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能正常有序供电,从而采取相应安全管理技术手段。随着电力系统输电、配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要求电力调度工作以高效率、高质量进行。当前,我国电力调度运行在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同时,其中存在的风险也制约了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调度过程存在的风险要素及其防范策略。
关键字: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
电力系统调度是根据电力系统实时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目标来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作,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是电力工作最核心的部分。电力调度这一工作的效率能够有所提高,需要提高调度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电力系统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强智能化预警防御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和调度安全制度,针对突发情况制定应对策略,以此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性,提高电力输送的质量和效率。
1电力调度概述
电力调度是通过自动化系统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减少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如若电力系统中存在安全隐患风险,则需要电力调度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风险监测,找出其中问题,提供信息给设备维护部门,维护部门会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在电网运行期间,其中的某一电力设备出现了严重故障问题,那么电力调度可以及时隔离故障,限制事故发展,隔离并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威协,防止人身伤害、电网破坏和瓦解。总之,电力调度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电力调度过程存在的风险要素
2.1电力调度系统运行中的风险要素
如果电力设备的标准规范不符合标准要求,或施工过程的操作不合理,都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出现安全事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反馈的数据信息不准确会影响电路调度工作的正常开展,电力设备的老化现象也会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埋下安全隐患。电力调度需要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法进行支持,电力运行方式出现问题会造成短期内不可逆的安全故障,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重视,积极研讨,避免运行方式方面错误的出现。与此同时,运行环境对电力调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电力调度所处环境较为潮湿,就会对设备产生腐蚀,进而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2.2电力调度中的管理风险
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调度过程中的管理方式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企业相关单位大力引入管理新模式和新型设备,管理模式中随之出现了一些缺陷,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环节的典型缺陷就是工作人员分析电力调度故障相关数据时存在数据精确度不足的现象,且在电力调度检修的过程中缺乏远程控制,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部门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风险意识,并且在电力调度的现场管理工作上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就导致电力调度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合理的防风险措施,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同时,电力企业单位没有针对电力调度运行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电力调度技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再加上管理部门的实际调研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对工作人员施行有效的管理约束,最终增加了电力调度风险发生的概率。
2.3工作人员方面的隐患
为使电力调度工作顺利进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送电和停电工作,目前我国某些电力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了解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就容易在操作时出现失误,导致一些严重的故障问题。电力调度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交接和命令传达时容易出现失误,这也会对正常的电力调度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埋下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尽管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施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并且调度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存在很大差别,这就导致某些调度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违反了相关规定,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风险。
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防范策略
3.1提高调度人员综合素质
电力调度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电力调度工作中任何一个工作环境出现失误,都会影响道整个电力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价值发挥,故有必要加强对调度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1)重视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针对性的对近几年电力企业发展的电力调度问题进行总结、分析;(2)电力企业应为综合表现优异的员工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调度岗位需求的员工;(3)调度人员在培训工作中应端正态度,保持一定的耐心、责任心;(4)管理部门应重视调度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确保其调度人员能以严谨、负责、认真的态度展开电力调度相关工作。
3.2加强电力系统设备的管理工作
(1)设备是确保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基础,电力企业应为设备的采购、运行维护和检修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其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2)结合电力调度运行实际制定采购方案,严格把关设备质量,确保设备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运行要求;(3)在设备安装工作中,有必要对设备进行调试;(4)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5)将设备运行终端与计算机连接,并在计算机上设置防火墙,防止出现黑客或病毒入侵问题。
3.3加强智能化预警防御技术的应用
目前,智能测量技术、传感技术等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电力调度来说,智能测量技术、传感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电力调度的多目标协调功能,使这一功能在空间、时间和目标等方面实现有效控制。另外,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为电网调度实现动态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动态监控,可将电力调度运行实际实时反映出来,便于企业相关部门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和处理。同时,智能化预警防御机制的构建为电力调度工作数据提供了良好的监测平台,这一机制的构建可以实现对调度故障问题的在线处理,风险预防水平和处理效率得以提升,确保调度人员在复杂的电力环境下具备足够的应对调度故障问题。
3.4构建完善的运行管理和调度安全制度
电力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和调度安全制度,是保证电力企业实现统筹管理、综合管理的基础。将运行管理和调度安全制度融入到电力调度工作中,可有效推动电力调度统一化、系统化发展的进程。另外,电力企业各部门应增强调度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同时部门间还应加强沟通与联系,确保上级命令能够有效、准确的传达到相应部门,便于下级工作人员更好的展开有关工作。
3.5针对突发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对调度现场可控范围内的水文情况、地质地貌等要素勘察,并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对于潜在的泥石流、塌陷等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另外,在调度工作开展前,调度人员有必要对所记录的电力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电力调度的实际落实事故的预防工作,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对于一些高温天气等用电集中时期,工作人员尽力保持实际用电的平稳程度,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李之奇.通信电源技术.2018(12).
[2]浅谈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王杰.通讯世界.2018(12).
[3]分析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曹山红.决策探索(中).2018(12).
[4]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闵少萌.山东工业技术.2018(22).
论文作者:李静宜,关克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