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探讨论文_高芳飞

如何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探讨论文_高芳飞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海南东方 572699)

摘要:热工自动化技术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帮助设备运行,提高机组的工作效率,提升其发电工作的精准程度,优化热控系统控制有效性的同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动。所以,电厂需要高度重视热工自动化技术,在明确其存在不足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进,从而保障热控设备以及热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护好机组的经济安全。

关键词:电厂;热工自动化;提高措施

一、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水平现状

我国对电力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火电机组的容量也在不断增大,热工参数不断提高,热工自动化设备也随之更新,由此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火力发电机组主要采用的是分散控制系统,通过分散控制系统,能在机组调试和运行、发电机组生产和控制中,都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随着分散控制系统在各电厂的普及,工作人员已经逐渐适应没有常规仪表和控制设备的工作方式,他们通过分散控制系统就能够对发电机组进行监控和操作,极大提高了电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电机炉的统一控制操作具有可行性,同时分散控制系统让我国电力行业摆脱从国外进口电气设备的依赖,在电厂中利用我国自主生产的分散控制系统设备,能够降低在电气设备采购的成本,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的分散控制系统还存在着设备匹配不完善、编程缺陷以及参数整定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完善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缺陷,也为了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加大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力度具有现实意义。

二、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存在的不足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核心是自动控制系统,其主要由过热器、省煤器、给水阀所组成,把工业生产过程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浓度等多个因素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称为过程控制系统,这样就能够保障锅炉在正常的温度下安全运行,同时,汽包的水位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其中,测量变送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测量被调量,同时,对于这种参数进行信号转化,给定元件则是为了去设置被调量的给定值和电信号的,调节器能够根据调量信号以及给定值比较后的偏差信号,遵循一定的控制指令规律传送给执行器,执行器根据控制指令来改变调节量。所以,综合来看,调节机构是指接受控制作用去改变调节量变化的具体设备,所控制的对象是被控制的热工生产过程及其设备。

目前所应用的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也存在着不足,故障离散性相对较大,很多环节都会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例如保护信号取样及配置方式、测量设备、控制设备、执行设备、电缆、电源、热控设备以及技术人员外部控制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其装置故障、机组跳闸以及设备的损坏,严重时还会导致安全事件,机组运行参数异常波动等。所以,需要电厂提升自身的热工自动化技术水平,在掌握热工被控对象、变送器使用方法、执行器运行原理、调节器应用措施、热工系统主要控制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有效实现技术提升与技术应用。

三、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措施

1、优化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的配置。在分散控制系统配置时,应该明确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实时数据服务器以及通讯网络之间的功能划分,冗余配置应该可靠、安全。为了照顾到后续的检修与维护环节,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都应该具备检修功能,同时,还要增加单元机组集控室内的操作员站数量。而在配置控制器时,更应该严格遵循其分开配置的独立性要求,不能为了便利日常操作而降低控制器的实际数量,因为系统配置的分散性能够较好地提升对机组的保护,由此避免机组出现停运事故等现象时产生不可控制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置细节上需要注意,比如水泵以及送风机需要配置在不同的控制器之中,一些冗余及组合的设备为了发挥其最大作用应该纵向组合。在同一个控制系统中,比如给煤机、磨煤机以及风门等都是在同一个控制器之内,这些控制配置全部完成之后,要确保参数的精准设置,保障重要监控信号不会因为故障问题而断开监视联系,加强对汽包水位、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以及炉膛压力的参数控制。

2、明确应用类型。热工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3 个系统上,分别是 DCS 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热工测量技术,这三种应用技术共同构成了热工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的日常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DCS 系统能够有效结合局域网技术与发电机组,从而实现网络化,加强对其他口令与信号的控制和处理;而自动控制系统则是主要对于各种参数进行调节,比如燃烧温度、主汽温度以及水位调节等,且在开环控制以及压力控制方面也有着良好的表现。热工测量技术则是利用检测原理来实现压力、流量以及液位的测量。所以,想要提升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技术,除了需要提升其机组的智能化,还需要让技术人员明确技术要点,通过培训、教学工作规范技术应用,实现热工自动化技术的系统性应用。

3、不断更新热工自动化技术。除了传统的热工自动化技术之外,目前,我国也开发了全新的技术,比如 SIS 系统应用以及变频技术应用,SIS 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电厂信息进行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其智能化与自动化体现在了设备故障的自我诊断与自我修复上,不仅仅能够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与存储,同时,也能够进行分析、判断以及运行控制优化。变频技术则是能够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之中,积极促进低速转动力矩、动态速度,提升调整行为的范围与精确程度,且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也通常会应用在高压电机之上。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变频技术自身也具备节能减排的特征,是未来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4、加强热工保护系统,优化系统设备。在热工保护系统的应用中,一般都遵循着“杜绝拒动,防止误动”的配置原则,所以,为了进一步保护热工系统,可以适当增加证实信号与报警系统,单独设置触发停机停炉保护信号的开关量仪表以及模拟量变送器,控制指令遵循有效保护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控制逻辑启动跳闸继电器。在用于连锁保护的通信网络传送的开关量点中,应优化加延时或上网点的形式,利用硬线连接的形式来减少信号的瞬时间干扰所造成的错误动作,提升信号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根本上优化热工的逻辑控制与设备的稳定程度。

5、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热控 AGC 控制是负荷调节的中枢系统,而锅炉、汽轮机等的调节装置是系统的“手”和“脚”,空有先进的控制系统而“手”“脚”不听指挥是无法达到高效的负荷控制效果的,尤其是需要事先快速的二次、三次调峰的需求和面对调度系统严格的 AGC 考核。目前,大多数火电厂 AGC 控制策略主要采用负荷指令前馈 PID 反馈的调节方案,这种方案要求前馈控制回路的参数必须定得非常精确,机组对煤种稳定、机组设备稳定、机组运行方式成熟、调节系统的准确高效要求很高。如果设备控制能力较差,则整个控制会出现消除扰动能力差,易出现参数大幅波动及调节振荡情况;机组负荷升降速率较低;燃料、给水等控制量波动大;主、再热汽温的控制品质相对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结束语

在电厂引入热工自动化系统是保障电力运行稳定的关键。 因此提升热工自动化系统水平,需要完善自动化运行保障措施, 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解决电厂管理软件和硬件的冲突和不兼容情况,最后要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具有对系统检修和维护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孙伟健 .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修技术与制度研究 [J]. 南方农机,2017 (16) : 207.

论文作者:高芳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探讨论文_高芳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