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论文_王思力 彭佳楠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论文_王思力 彭佳楠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柯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这些理论对当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柯尔施理论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总之,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的背景

(一)、柯尔施的费边社会主义初期

费边社成立于1884年。它是一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立的改革派,在英国工人运动高涨时推动社会主义思想。他们主张只有个别制度才能得到改善,才能建立社会主义,而不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1912年后,柯尔施被引入费边社,他的思想倾向于费边社的动态。此时,费边社强调了思想,社会主义意志和积极的社会主义精神。在费边社思想的影响下,柯尔施提出了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认为社会公社是取代资本主义私营经济的最佳保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思想更接近于马克思主义。费边社对柯尔施的巨大影响是强调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使柯尔施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因素之一。

(二)、柯尔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阶段

柯尔施于1920年加入德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理论。同时,柯尔施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在书中,他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几个观点,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具体思想。它提出了马克思从整体的角度来面对和阐述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关系的危险。“马克思主义与哲学”是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但不久之后,柯尔施的思想受到共产国际的批评,最终柯尔施被驱逐出德国共产党。

(三)、柯尔施自由批判理论阶段

被驱逐出党后,柯尔施逐渐退出政治舞台并开始自由批评。他批判了考茨基、列宁的一些哲学思想。随后,对黑格尔哲学也进行了重审和评价。

二、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总体理论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基于整体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人们只有在总体的视角上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柯尔施认为,社会历史过程是现实与意识的结合,是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他运用整体理论对社会进行深入分析。这三者也是辩证统一的。一般理论对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第二国际理论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单一理论的总和,不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因此,柯尔施批判了抽象唯物主义,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和第三国际列宁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在第一阶段,从1843年到1848年,柯尔施肯定了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很快建立起来,充满了批判革命的精神。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理论。它是一种维护完整性和普遍性的理论,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阶段。柯尔施认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整性的最佳体现。他总结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的一般原则。

第二阶段,从1848年6月巴黎无产阶级的血腥斗争到19世纪末。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和扩张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只能作为一种理论发展,变得独立于革命运动并被剥夺了自己的革命内容。特别是在马克思去世后,他的观点逐渐转变为以纯科学价值为特征的体系。第二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征,无情地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带来了重大危机。在柯尔施看来,现阶段的第二个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主要由考茨基所代表。可以说,柯尔施对考茨基著作的猛烈攻击,实质上是对他自己观点的重申。

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初,并继续进入未知的未来。在这个历史时期,出现了回归马克思主义真正学说的口号。柯尔施将这一变化归结为三个重要趋势:工会改良主义,革命工作集体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其中,以列宁为代表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方面恢复为无产阶级斗争理论。他们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注意力从资本主义的经济法转移到“工人阶级的主观行动“和恢复马克思主义作为实际的阶级运动理论上层建筑的主观方面。列宁和卢森堡是这方面的重要代表。在关键时刻,无产阶级专政问题被提上日程,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得以恢复。然而,在柯尔施看来,第三阶段仍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在对考茨基的激烈批评之后,柯尔施进一步将批评转向了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第三国际,尤其是苏联领导人列宁。柯尔施认为,当时从莫斯科系统地分配到整个西方共产主义世界的“哲学”世界观是苏俄马克思主义的致命关键。也就是说,缺乏任何哲学洞察力的庸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与其客体之间划出了严格的分界线,并将意识视为现成的东西。作为开始,它被对待与自然相对立的事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回应苏俄模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键点,柯尔施重点关注列宁哲学存在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倾向。

(三)、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理论

柯尔施从批评和革命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柯尔施辩证地批评了德国的唯心主义。德国唯心主义忽视了社会革命的实用性。马克思主义不仅吸收了辩证法的理性要素,而且突出了社会革命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德国唯心主义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柯尔施反对第二国际的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他认为,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但忽略了社会革命的时间限制作用,不能指导社会革命的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的,革命性的行动理论,即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把握和实践整个社会革命的理论。”。

三、柯尔施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柯尔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但在整体理论的基础上,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毋庸赘言,柯尔施在构建和推导他的理论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的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柯尔施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意义

首先,柯尔施的一般理论积极攻击当时的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学说,反对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他彻底批评了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这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背道而驰。他认为,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并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当时无产阶级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二国际理论家眼中的一些单一概念的总和,不能为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服务。柯尔施的整体观和批判辩证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他的整体革命对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辩证思维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从根本上恢复了几乎被遗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概念。

柯尔施坚持认为,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的辩证思维中,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全面的革命才能实现社会的转型。这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发展的良好保证。他主张从整体背景看社会革命,关注革命的各个层面和每个阶段。反对对第二国际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而上学理解,反对纯粹抽象理论。柯尔施对辩证法的强调批评了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教条性的理解。提出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一般原则是当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帮助恢复当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质。

最后,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这种独创性无疑是对第二国际和苏联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的严格的教条主义理论模式的强烈呐喊。它为马克思主义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

(2)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的局限

然而,柯尔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的这些理论贡献无法掩盖缺陷的存在。柯尔施的一般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是理想主义的。在对整体理论的理解中,柯尔施过分夸大了整体作为理解事物的前提。在实践中,个体因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被忽略了。他认为,整体理论是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向,强调人们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理解事物。柯尔施强烈反对实证主义倾向,并以理论的方式认可辩证法。然而,在他的实际研究中,他并没有真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是将整个理论分成几部分,并以纯粹的科学方式,实践之外和实证主义进行研究。这将理论与实践分开,这在某种程度上毫无意义。另外,在社会历史的过程中,科尔施过分强调意志的作用,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使得他的理论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总的来说,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注重辩证法的作用,使人们重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内在联系。但是,它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应当对柯尔施的理论当中的利弊关系进行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谷永新.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探析.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D].2006.

[2]杨水兴.论柯尔施的总体性思想[J].南方论刊,2008.

[3]王雨辰.试论科尔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对列宁哲学的批评[J].南京社会科,2001.

[4]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M].王南湜,荣海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赵青云.卡尔.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6.

[7]尹娜.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D].辽宁大学,2011

[8]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思力(1995.01-),女,山东烟台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彭佳楠(1995.03-),女,吉林长春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文作者:王思力 彭佳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论文_王思力 彭佳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