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志刚,冷震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中选取采用联合VSD治疗的患者25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传统引流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显效率高,临床症状缓解快,住院天数及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时间缩短。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优于传统引流治疗。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12-02

慢性骨髓炎是指微生物侵袭骨组织引起骨髓腔感染,形成死腔,死骨及窦道的骨科疾病[1]。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是骨科临床的疑难问题,其局部感染会形成抑制血液循环和骨再生的局部环境,抑制或延缓骨的愈合[2]。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法[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VSD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资料,进一步研究VSD对慢性骨髓炎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筛选出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联合应用VSD治疗的设为观察组,包括男15例,女10例,年龄28~60岁,平均40岁,胫骨10例,股骨8例,肱骨7例;其余25例采用联合传统引流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包括男13例,女12例,年龄30~60岁,平均42岁,胫骨9例,股骨9例,肱骨7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有关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标准。(2)慢性骨髓炎的病程为6个月至10年。(3)能耐受手术,配合治疗的患者。(4)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不是多重耐药菌。(5)治疗中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类药物的品种及剂量上无显著差异。(6)随访时间为6至18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肿瘤,糖尿病等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2)不能耐受手术,配合治疗的患者。(3)合并有急慢性肾病、肝脏疾病的患者。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使用材料

(1)VSD为高分子泡沫材料,自带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大小为10cm×15cm×1cm可按创面大小和形状适当裁剪。(2)一张半透性黏贴薄膜。(3)负压引流装置。(4)输血器。(5)引流管。

1.3 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

(1)术前取窦道溢液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术前2日即开始行全身抗生素应用,在药敏结果回报之前先经验使用抗生素,待药敏结果回报后再行调整使用敏感抗生素。(2)营养支持治疗,并以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3)局部严格消毒,彻底冲洗窦道,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去除死骨及硬化的骨质,清除增生的瘢痕和肉芽组织,有内固定的取出内固定给予外固定架维持骨折复位。(4)将输血器在病灶近端正常组织内皮下通道置于窦道底部,据创面的面积大小修剪VSD敷料,以VSD敷料覆盖创面,使敷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死腔,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用生物膜严密封闭创面,薄膜覆盖范围超过创面边缘2cm以上。输血器持续滴入敏感抗生素盐水,引流管接床头负压吸引,吸引压力维持在-125mmHg至-450mmHg之间,持续负压引流5至7天后拆除VSD敷料,必要时重复使用VSD敷料,如局部症状消失,创面干燥,清洁,水肿消退,肉芽组织新鲜,引流液清亮,连续两次细菌培养阴性,可不再使用VSD敷料。(5)创面条件允许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

1.3.2对照组

(1)(2)(3)(5)同治疗组。(4)应用传统的引流方法:以骨灌入孔的硅胶管为入管,骨外层硅胶管为出管,建立闭式灌洗系统。

1.4 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肢体外形与功能正常。恢复原工作,无疼痛,瘢痕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X线检查示骨质病灶已恢复或稳定,随访半年无复发。(2)显效:肢体外形基本正常,功能良好,能完成一般工作,无疼痛,疮口基本稳定,X线检查病灶稳定。(3)有效:肢体轻度畸形,功能部分障碍,能完成一般工作,劳累时或有疼痛,疮口基本稳定,X线检查示病灶稳定。(4)无效: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工作需要特殊照顾,时有疼痛,疮口不稳定或遗留有窦道或溃疡,X线检查示病灶不稳定[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两组所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人数为14例,显效人数为5例,显效率为76%,对照组患者痊愈人数为9例,显效人数为3例,显效率为48%,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慢性骨髓炎的形成多是由于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形成或异物和死腔的存在,另外局部广泛疤痕组织及窦道形成,循环不佳,利于细菌生长,而抗菌药物又不能达到。慢性骨髓炎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并发皮肤坏死及软组织缺损,慢性窦道,骨缺损,骨折,手术失败率和感染复发率高,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5]。目前彻底清创,消灭死腔,骨与软组织的缺损修复及抗生素辅助应用的治疗原则被骨科医师所认同[6]。同时采用病灶清除术后持续滴注引流,普通的引流方法有效引流有限,引流管易于堵塞,引流区与外界呈开放或半开放状态,增加感染机会,引流不彻底。目前临床中多采用VSD技术引流,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VSD是一种高效引流,体现在全方位,高负压下被引流区的“零积聚”,因而能有效地预防伤口积液,加快感染腔隙闭合和感染伤口的愈合[7]。临床实践证明VSD技术疗效显著,可靠,安全,应用简便,缩短了住院时间及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时间,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痛苦[8-11]。综上所述,VSD对于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金亮,唐辉,徐永清.骨髓炎流行病学[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2):94-95.

[2] Forsberg JA,Potter BK,Cierny G 3rd,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fection.J AM Acad Orthop Surg,2011,19(1):8-19.

[3] Kumar S,O′Donnell ME,Khan K,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erineal necrotising fasciitis and associated pubic bone osteomyelitis with the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system.World J Surg Oncol,2008,6(1):67-70.

[4]吴爱民,曲家富,曹利海.应用改良VSD技术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探讨.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645-646.

[5]陈东旭,薄占东.骨髓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3):224-227.

[6] Ikpeme IA,Ngim NE,Ikpeme AA.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yogenic bone infections[J].Afr Health Sci,2010,10(1):82-88.

[7]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

[8]张同华,肖尚领.VSD技术在28例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87-88.

[9]宗贝,伊友明,邓健,等.负压引流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9):2262-2264.

[10]郭健.比较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1471-1472.

[11]赵振勇.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13):54-55.

论文作者:张志刚,冷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志刚,冷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