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城市、乡村对于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使用与维护的时候也产生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被提出,并且有关绿色建筑的法规制度、标准以及技术也越来越完善。本文结合我国的现状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及设计原则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从而进一步思考推动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使人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生态建筑设计的认识。
关键词:绿色建筑;概念;原则;意义;措施
一、中国的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粗放式仍是我国主流的建设方式,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我国的居住现状:高能耗、高污染、低品质,所以我们应当做出改变。我们应当将其转变为低能耗、零排放、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会让办公楼、商业楼更加节能;让医院更加洁净;让学校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家更加温馨……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节约能源
(1)绿色建筑要求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尽可能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而且对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性能的优良外,还需要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
(2)绿色建筑要求注重对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使用绝热维护材料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50%-80%。
(3)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约采暖、照明等所需要的能源。
2、节约土地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随着人口不断的增多,建筑用地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俏,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采用高层、小高层的建筑形式,使同等单位面积上可居住的人数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资源。
3、节约水源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在这个高能耗时代水资源日渐短缺,绿色建筑提倡人们节约使用水资源,并且通过节水设施避免水的大量消耗。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倾向自给自足,尽可能做到零排放,有效地利用天然雨水,提倡使用中水回用系统,望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能够使水循环利用。
4、节约材料
(1)绿色建筑提倡以低资源、低能耗、低污染为代价生产的高性能传统建筑材料;
(2)绿色建筑提倡使用能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包括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的建材制品;
(3)绿色建筑提倡有更高使用率和优异材料性能,从而能降低材料消耗的建筑材料;
(4)绿色建筑提倡使用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
(5)绿色建筑提倡使用能大量利用工业废弃物的建筑材料;
5、绿色循环
循环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再生和循环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建筑提倡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以及回收全过程都要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良性的循环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资源发展的问题上,绿色建筑要求我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其设计时,尽可能的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结合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求降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的产生,让更多新型材料不断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对落后设备和工艺技术等进行了淘汰和推动的作用,为建筑减低能耗提供了保障以至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2、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筑行业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建筑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实际上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场地的选择,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设备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实现绿色化。绿色建筑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下建筑行业中,加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发展准则。
四、推动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
1、对土地的合理开发及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对于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就是在节地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强调土地的节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建筑设施,合理的规划用地;强调能在不增用或少增用土地的前提下,高效的利用土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
如今,地下空间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结合我国的国情,应优先发展地下车库、地下贮库等地下工程。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以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也可充分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已有的建筑设施,可以大大的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2、对传统的建筑技术进行改进,推动建筑工业化的进程
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是通过纯手工业来运行,比较分散且效率低下,这需要我们进行改进以推广建筑工业化的进程。建筑工业化是一种将建筑设计标准化,建筑生产方式施工化,建筑施工机械化,采用较为合理的科学管理及科学的组织形式,运用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方式,提高了效率和水平,节约了时间。
建筑工业化的特点:第一,严格执行每项工程的每个阶段,从工程的市场调查分析至工程的完工按计划进行,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系统性;第二,需要一系列构配件用于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规模不同的建筑,使用目的不同以及环境不同则需要不同的构配件。
3、加强绿色建筑环保设计
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基础保障,传统的建筑纯粹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不考虑建筑的能耗对环境的影响。随着近几年,环境对于人们生活影响不断的增大,节能环保成为人们的共同话题。绿色建筑环保设计是利用环境回馈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思维去设计建筑。绿色节能建筑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充分考虑了建筑对于环境的影响。建筑不仅要带给人们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更是要使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主要是建筑的环保设计。
4、提升绿色建筑设计对新能源的使用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建筑能耗日益增加,我国的能源出现了紧缺的状况。为了国家能够持续的发展,新能源的利用成为了大家瞩目的焦点。太阳能、沼气、风能和地热能在建筑上有效的应用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建筑在使用材料上要节能,更要在使用过程中节能和供应方式使建筑在长期使用中达到总能耗下降的目的。采用新能源发展绿色建筑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理念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绿色建筑需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循环资源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以至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空间的利用价值,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周若祁.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程大章.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 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王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资源论文; 我国论文; 材料论文; 节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