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媛,刘国萍

陈媛 刘国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分析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0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分,护理前,两组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程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 垂体瘤切除术;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09-02

垂体瘤是起源于蝶鞍内脑垂体细胞的良性肿瘤,而且不会受到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复发性较高。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能较为彻底清除肿瘤病灶,降低复发率。垂体瘤患者临床表现出肥胖、闭经、肢端肥大、性功能减退及皮肤粗糙等特点,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心理问题[1]。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2014年0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60例患者分成两组,术后两组分别应用不同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疗效理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月0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选60例患者经MRI或CT检查均确诊为垂体瘤,排除了精神病史、其他心理疾病及颅脑损伤患者。把6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51.56岁;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51.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分析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分,量表测评时间分别为术前一天及手术后第三天。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均采取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评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方法,同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具体如下:

1.2.1护理评估:患者由于身高的超常、泌乳、库欣病体征等导致外形改变,最多见的是因心理自卑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对未来失去信心等不良情绪。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观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病人的主要不良情绪,及产生的原因。

1.2.2知识讲解:护理人员要以亲切耐心的态度为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增加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建立起科学疾病治疗观念,使患者可以主动的、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以此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保障患者手术的成功率。

1.2.3良好的护患关系:垂体瘤患者面对肥胖、闭经、肢端肥大、性功能减退及皮肤粗糙等巨大的生理改变,患者心理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临床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患者不愿意配合临床治疗。护理人员要主动积极的和患者交流沟通,努力获得患者的信任,以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细心的、热情的、专业的心理护理,由患者疾病情况开展,为患者讲解垂体瘤手术围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治疗过程、治疗目的等,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医生的临床治疗。同时在与患者沟通接触的时候,注意言行举止,避免好奇、怜悯等不良情绪对病人造成消极影响。

1.2.4心理干预:观察组除了对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手术对患者会造成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过于恐惧麻醉、手术等对自身的伤害,担心术后并发症或者发生手术失败,都会使患者心理过于恐惧,引起机体神经或内分泌发生紊乱,行为出现异常。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将语言暗示、活动转移等多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及时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使不良心理得到有效的疏导[2]。对疾病原因导致的外形改变,通过心理疏导,使其了解身体外形改变的原因,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主动配合。并且通过集体的宣教,介绍同类疾病良好恢复的病例,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2]。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焦虑的标准分为41分,即得分在41分以上者被认为有焦虑症状。抑郁的判断标准为:指数在70%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指数60%~69%为中度焦虑、抑郁;指数在50%~59%为轻度焦虑、抑郁;指数50%以上为有抑郁[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分,护理前,两组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况(x-±s)

*

3.讨论

垂体瘤属于良性肿瘤,受肿瘤压迫造成人体内分泌发生紊乱,从而使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生育功能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患者临床心理变化较大,不良情绪会加大治疗难度,加重临床症状[4]。所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报道一致[5]。可见,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程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平.神经导航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97例的手术配合[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28-29.

[2]李延翠.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79-80.

[3]赵欣,马驰原,王友伟等.快速康复外科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85-90.

[4]孟庆荣.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237-238.

[5]张晓丽.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6):3647-3648.

论文作者:陈媛,刘国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媛,刘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