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凌敏

(梧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 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目的 探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以机械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 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并开展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3周患者的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健康、认知五个维度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以机械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还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脑梗死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闭塞血管再通是有效治疗方式,机械取栓术是有效方式之一,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效果[1]。基于此,本文探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以机械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将脑出血排除。其中28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最大为86岁,最小为43岁,年龄均值为(56.2±5.6)岁,患者均出现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发病到入院时间最长为7小时,最短为1小时,均值为(4.3±1.7)小时。

1.2方法

所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先行局麻,通过Sel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并对责任血管进行确定,予以造影,对血管闭塞部位进行确定,将微导管从闭塞部位穿过,直至血管远端,在造影作用下将远端血管通畅性显示出来,再利用Solitaire AB支架系统将微导管导入,停留3-5分钟之后,撤回微导管头端及支架,若有必要则可重复上述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取栓操作次数通常控制在6次以内,取栓术后造影,对血管再通状况进行评估。

在机械取栓术期间开展围手术期护理配合: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将手术方法、效果告知患者,重点强调手术治疗优势,并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使其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强化患者自信心,使其临床依从性提高。除心理疏导之外,术前还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对于躁动患者,可通过固定四肢、镇静药物等方式干预,另外还需要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好抢救器材等工作。②术中护理。成功置入导管鞘之后,以患者体质为准在遵照医嘱的前提下给予肝素干预,并对使用剂量及时间进行记录。以手术进展情况为准,及时递送手术器械,并做好记录,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观察,观察其是否存在躁动情绪,必要情况下可行镇静药物干预,另外对患者静脉通道畅通情况进行观察,确保加压袋液体量充足,避免出现滴空现象。③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对光反射等,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报告,同时注意控制血压水平,必要情况下可行亚低温治疗、镇静。患侧肢体应保持伸直状态,并持续24小时,对穿刺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颜色、温度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头部向一侧偏转,避免误吸,定时进行拍背和翻身护理,活动四肢关节,每日消毒处理尿道口。嘱患者多饮水,食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注意不可饮用豆浆、牛奶等产气饮品。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术后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情绪,尽早恢复健康。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神经功能性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GQOLI-74量表)在手术前和手术后3周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健康、认知五个维度,每项总分均为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是因颅内大血管闭塞而导致,若无法有效开通闭塞血管,则会出现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现阶段,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方式包括动脉溶栓、有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2]。其中,在机械取栓术中,Solitaire AB支架属于新型材料,其对血栓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可以取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3]。但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对设备要求高,而且对人员要求高,术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神经解剖知识,还需要掌握血管内操作知识,避免操作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非常重要,这样不仅可以使临床效果得到提升,还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预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4-5]。

本次研究中,针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治疗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发现,相比于术前,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由此可见规范化、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围手术期护理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出来,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术前以心理疏导和准备工作为主,可以使患者依从性提高,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术中以配合、协作、监测等工作为主,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主要以监测、观察、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指导等为主,对患者术后康复有利,因此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6]。

结语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以机械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还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秦宇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围手术期护理[J].家庭医药,2017,01(09):190-191.

[2]黄琛.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机械取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率和术后病死率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02(11):1608-1610.

[3]丁晴,周珊珊,金平.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8,39(02):226-228.

[4]王瑜,史树贵.36例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35-135.

[5]颜丙秀,蒋亮亮.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特殊护理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7,01(11):23-24.

[6]汤惠贤,李云,陈铨涛.急性脑动脉栓塞介入取栓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附33例报告[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2):260-261.

论文作者:凌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_凌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