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旗帜--2013年“新课程标准”第一卷的分析与教学启示_命题逻辑论文

高扬历史学科能力的旗帜——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评析与教学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旗帜论文,新课标论文,学科论文,启示论文,全国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考历史命题曾高扬起了学科能力测试的大旗。刘宗绪先生便是扛起这面旗帜的先行者。他在1980年代末进入命题组,提出了“依托教材但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并公开质疑教材的滞后性。这种命题曾引领着中学教学一步一步从知识教学转向思维和能力训练。这也符合历史学科与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在不强调学科体系的新课标语境下,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没有十年之前高了。一提到历史学科能力,似乎就与‘高深’和‘专业培养’联系在一起,似乎它不再是中等教育课程应该承担的任务”。[1]这种情况在2000年以来的高考历史试题中常有体现。令人欣慰的是,近三年的文综历史试卷加大了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力度,似乎重新举起了学科能力测试的旗帜。尤其是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在命题立意、材料选取、考查角度和评判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微调,使之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旗帜鲜明地考查学科能力,是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最大特色与亮点。这一特点给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对学科能力的考查

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高考《考试说明》把它分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四大方面,每一方面又分三级目标。围绕着这四项能力目标,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进行了精心设计。

1.历史地图的出现重视对学科知识的“获取和解读”

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我国古代学者郑樵就提出了“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学史要点。相对于文字材料,历史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等特点,理应成为历史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中指出,考生要在“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新课标卷历史试题的内容呈现形式大多为文字材料,鲜有历史地图的出现。近三年,只有2011年的第25题,通过南北朝时期的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考查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状态的认识;第47题通过“波兰边界”考查二战前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出乎意料的是,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必做部分就通过两道历史地图题(第34、41题),来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成为了该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第34题为例予以说明,“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图及选项略)。我们承认,该题确有超标、超纲之嫌,命题技术也存在问题,但它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学科知识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以下简要分析之。

图①反映了一战前的德国。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当时德意志诸邦中实力较强的两个,它们都想把德意志统一的旗帜夺到自己手中,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地利战败,奥地利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1867年2月,奥地利与匈牙利签订协议,建立奥匈帝国。1871年普鲁士完成德国统一。这就是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图②反映了二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纳粹德国投降。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包括波兰在内的一些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纷纷复国,获得民族独立。

图③反映二战前期的德国。由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随着德国入侵波兰,苏联借口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占领波兰东部,构筑防御德国进攻的“东方战线”,波兰面积大大缩小。

图④反映了一战结束后的德国。一战后受民族自决思潮和英法美大国支持等因素影响,奥匈帝国瓦解,分为奥地利和匈牙利,《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禁止德奥合并,捷克斯洛伐克成立,波兰复国。波兰走廊和“飞地”东普鲁士都是一战后出现的。

学生如果不清楚这些历史学科知识,就无法真正解答好此题。

2.阅读材料的选取注重对学科知识的“调动和运用”

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试题往往都以新材料、新情景为依托,通过创设新问题来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这一命题形式虽给历史试题增添了活力,但由于其凸显的问题常遭人诟病。一方面,新材料试题虽给命题者提供了较多的自由空间,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每年都有“硬伤”试题,常常出现对材料的“粗暴剪裁、错误解读”的情况。另一方面,有些试题,甚至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材料解析”: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甚至不需要基本的历史知识),就可以完成试题的解答。因此,我们常听不少教师和学生抱怨说,“学好语文,就可以考好历史”。这种命题思路并不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和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在继续“超脱教材”的同时,大大改观了以往局面:试题不再盲目追求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而是更多地要求学生调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问题。试题特别注重学科本体知识,通过具体细节揭示历史的阶段特征、内在规律,见微知著。整套试卷既有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既体现了史学的责任与担当,又彰显了新课程理念,内容不显庸俗且接地气。

如第24题,试题要求学生解读战国时期秦国墓葬和东方六国墓葬的差别这一历史现象。学生只有将分封制的特点、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等历史知识调动起来,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第25题,学生只有对儒学发展历程有全面的认识,才能理解儒学从“周(公)孔之道”到“孔孟之道”的变化原因。第26题,学生只有掌握了古代雅典直接民主的特点,才能理解“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的含义。第27题,学生只有明白了“光荣革命”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为女王”的目的。第28题,学生如果不清楚哥白尼的成就及《独立宣言》的精神实质,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第29题的解答,学生对“现代化”正确理解是前提。第30题,理解1928年前后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这段历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还有,第31题对“胡佛干预经济”与“罗斯福干预经济”的比较,第32题对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理解,第33题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第35题对“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的比较认识等,无不是对历史学科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这些都不是单靠阅读材料就能解决得了的。往年的选做题和选修教材关联较少,尤其是改革史45题,几乎和选修教材无关,学生完全依靠阅读材料提取信息作答。2013年的选做题命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教材结合得十分紧密。如第45题和第46题都考查了戊戌变法,这是选修教材重点强调的内容。第47题还要联系必修教材中二战后的政治格局,第48题还联系到了必修教材中儒家思想的变化。注意选修与必修教材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也是今年试题的重要特点。

3.开放性试题的变化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描述和阐释”

2010年以来全国新课程卷出现的开放性试题,深受好评。此类题型多为对材料不同观点的评论(述)。实践表明,学生已能根据SOLO评分法熟练掌握此类试题的答题套路了。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41题(题目略),一改以往的“评论”风格,以汉唐行政区划变迁为切入点,仅提供两幅历史地图,要求考生“描述和阐释”行政区划变迁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透过这一变迁认识其历史特点。试题的设置为考生作答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它探索出了开放性试题命制的新形式,是今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的重大创新。

有人说今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主观题缺乏新意,还有的人为放弃SOLO而伤心,认为这是全国卷趋向了保守。这是对改革的误解。其实,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改革力度更大于以往,其主观题部分更为平和与实在。没有SOLO,是一个大胆的解放。这种平和与平衡正是其改革的体现,而且改革的成效也将大于以往。很多的解放不是对保守的反抗,而是对改革的调整。什么时候命题以平和为主了,命题就成熟了。我们认为,这种命制试题的做法,值得赞赏。

4.时序试题的增加突出对学科知识的“论证和探讨”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历史教学与考试必须注重“时序思维”。学生借“时序思维”可以了解史家关于时间概念、历史延续和变迁的思考。如果没有时序思维,学生会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迷失方向。时序思维是历史思维的核心思维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2]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把“年代时序的思考”作为首要的能力项目。历史的理解、分析、研究等能力,都是以时序思维为基础的。[3]p51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特别注重学生在时序思维中“论证和探讨”问题。前面所分析的第34“德国地图”变迁题,以及第41“汉唐间历史变迁”题便是典型。还有,第24题“战国时代”、第25题“宋代以后”、第26题“古代雅典”、第27题“1688年”、第30题“1928年”、第33题“1952年”、第35题“20世纪80年代”等,都要求提取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做出判断分析。尤其是,第40题的材料本身就提供了一大堆时间,“殷墟(商朝)、春秋战国、魏晋、宋元、明朝前期、明后期、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1846-1856年、1866年、1868年、1872年、1885年、1904年”等,学生如果不清楚这些时间所反映的阶段特征,就无法“论证和探讨”海洋利用和变化的特点。

二、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凸显历史学科能力欠缺

1.湖南省学生得分情况分析

2.失分原因分析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湖南考生的平均分为42.69分,比2012年低4.51分,再创历史新低。从非选择题的答题情况看,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1)“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考试说明》“获取和解读信息”之Ⅱ级目标)的能力不足。如,有学生在回答第41题中的图片材料时,审题出现偏差,不是从图片中提取的汉唐历史变迁信息,而直接答成东汉至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有的学生将历史地图中关于“地方行政区划”内容理解为城市的变迁。还有的学生在做第40和45题时,不能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不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而是原封不动地抄材料,导致得分很低。

(2)“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考试说明》“描述和阐释事物”之Ⅱ级目标)的能力较低。有学生在回答41题时,将行政区划的“道”望文生义地理解为“道路”。还有学生居然这样作答:“唐朝道路交通发达,有十五道通向吐蕃。”另外,不少学生答题语言不规范,口语化严重。如,在答第40题中国古代海洋的特点时,就出现下面这种答案:“有海的地方,就会给周围的人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可下河游泳,捞鱼满足自己的生活”;“海上游行”;“我国海洋一般都用于生意、赚钱”,等等。

(3)“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考试说明》“调动和运用知识”之Ⅱ级目标)的能力较差。集中表现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严重,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把图片材料题做成了小论文题:首先提炼观点,然后从政治、经济方面进行论述。大部分学生固化了答题模式,一见到影响类题目,就按固定模式答题(利弊两分法;国别分析法;政治+经济+深远影响;分—总结构等)。如,有的学生在回答47题(2)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时,就出现死套模式、胡乱作答的现象。很多学生思维角度单一,抓不住材料关键词、中心句。如,在对40题(1)古代海洋特点归纳时,仅仅从海洋利用的目的去思考;在做45题(1)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共同之处时,只围绕“学习西方”这一点进行全方位的阐述。

以上情况说明,尽管经历了高三的磨砺,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仍难令人乐观。

三、教学启示

1.历史学科能力植根于课程知识体系中

《考试说明》指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因此,教科书并不是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在多版本教材下,可以说,任何版本的教科书都不是命题的重要依据了。这也是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相通的。高考历史命题的内容依据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不清楚这一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

根据布鲁纳的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课程知识是指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历史课程知识体系是由历史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知识整体。它不同于历史教材知识体系。历史教材知识是根据课标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裁减、选择、加工而成的。

要建构历史课程知识体系,除了要熟练把握基础知识外,教学还必须关注史学研究成果。如关于“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新政的背景离不开胡佛的经济政策。也就是说,胡佛的政策属于“新政”的知识体系范畴。根据“内容要求”,四种版本的教科书在这一点上,分别作了如下处理:

人教版:“但胡佛还是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岳麓版:“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胡佛总统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人民版:“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1930年,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1932年是总统大选年,为了赢得选举,胡佛不得不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胡佛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

北师大版:“胡佛上台后,面对空前严酷的经济危机,虽然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行动,如收购部分农产品,增加对公共建筑和道路建设等的投资,但基本上死死抱住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放,反对国家对经济作过多的干预。”

我们可以看出,岳麓版只字未提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其余三个版本,除人民版较为详细地提到了胡佛的干预措施外,另两个版本均一笔带过。即便如此,人教、人民、北师大三个版本都并未提及罗斯福新政与胡佛经济政策的关系。

实际上,罗斯福新政并非空穴来风。它既有经济理论支撑,也有经济政策作铺垫。其中的经济政策铺垫就是前任总统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这是史学界早就探讨过的问题。胡佛反危机的指导思想是:“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所以,危机期间,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都是以扶助大企业为目标。从1929年11月起,胡佛政府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方法,给资本家以财政援助。胡佛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相当于现在260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把3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240亿美元)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帮助资本家渡过难关。1930年6月,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1125种美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新关税法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农产品市场,实际上,它保护了美国垄断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利益,使他们免受外国进口产品的竞争。在农业方面,胡佛政府还用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3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减少“过剩”农产品,缓和农业危机。同时,还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农场主贷款3亿美元(相当于现在20亿美元)。[5]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胡佛有了新的认识,他“既不是19世纪自由放任主义的典型代表,也不是20世纪30年代主张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政策派先驱”。[6]而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人物。胡佛政府恪守自由放任的政策,鉴于当时的内外环境,不敢实行大规模干预经济。罗斯福则吸取了胡佛时期的经验教训,颁布了一系列紧急法令,整顿金融、调节工业生产、限制农业生产等,大刀阔斧地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稳固了政权,恢复了经济。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是在吸取胡佛反经济危机措施的教训和经验后取得成效的,没有胡佛措施,罗斯福的新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奏效”。[6]

因此,要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就必须首先关注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这既是建构课程知识体系的需要,也是历史教学关注学术研究成果的反映。我们想,备受争议与指责的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1题(“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题)的命题意图即在于此吧。从前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其他题目的准确解答也必须要牢固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这是历史学科能力测试的根基。

2.历史学科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有效性训练

在目前的高三历史教学中,师生手里的各类教辅书籍、考试试题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题海战术”在历史教学中仍大行其道。说实话,这些题海中质量上乘,且符合新课程高考命题要求的试题并不多见!因此,每年高考结束后,时有学生发出“做了一箩筐垃圾题”的哀叹。[7]怎样走出高三训练的低效状态?我们在如下三方面感触深刻:

一是教师要精心选题,尤其鼓励原创试题。选题、设题的标准是与高考试题的风格接近。二是要加强解题指导,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诸如背景类、影响类、比较类、评述类、说明类等题目的一般答题思路与规律。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表达方式。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对知识进行回顾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表达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表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每年高考过后,当看到学生揪心的历史分数后,作为长期奋战在高三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尤其是看到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与其他学科的巨大差距时,我们又要做好来年“忍气吞声”过日子的准备了。但是,我们能够理解高考历史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曾连续6年担任上海历史命题组长的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在回应历史试题“过难”时说得好:“正是因为他们(指学生)不会再系统学历史,所以中学时代就应该了解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李宏图教授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认为我很难,最后他们也接受了,做研究的人都觉得这些年历史教育发生了变化,学术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了教学中。”[8]此言非虚,广大一线教师可为证。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这位高考命题的“带头大哥”,已吹响了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集结号”,我们是拥护的。

标签:;  ;  ;  ;  ;  ;  

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旗帜--2013年“新课程标准”第一卷的分析与教学启示_命题逻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