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为了满足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需要,就要对管理技术进行协调。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是有效开展工程的重要条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效益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随着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模及数量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及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生产以及生活对电能的需求满足情况,更影响着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进步,因此,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施工技术和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
1.1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质量好坏都对整个水利输电工程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将水能转化成电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比较小,同时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比较大变化,能够创造有利价值,但是这些价值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性。
1.2管理上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质量和项目施工生产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整体性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开展的主要特点,在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施工环节、施工人员都进行全面管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有序开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2.1导流技术
因为水利工程性质影响,应当在一些水利资源较为充足的位置对项目进行建设,人们在一些大型河流位置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气候会对河流带来影响,如降水过多则会促使河水上涨,为了工程施工完成后能够稳定运行,需要先进行导流技术施工。对围堰进行修建,就在这一环节得到体现。使用导流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降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引发洪水,提供了防洪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为工程提供保护,促使施工进度得到提升。对此,在对这一工程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需根据专业指导,同时分析施工所在地施工情况,进一步了解河流实际情况,针对已有的施工条件,对围堰进行导流施工。这样做能够保障水流工程功能的发挥。但是在对其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因为围堰施工占据原有河道,促使河道变窄,当河流中的水流增加,就难以顺利排放,促使导流工作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围堰的压力,对此需充分关注对围堰区的有效管理。
2.2预应力锚固技术
为了减少混凝土沉降现象,降低裂缝病害情况发生的概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专业手段将钢绞线、钢丝变成受拉结构,使其可以长期处于高应力状态,改善基岩的应力状态。介于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等优点,目前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都会应用该项技术。由于坝型不同的工程,其稳定性、强度等条件也不相同,所以在对预应力锚固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考察,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结合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设计。同时,我们还可以将GPS应用到这一技术中,通过GPS我们可以准确地掌控锚固的位置、方向以及深度,还可以对建筑结构和基岩施加预应力,提高预期位置的受力强度,进而达到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土坝防渗和加固技术
土坝使用中,有可能因为不同因素而促使其受到水体的侵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大,重力较大,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土坝渗透进行科学预防也处理。当土坝受到侵蚀和渗透之后,可以使用灌浆技术对坝体进行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进一步强化其承载性。施工人员针对坝基以及坝肩实施劈裂以及帷幕灌浆操作,还需对其进行防渗透施工,建立起一个能够连接不同坝体的渗透体系,进一步强化防渗功能,最终促使低坝内的水体高度被降低,这就从根本上防止水体出现渗透和侵蚀。在实施具体的灌浆施工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对灌浆进行科学设置,此后结合不同灌浆孔,设置不同形式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对主孔进行设置,需先了解坝线,此后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副孔则是在轴线上方的1.5m位置,保持孔的正常距离,同时确保其竖向施工,提升防渗效果。
3水利水电工施工管理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有据可依,我们应当依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在技术管理方面,首先要成立一个精炼的技术管理部门,并根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内容制定具体的技术管理方案,对管理原则、管理内容以及相关责任要进行明确地划分,以实现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水利水电的工程技术人员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灵活应对工程施工时出现的突发状况。为了便于工程后期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还要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向施工团队进行技术交底。对于进行实际操作的施工人员,要时刻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自身的安全性,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操作环节。
3.2做好工程维护检修管理工作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对新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创新现有的施工技术;改进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改革传统的检修方法,积极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检修系统的建立,提高施工机械设备检修质量管理水平,以此实现设备检修工期的缩短和检修周期的延长,推动施工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技术监督方面,施工单位也可以对新方法、新手段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实时掌握,从而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始终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
3.3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应当贯彻落实到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各阶段施工作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布置要及时进行协调。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可以按周或者按月进行分解,然后对具体数据进行比对核查,并对存在的差异性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进度计划及时做出具体的调整方案予以解决,以保证工程可以如期进行。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要实行优化配置,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施工和调度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成本控制,严格根据成本预算进行工程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融合在一起体现的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技术管理,所以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就要组织一个专业性强,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队伍,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发展创新,不断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来管理队伍。因为,只有这样,水利水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够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完成整个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郑建君.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195.
[2]张生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7):134+136.
[3]姜振.分析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134+142.
论文作者:周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围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