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科,让课堂“动”起来论文_王松

“博物馆+”学科,让课堂“动”起来论文_王松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10002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课程的整体结构便是这种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博物馆课程的发展中对其进行了整体结构的建设,力求通过这种建设,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一、理念定位,赋予课程体系内在灵魂

课程从教育诞生之日起便与文化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在学校课程中,它往往担负着文化继承与传播的任务,并成为社会秩序维护、政治思想宣传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课程的建设不能脱离实际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并且只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才能让课程的站位更高、发展更远。我们在梳理博物馆课程的内在理念时,充分考虑到了社会与文化两重要素。从社会角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博物馆系列课程以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涵盖的三个层面,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立博物馆课程的整体基调,最终形成了“32个要点”,并在主题课程的设计中以这些美好品质为落脚点,形成系列实践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考虑到博物馆课程属于学校自主研发的特征,我们必然要立足于学校的育人文化,充分发挥课程作为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作用,以“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的基础扎实、可持续发展的优秀陈分学子”的育人目标为导向,在课程体系的搭建与具体内容的设计中着重凸显学生“三会”素养的培养,力求通过博物馆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不仅让学生走进历史,学习先贤圣人们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培养他们的美好品性,更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与生活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主动性、规划性,使学生真正走进现实生活,能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成长为一名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的少年。

总体而言,博物馆系列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旨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创新学习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以在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时,我们注重其“思想性、研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将课程形态、课程内容等进行了多样化的设计,避免了“侧重于活动的误区”。

二、全面规划,科学搭建博物馆课程

1.“文化+”系列活动课程。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开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渠道多种多样,我校挖掘学科开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设计了“文化+”系列发展课程,引领学生们从校园中走出来,以社会和自然作为其学习课堂,并在各种社会实践的综合课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更深刻地洞察人间百态,通过亲身体验和勇敢的探索,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究、合作、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检验。具体研发中,学校所有教研组根据学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依据各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依据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开发出“文化+”系列发展课程。该课程以文化探寻为主线,由《北京文化探寻》《中原文化探寻》《齐鲁文化探寻》《江南文化探寻》和《秦川文化探寻》五个实践活动课程系列组成,融合多个学科,借助不同环境的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学习,在七、八年级四个学期进行,并积极在实践中摸索和修正。“文化+”课程系列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五大文化系统为切入点,结合各学科知识内容,生成了“文化+课程”的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将学科知识融于主题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这样的课程结构为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学校育人目标铺垫出了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道路。

2.“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综合实践的需要,我们在“文化+”系列课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博物馆+”系列课程的探索,旨在充分挖掘北京地区的博物馆教育资源,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在“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以思品、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作为主要承担学科,围绕“32个要点”,结合三个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为七、八、九年级学生设计了有主题、有手册、有任务单、有反馈的“综合套餐”。“博物馆+”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体验式学习为主线、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为主场地”,以《博物馆活动手册》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博物馆为学习空间,以自身兴趣爱好为基准进行体验式学习,拓宽学习空间,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未来理想。在课程开发中,课题组教师始终将“32个要点”作为培养目标,注重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生“自主设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认为,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直接“受益人”,学生不能完全被排除在课程开发之外,而应给予其了解、参与的条件与机会。因此,在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中,我们为学生留出了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来,如每学期班主任老师都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并形成一个有主题、有任务单、有成果的“独立套餐”供学生享用。这样的课程设计模式使学生的意愿得到直接的表达,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多年探索与建设下,我校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育人目标的指向,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不断完善课程结构,最终科学搭建起我校博物馆课程的整体框架,它由“文化+”系列课程、“博物馆+”系列课程、学生自主设计的活动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课程各有其侧重与特色,相互补充、协同实施,不断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力,助力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论文作者:王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  ;  ;  ;  ;  ;  ;  ;  

“博物馆+”学科,让课堂“动”起来论文_王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