压或热压技术原理充分利用于暖通空调具体设计中而实现自然通风,这就是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也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技术应用。

3.2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且具有清洁无污染性特点,一直都是人们研究利用的一个重点,因此如果能够将太阳能充分利用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那么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实现节能降耗。从目前研究利用的情况看,太阳能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主要在供暖方面,通过太阳能供暖系统设计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热导循环系统处理后传输到换热中心而实现利用。

3.3热泵技术

热泵可以从土壤、水、空气中获得低品位热能,通过相应的电力做功,能够输出可用性较强的高品位热能,这种供能技术的效率比较高。在空调领域中,热泵技术可以采取三种运用形式,依次是地热源、水热源、空气源热泵。因为热泵的能力来自于自然界,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是如今最经济、最清洁的一种能源方式。随着资源能源的供应量趋近,热泵技术是人类采取低温热能的最佳手段,业已获得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变流量技术

空调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费用,由空调系统整体的能耗决定。所以为了削减其运行成本,既要增加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又要完善空调水系统的研发和设计。变流量系统是系统中回水、供水的温差不变,在空调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调节改变供水量以有效适应的一种系统。随着系统负荷的逐步变化,管路中水流量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输送能耗会伴随着负荷降低而减少,电耗与水泵容量也会出现相应的削减。

4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措施

4.1 空调冷源

4.1.1现有的制冷机组节能措施

对于制冷机组来说其自身成本相对较高,而且运行过程中的效率要想与相关标准相符,就要对其节能方面进行有效的改善,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效果,主要所使用的措施就是提升其自身的负荷程度,对蒸发的温度以及冷凝的温度进行相应的管控。

4.1.2分布式能源体系

此种体系主要是通过燃气轮机为主要的运作动力,而且和相关的制冷机械设备的余热锅炉相辅相成,对整个建筑工程提供一定的制冷以及采暖和电力的动力。此种体系自身利用程度相对较高,而且污染性相对较小。

4.1.3蓄冷技术

对于空调蓄冷技术来说,其主要是利用晚上低谷负荷的电力来进行冰的制作,并且在相关的设备中进行储藏,在白天就会进行释放,进而防止电力大量的浪费。

4.2科学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相关性能参数

设计师要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选用各种节能材料,以削减系统功率,达到节能目的。而且,在安装暖通空调系统时,要优化与改进暖通空调系统的相关设计。而且,在设计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冷热源系统和风系统的相关节能设备时,应该尽可能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水平,以切实控制能耗,避免浪费能源。

4.3提升建筑项目的保温性能

不同的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在热量传导性能方面也有一定差异。暖通空调系统的关键性功能是,为建筑工程提供一定的内外温差。所以,应该切实减少和避免建筑工程的温度传导,能够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自身的能耗。建筑工程的结构在达到暖通空调系统的相关节能目标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要求建筑物的维护结构非常良好,能够削减自身的传热系数,以确保暖通空调系统实际覆盖的区域维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暖通空调的功率才能稳定下来。如今政府部门业已颁布了相应的规范与政策,统一而有区别地规范建筑行业在设计建筑物的结构与材料使用标准,以切实完善建筑物的结构,增强其隔热保温性能。

4.4选择合理优化的设计方案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是集通风、采暖、空气调节等系统于一体的工程,应用到流体力学、热力学、物理学、机械学等多学科技术,工程的设计十分复杂,所以在工程进行节能减排的设计时更应谨慎。一般情况下,设计方案是依据建筑的室内温度通过合理的配置产生的,充分考虑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和需要实现的理想温度是方案设计的关键。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建筑本身和所处地域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办公条件。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有效利用资源,通风部分可考虑自然通风的措施,做好符合建筑本身特点的室内气流组织,有效利用自然风,从而可减少空调和机械通风的工作时间。空调系统的另一关键设计在于风口的分布,风口分为送风口、回风口和检修口。送风口分布在人员出入频繁的活动区域,回风口布置在走廊或开放性的区域,确保气流顺畅,提高送风效果,检修则可根据后期检修便捷情况进行合理分布。

结语

总而言之,暖通空调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对推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技术应用研究,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现代建筑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发展,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节能降耗。

参考文献:

[1] 刘钊 . 浅谈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 [J]. 节能环保(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237.

论文作者:田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降耗技术分析论文_田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