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170例疗效观察论文_姜志坚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170例疗效观察论文_姜志坚

姜志坚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22部队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目的:对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来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1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且心电图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在临床治疗上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稳定心绞痛;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17-02

不稳定心绞痛(UAP)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程度较劳力型心绞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病情不稳定,如果不能进行合适且及时的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给予硝酸甘油口服或静脉滴注来缓解疼痛,控制发作,阿司匹林及小分子肝素用于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等[1]。本研究通过选取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1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就诊的1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出现静息心绞痛、有胸闷、胸痛并伴有心电图ST段压低>1mm,持续时间<20min等症状,且不包含急性心肌梗死、抗血栓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禁忌以及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45例,女性40例,年龄为46~71岁,平均年龄(61.1±6.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41例,年龄为47~71岁,平均年龄(61.7±6.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标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脂类、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肠溶阿司匹林,100mg/d,口服服用第1~7d;小分子肝素钙5000U/次,2次/d,皮下注射第1~7d。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次,1次/d,口服服用第1~7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断标准

在心绞痛疗效方面,如果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的日用量均减少80%以上即为显效;如果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的日用量均减少50%~80%即为有效;如果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的日用量减少低于50%即为无效。在心电图疗效方面,如果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且次极量运动试验阴性即为显效;如果心电图缺血性ST段回升1.0mV以上却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转为直立即为有效;如果未达到以上标准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均值为(6.6±2.5)次/d,ST变化均值为(3.6±0.7)mm,经过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均值为(4.2±2.1)次/d,ST变化均值为(2.4±0.5)mm。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均值为(6.5±2.6)次/d,ST变化均值为(3.7±0.8)mm,经过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均值为(2.1±1.4)次/d,ST变化均值为(1.9±0.6)mm。经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ST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5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47例,有效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9%。而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4例,有效44例,无效的有17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数据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85例对照组患者中,注射部位皮下瘀斑3例,胃肠道反应5例,而观察组中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斑4例,胃肠道反应4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过敏及严重出血等症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是一种在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的出血引发冠脉腔内形成血栓,内膜损伤或斑块破裂所诱发的血管痉挛和斑块因脂质增大导致的管腔狭窄等[2]。目前,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常用临床药物治疗有减少心肌耗氧的药物如β洛克等,通过减低心肌收缩力和氧耗量来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硝酸酯制剂等;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万爽力等;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要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通过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来阻止血栓的形成,同时为了防止脂质的继续沉积还要服用他丁类降脂药[3]。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研究表明,氯吡格雷有起效快且副作用少的特点,可用于急性患者的临床治疗[4,5]。

本研究选取1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加用氯吡格雷,通过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且心电图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在临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时可在常规方案上加用氯吡格雷,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戴倩,王俊.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08):505-508.

[2]李淑玲,朱成朔,刘国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02):210-212.

[3]2011年美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与实践[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05):100-107.

[4]吴桂萍,李田昌.氯吡格雷研究的最新进展[J].临床荟萃,2006(07):516-519.

[5]孙魁,史沛霞,张培培,刁学织,宫亚楠.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081-1082.

论文作者:姜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170例疗效观察论文_姜志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