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导流施工技术不仅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且对于水利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重视导流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确保其各项施工工作都能达到相关基准,并不断对技术进行创新,构建完善的管控体系。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1导流施工技术运用要求
1.1选择导流方式的原则
一般而言,想要实现水利工程的最优布局、成本科学、施工可靠,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场所的实地情况与自身要求,进而选择合适的导流方式。
1.2明渠导流的运用要求
若是在坝址河床较窄、覆盖层很深、分期导流困难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采用明渠导流方式。简而言之,以下四点都符合明渠导流的适用条件:(1)河床一岸有较宽的台地、哑口或古河道;(2)导流流量大地质条件不适于开挖导流硷同;(3)施工期有通航洲脉、过木的要求;(4)施工总工期很紧不具备挖洞经验和设备。明渠导流的布置可分为岸坡布置和滩地布置,其中包含了导流轴线、明渠进出口位置和高程确定环节。就导流轴线的布置而言,在较宽台地、哑口或古河道的一岸,不仅需要轴线要伸出上下游围堰外坡脚,还需要确保水平距离能够能够满足防冲要求;而确定明渠进出口位置和高程是为了保障进出口不冲、不淤和不产生回流。
1.3隧洞导流的运用要求
若是在导流流量不大、坝址河床较窄、两岸地形陡峭等条件下,可以考虑使用隧洞导流法。可以满足其适用的条件如下:(1)轴线沿线地质条件良好足以保证隧洞施工成功;(2)布置如必须有转弯时,转弯半径不小于隧洞的直径或其宽度的5倍,而且转角宜不大于60度;(3)隧洞与隧洞、隧洞与永久建筑物、脸洞与洞顶之间的间距与厚度足以满足结构和应力的要求;(4)隧洞进出口位置的水利充沛。
2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2.1导流中的常用办法——围堰
围堰在水利施工中是常用的办法,但凡有水利施工项目,十有八九就会用到围堰施工法。围堰施工法依照整体与部分为两项:
(1)从整体上看,全部围堰,就是把全河道覆盖在内,以达到整体架开河道,使河道分流,最终防洪泄洪的目的。在把河流全部围堰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工程的质量控制,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把控,否则千里之堤,可能会溃于蚁穴;同时要统筹兼顾,做好该河道的调查工作,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结合该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施工方案,切莫忽视实际情况,把围堰发挥出最大价值。
(2)分段围堰,这种方式河道围堰与实际情况密切关联,要进行分段围堰,就必定要考虑该地区河流流向、流速、水量等,要对这些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段围堰,顾名思义即把河流规划成一段段,分部进行围堰,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大的水利工程上,因为河流过于宽广不好统一安排,分段就可以兼顾方方面面,确保河流的狭窄处也被兼顾到。从时间上也可以根据分段围堰分为几个工期,早期的工程可以先在河流窄处泄流,建立一个临时的泄水建筑,后期则可以借助早期的准备工作更快更好地完成工程。
2.2利用涵洞引水
这种方法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多用的办法。它的主要场地在建设水闸上。这种操作主要是通过河流下游挡水的围堰引导河水经过涵洞,这种措施的特点是实施起来较为灵活,修建工程速度快,材料成本低,它不仅在前期的工程中可以应用,在后期的导流行动中也有一席之位。涵洞导流法可以通过山丘,使工程畅通,并保持最短路线,而且涵洞相比于隧道施工面更大,便于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淤泥影响工程效果的问题,在实际情况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利用隧道引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具体操作是通过开凿隧道来导流。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是在下游对围堰进行施工时,让河水经过隧洞导流向下游,通过这种方法提升工程质量。隧道导流法施用于河道导流条件差的条件下,例如山体太脆弱,不能开凿隧道,河流太窄,工期太短等,所以它的花费也高。另外隧道导流法常常匹配于特定的结构,普遍性不太强。
2.4利用明渠引流
选择一种相对来说流速较慢的地形河道,然后在这种河道上改道,这类的河道有浅滩还有废弃的河道的排水施工现场,在施工的时候,因为它的工作量较大,从开阔的通道通过的地理条件,会对及时排水有重大作用,所以施工的条件难度较低,综合这些原因,要因地制宜使用明渠导流。
2.5利用坝差导流
当下水利工程的大坝施工最为常见的要数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有很多优点,例如:不易损坏,结构不复杂,施工简单,造价低。但是洪水时,而洪水大部分时间也都处于流动的状态,假如导流机制原本估测的容量不能容纳新突如其来的洪水的量,水利工程肯定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由此导致施工工期延长,造价更高,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更甚于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就这个问题而言,要想让大坝高效率的建设完成,并且不影响后续施工,可以将工程暂停于混凝土坝结构导流开口处,这样就能在保证导流机制,施工也可以顺利完成。
在过去的季节或竣工后,可以弥补差距。请注意,差距存在于大坝会对于大坝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结构、大小等特征,气隙的大小和位置都清楚,确保对坝体稳定性无影响的前提下,选择调效果好的水利导流工程建设,推进工程顺利的进展。
3提高导流施工技术运用的措施
3.1技术创新,增加投入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加大技术创新是我国当下水利工程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水利大环境是积极向上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开展水利高校合作,拓展创新渠道,也是为了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再者,施工导流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时间、设计方案、工程质量等都息息相关,创新技术则可以确保这些环节都能够足够的保障。
3.2重视水利,培养人才
科技创新的根本和动力就是优质人才的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创新势必需要进行人才创新,当建设的队伍中有着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核心技术骨干时,一个企业才有了创新的动力支撑。现阶段,针对骨干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养,积累和吸取水利工程的施工经验有利于尽早实现水利工程大力度的技术革新,降低因为施工计划不当、设计方案不科学等人为因素添加的市场风险,破解当下企业面临的各种困境。
3.3创建机制,完善管理
不可否认,水利技术的创新给企业的效益影响最大。但是,没有完善制度的保驾护航,技术创新将举步维艰。而当下,我国许多的水利企业内部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不完善,更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体系。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技术难以创新,企业便是难以生存。只有规范相应的管理机制后,水利工程技术应用起来的每个环节才可以得到科学地评估与验证,更重要的是工程的运作质量跟进度有了保障。由此可见,只有完善管理机制后,企业才能长期稳定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施工导流有情况繁多冗杂,影响的因素多的特点,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难度,有的甚至影响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因此,要求设计施工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着手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再经过实施合理的设计,水利工程才能得以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周安东.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OL].河南建材,2018(02):9-10
[2]刘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4):12+14.
论文作者:王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围堰论文; 水利论文; 隧洞论文; 明渠论文; 河道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