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对新投入使用的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性能验证,并与科室现用的仪器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系列文件对新投入使用的普利生C3510血凝分析仪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验证;同时与科室现用且性能稳定的血凝仪(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及偏倚分析。结果:C3510血凝分析仪在常规凝血四项(PT、APTT、FIB、TT)检测中,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和5%;定值校准品的结果与靶值相比其偏差小于10%,准确性偏倚在允许范围内;线性验证符合相关要求;携带污染率均小于3%;两台仪器PT、APTT、FIB检测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偏倚95%CI小于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1988(CLIA’88)规定的可接受偏倚。结论:新投入使用的普利生C3510血凝仪性能符合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新旧两台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可同时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关键词】血凝分析仪;性能验证;偏倚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394-03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testing results for different coagulation analyzers
Xu Hongzhou,Wei Yongqiong,Yang Lian,Liu Chenggui,Cao Dengchegn,Shen We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Chengdu Women,s and Children,s Central Hospital, Chengdu,Sichuan 6100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 newly installed fully automatic coagulation analyzer and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its testing results with the confirmed clinical automatic coagulation analyzer. Methods Precision、accuracy 1inearity and carryover of the newly installed coagulation analyzer Plymouth Health C3510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equired standards.Then the testing results were analyzed between the newly installed and confirmed coagulation analyzers(STAGO COMPACT) according to the EP-5 and EP-9 documents of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5).Results Of the all blood coagulation detection projects, within-run precision was less than 3% and between-run precision was less than 5%.The deviations of constant calibration results from the target value was less than 10%. While the carryover rate was less than 3%. And the 1inearity meets with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The testing results of defined acceptable bias of PT、APTT and FIB in CLIA’88 for two analyzers were within the acceptabl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bias.Conclusion The precision、accuracy、1inearity and carryover of the newly installed coagulation analyzer Plymouth Health C3510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strument user manual. The performance and testing results of the same sample from two coagulation analyzers are consistent.
【Keywords】Coagulation analyzer;Performance evaluation;Bias
随着检验技术的日趋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准确、简便、高效的全自动血凝仪,可以快速的为术前检查、血栓与止血疾病的诊治及预后分析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医院检验科室[1]。同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临床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2]。为了满足临床对检验结果高质量的要求,目前国内大多医院使用的全自动血凝仪为国外进口产品,价格昂贵,而实际上国内也有可供使用全自动血凝仪。C3510是由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支持PT、APTT、TT、FIB、D-D、FDP、AT-Ⅲ、凝血因子等一系列项目,覆盖了双磁路磁珠法、免疫比浊法及发色底物法等血凝检测的主要方法。本实验室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的相关文件,根据实验室要求对新投入使用的C3510血凝仪进行性能验证,同时针对传统凝血四项的4个项目,对国产C3510和进口Stago两台仪器进行结果比对和偏倚分析[3],以验证两台血凝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看其是否达到临床检测要求,从而为医院检验科提供准确、可靠又价廉物美的检测仪器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标本来自于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患者早晨空腹,采用3.2%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静脉血,采集后迅速离心(1500g,15min),4h内检测完毕。
1.2 仪器与试剂
对比机型:STAGO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TAGO配套试剂及质控;测试机型:C351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普利生配套试剂(凝血四项试剂)、质控及校准品。
1.3 方法
要求每天开机预热结束后,进行正、异常水平室内质控,质控通过后方可进行后续检测,所有操作严格按照《C3510操作手册》进行。
1.3.1精密度验证 批内精密度:根据NCCLS EP5-A[4]文件对于精密度评价的要求,取正常水平和异常水平质控品,连续重复测定20次,计算各组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批间精密度:将凝血四项的正常和异常水平质控品作为样本按照质控品操作规程每日检测一次,连续检测20d,计算各组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
1.3.2正确度验证 FIB采用定标用的定值校准品进行正确度验证。每个结果重复测定3次,测定结果须在定值质控品或定值校准品标识的可控范围内,且与各自靶值相比偏倚必须在厂家标识的10%范围内。
1.3.3线性范围验证 参照CLSI的EP6-A2[5]文件,选取一份接近预期上限的FIB高值样本,分别按一定的比例(100%、80%、60%、40%、20%、10%)进行稀释覆盖整个线性范围,每个稀释度重复测定3次,算出其测定均值,将所得均值作为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直线回归方程y=bx+a和相关系数(r),验证线性范围。判断标准:相关系数r≥0.975,b值在1±0.05范围内为合格。
1.3.4携带污染率测定 参照文献[6]进行仪器携带污染率的测定。
1.3.4.1高值样本对低值样本的污染 将低值样本(L)放在样本架1号和3号位置,高值样本(H)放在2号位置,每个样本都各测3次,记录结果:L1、L2、L3、H1、H2、H3、L4、L5、L6。污染率(K1)=[L4-Mean(L1,L2,L3]/ Mean(L1,L2,L3)。
1.3.4.2低值样本对高值样本的污染 将高值样本放在样本架1号和3号位置,低值样本放在2号位置,每个样本分别测定3次,记录结果:H1、H2、H3、L1、L2、L3、H4、H5、H6。 污染率(K2)=[H4-Mean(H1,H2,H3]/Mean(H1,H2,H3)。
1.3.5相关性评价 根据CLSI的EP9-A2[7-8]文件的相关要求,每天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标本至少8个(包括高、中、低值),每份标本分别在在C3150和基准仪器STAGO COMPACT上同时进行双份重复测定,测定顺序按照l-8及8-l进行,共5d,收集40个数据,首先对每份样本进行方法内以及方法间离群值检验,并对每个项目进行合适范围的验证,然后对测定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同时计算参考方法与实验方法之间的偏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在设定的医学决定水平上的预期偏差的95%可信区间与可接受误差比较,判断两个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检测数据均通过Microsoft Excel 软件统计完成。
2.结果
2.1 精密度验证结果
PT、APTT、FIB、TT的批内CV值<3%,批间CV<5%,通过验证,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步,外科手术的增多以及血栓与止血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PT、APTT、TT、FIB已经成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全自动血凝仪也随之成为各大医院必不可少的检验仪器,同时随着医院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更新,检验仪器也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医院检验科拥有2台或以上不同品牌不同检测原理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虽然仪器厂商提供有仪器性能的基本参数,但由于存在地区、实验室间的差异,任何全自动分析仪在使用时都首先要保证该仪器的系统误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因此要求仪器在新安装和投入临床使用时,要显示有能力达到所需的性能且还须满足与检测相关的规格[10],故各实验室在仪器正式用来检测患者样品和发检验报告前,应重新进行性能验证[6],对新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以及系统间的比对是保证实验室结果一致性的关键。C3510是由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一款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支持PT、APTT、TT、FIB、D-D、FDP、AT-III、凝血因子等一系列项目,覆盖了双磁路磁珠法、免疫比浊法及发色底物法等血凝检测的主要方法,试剂针带液位检测和恒温加热检测,双针独立工作可有效避免交叉污染;试剂位和标本位都带有LED灯提示;任意样本位可随时插入急诊;而且标本用量较少,试剂价格也较便宜,因此拥有高效率、大样本分析能力的C3510,是一款较先进的国产全自动血凝仪,可为临床提供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各项指标的分析检测。本研究中,用我室临床现用稳定且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合格的血凝分析仪STAGO为参比仪器,对新投入使用的国产血凝分析仪C3510的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以及结果比对,从而对该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结果一致性进行评价。
本文按照CNAS制定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和卫计委《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医学实验室的要求,根据EP5、EP9-A文件和凝血仪国家行业标准文件的标准,对新进仪器普利生C3510进行了性能验证[2]。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1),PT、APTT、FIB、TT4个项目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小于3%和5%,表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不精密度较小可满足实验室的检测要求。在正确度验证中,由于PT、APTT和TT缺乏参考血浆,只有FIB项目有定值校准品,因此本研究选取FIB为代表进行正确度的验证,结果2.55%的偏倚(要求<10%)反应了在新仪器上使用普利生公司的配套试剂获得结果误差小,能满足实验室要求。携带污染率验证结果(表3)显示PT、APTT和FIB三个项目检测过程中,高浓度样本对低浓度样本以及低浓度样本对高浓度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均小于行业标准,表明仪器加样过程中引起的携带污染不会影响不同标本间的检测。FIB在0.77~7.87g/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两台仪器检测结果比对中,用相关系数r来粗略估计x值的取值范围,如果r≥0.975,x变量的误差被数据范围所抵消,并用预期偏倚的其可信区间与规定误差比代替t检验和预期偏倚,结果显示比对偏倚符合行业要求,同一检验项目在两台不同仪器上检测结果一致。
通过本实验,得出国产普利生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携带污染率低,与临床现用STAGO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可用于检验科的日常工作,基本满足临床患者样本分析的需要。同时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持续一致性,按照相关要求,实验室需定期进行仪器的性能验证和同一项目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结果比对[11]。
【参考文献】
[1]黄彬,陈茶,钟武平. 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实验性能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4):82-83.
[2]侯军林,赵旭宏,张曼.两种血凝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及结果比对[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6):1139-1142.
[3]迟珊,沈默,张曼.参加肌酸激酶参考方法国际室间比对计划结果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554-558.
[4] NCCLS.EP5-A2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methods: approved line[S]. Wayne, PA: NCCLS,2004.
[5]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a statitical approach[J]. Approved guideline.2nd ed. NCCLS document EP6-A2, Vol 23,2002.
[6]张伟坚,刘光明,梁凤琼.普利生C2000-A全自动血凝仪的性能验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6):16-20.
[7]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User Ver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for Precision and trueness;approved guideline[S].2nd ed. EP15-A2,CLSI,2005.
[8]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EP9-A2 Method comparisi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approved guideline[S].Wayne,PA;CLSI,2002.
[9]左大鹏,陈然,李健等.凝血分析仪和血液黏度计产品标准化问题探讨[J].首都医药,2010,17:9-11.
[10]王治国,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1]王治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46.
论文作者:许洪周,韦永琼,杨炼,刘成桂,曹登成,沈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样本论文; 血凝论文; 仪器论文; 分析仪论文; 精密度论文; 全自动论文; 性能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