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发展性评价”理念与方法的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性论文,体育教学论文,理念论文,评价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1-0089-03
1 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对呼和浩特市两所蒙汉中学进行了跟踪调查,在构建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基础上,以评价主体、内容、方法和过程为切入点,就《体育与健康》[2]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管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是以呼和浩特市两所蒙汉族中学的6个班级为实验对象,跟踪实验两个学期。采用追踪实证性研究、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和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测量与评价,测量的所有数据均采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处理。
3 “发展性评价”方案的实施过程
3.1 根据“发展性评价”理念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的相关量表。
3.2 实验教师的选择和培训。本实验以自愿的形式从实验中学中挑选出两名教学经验丰富并热衷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担任实验任务。实验前对两名教师进行了培训,使实验教师明确“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教学目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并能熟练地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
3.3 确定班级,跟踪实验。首先,把教学评价方案提交两所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和体育研究室,争得同意后,于2003年9月——2004年6月,分两个学期对两个班级进行跟踪实验。其二,进行摸底测试、问卷调查并建立原始数据档案。其三,对测试的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检验。实验结束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召开了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和家长的座谈会。
4 结果与分析
4.1 呼市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1.1 强调评价的量化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几所中学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查,发现所有被调查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和内容基本一样,女子:50m跑、800m跑,立定跳远,双手向前掷实心球。男子:50m跑,1000m跑,立定跳远,双手向前掷实心球。而且对学生体育课效果的考核全部采用终结性评分方法进行,即按照体育研究室评分表计算成绩,每项25分,按分数高低进行评价。
4.1.2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
第一,定量化指标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有的学生学习非常认真,训练非常刻苦,但由于体育天赋较差,学习成绩始终也拿不到高分。而有些学生体质基础和天赋较好,不用多练也能取得好成绩。这是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二,以考定结果。跟踪观察发现目前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教学过程总的形式是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体育课基本上成了达标课,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第三,侧重对学生运动外部数据的了解,忽略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锻炼效果的生理、心理内部数据的了解,把体力测试作为最终结果,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情感体验以及学习的进步度等内在的因素不做评价,为此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2 “发展性评价”基本理念的定位与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的进步度、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测量与评价,其基本理念与定位是:
4.2.1 “以学论教”的评价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潜能得到开发,肯定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建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进取精神,建立学习成功的自信心。
4.2.2 “发展性评价”应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强调学生在身体,情感和认识领域各方面的进步,即不但要把体力列入学习评价指标内,更要重视学生的体育行为和情感态度的转变。
4.2.3 让学生参与评价,真正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平等地位,对自己和同学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评和互评的能力。
5 “发展性评价”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5.1 进步度与达成度评价
进步度是指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的评价。达成度指对学生一定阶段结束时所取得的结果的评价。根据以上方法首先计算出每个学生素质测试的进步均分,然后把学生三次素质测试进步度均分相加,采用黑尔指数评定法,即低水平者和高水平者成绩提高幅度相等,而权重不等的原则,用多种微分方程和指数方程转换成绩,使低水平者大幅度的成绩,与高水平者小幅度提高的成绩可以进行比较。利用黑尔进步换算表判定学生的进步度。体操、武术、球类技评,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专家组评定,进步度评分占年终总评的20%(见表1和表2)。
备注:专家以10分制进行评分,成绩×2为该生的最后得分。
5.2 过程性评价
评价目标中强调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重视获得结果的学习过程。其主要方法有:第一,文件夹评价。每次课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包括出勤、上课态度,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完成练习情况、技评打分等)按优、良、合格,不合格用“√”形式记录下来,每一个月反馈一次。期末结束时,把每个学生成绩相加除以次数,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项指标,占20%。第二,学生自评。自我评价是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绩效“过程”,而不是结果上,从而使学生对每一段学习都能引起重视。每学期自评3次,由任课教师发放自评量表(表3)。自评量表收回后由任课教师对成绩进行统计,按平均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每个学生的自评成绩,该成绩占总成绩的20%。第三,学生互评。由任课教师发放互评量表(表3)。每次互评时教师要给予指导和说明,要求对每一位同学前一段学习表现如实打分,不得有倾向性,并按规定时间交回,由教师进行统计(方法同自评)后作为总评的一项指标,占20%。
第四,身体素质测试。实验开始阶段就给学生讲述,“发展性评价”不是不要测试,测试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便于制定今后的学习目标,也利于教师年终评价时掌握最可靠的学习结果数据。身体素质测试占总成绩的20%。第五,学期与年终成绩汇总。学期结束时,由任课教师对成绩汇总,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教师的观察,按四级评价标准评定学生体育学习成绩。实验结束时,对原有4个班进行了同样的素质测试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4)。
6 结论
6.1 学生参与评价,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日常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促进学生运动参与、正性情绪、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6.2 对比观念发生了转变。学生由过去注重和其他人相比,转变为自己和过去相比,更关心自己的进步度和个体性意识的提高。
6.3 从学生自评、互评统计来看,由开始分散状态向统一状态靠近,成绩评比与教师的观察和同学们日常表现趋于接近,评分更真实。盲目评分、倾向评分日趋减少,这和“求真”、“求实”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6.4 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些素质虽然无明显差异,但身体素质已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总趋势。
6.5 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由过去注重“以教论教”转变为“以学论教”,要全面了解帮助学生学习,又要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并定期给予反馈,起到了激励教师改进教学,研究教学的目的。
6.6 “发展性评价”为教与学双方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我们今后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学,学生学习行为提出了课题,有待我们去探索。
7 建议
7.1 评价只是教学中的一部分,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待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真正把“发展性评价”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
7.2 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必须由评价者变为评比的参与者,充分利用师生评比的共同资源,使评分人性化、公平化、公开化,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力和评价权力。
7.3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已有转变趋势,但不明显。原因是,行为习惯是多年形成的,短时教育很难改变,有待今后长期引导,从而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
收稿日期:20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