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太平天国》一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平天国论文,为例论文,教学设计论文,一课论文,环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了解”缺失的问题
先看一份典型导学案的纲要摘录:太平天国运动
一、课前预习(读书填空)
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____年,结束于____年;
5.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____的同时,也反对____,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____。
二、课堂学习(课堂思考与讨论)
1.金田起义爆发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
3.太平天国运动在其鼎盛时期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课后作业(当日完成)
“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这份导学案存在多方面缺陷,较明显的问题有:
学习资源只有教科书。这份导学案采用“问题导学”,要求学生课前读书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基本脉络,课中就事论事回答问题,课后运用习题整理有关史实,从前至后都没有离开教科书,教科书是其唯一的学习资源。
问题概念化、程式化。课堂学习部分的几个问题基本抓住了运动的主干内容,但是,由于没有营造历史情境,缺乏材料支撑,问题设计缺乏亲切、鲜活的感觉,过于概念化、程式化,难以激起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欲望。
学习方法侧重死记硬背。这份设计以问题导学,看似遵循了启发性原则,其实问题并不是在感知学习的过程中自然生发的,“硬塞”的痕迹极为明显,题目与学生经验分离,与社会生活脱节。对于知识,学生既无从感知,也无法理解,只能“死记硬背”。
当前不少学校为了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以“知识问题化”“问题系列化”为原则,研制了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课堂上即采用问题导学模式。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确实能起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考试分数的作用,但时间一长会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阻碍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所在学校的历史组对此进行过专门的集体备课,认为当前部分教学设计过于书本化、概念化、简单化,片面强调培养能力,轻视“了解”学习,好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兴趣和经验出发,重视感知活动,再以此为基础,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二、什么是“了解”学习
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非常频繁地使用了“了解”一词。例如,义务教育修订版课标提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①高中实验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②课标在表达内容标准时存在着“了解+理解”的范式,用两个行为动词组成一个带有递进意义的复合句,前句提出基础性的知识目标,后句提出较高层次的能力或价值目标。从这种表达范式可以看出,课标非常强调“了解”的重要性,这对于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人的认识过程一般被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了解”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即感知事物的现象、发展过程、结果等“事实性知识”要素,努力将各种要素进行联系和组合,再在大脑中转化为系列的表象。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教学要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说说。就历史学科的感知学习而言,王雄老师也认为:“历史事件、人物、物品及遗迹等,是历史表象形成的基本材料,在学习中,掌握得越多,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越有利。”③
显然,“了解”不是学习的最高目标,但必须成为启动学习的第一步。有效的“了解”学习必须具有“唤醒”与“激疑”的功能,在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贮备和激发疑问两者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何炳松先生认为历史教学必须坚持“活现”的原则。④为了让“死”去的历史“活”起来,赵亚夫教授还介绍过运用图片、服饰、姓氏、虚拟人物等形象直观素材设置情境的方法。⑤教师需要运用鲜活的素材,营造出具有时代气息、
生活气息的历史情境,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贮备和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给他们多看、多听的时间,与他们平等对话,在对历史细节感知的过程中,恰当引导和适时点化,激发其内心的疑问,以此为更高层次的理解学习打下基础。
三、怎样做“了解”教学设计
遵循“唤醒”和“激疑”两个原则,“了解”教学设计可以关注下述三种方法:
第一,尽量运用身边资源,激活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心理学上有个“多看效应”,说的是人们对第一印象不差的事物越熟悉越喜欢的现象。学生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名胜古迹、人物掌故大多比较熟悉,富有家乡情结,所以很多有经验的历史教师,总是特别喜欢使用乡土资源切入教学主题,提高学史兴趣。扬州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与清军激烈争夺的重要战场。当时太平军为了观察敌情,曾把瘦西湖的白塔和汶河路边上的四望亭作为望塔。扬州至今还流行一首颂扬太平军,戏谑清军的歌谣:“四望亭,三层阁,站在亭上探马脚(指清军)。马脚到,吹角号,打得清军往回跑。扬州城有红头军,吓得清兵不敢到”。让学生课前阅读教科书是一种预习的方法,而让学生实地观察扬州地区的文物古迹,直接询问本地的老人和专家学者,或者亲手翻阅扬州府志记录,应该更容易激发其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观察、聆听和课外阅读中不经意地了解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就《太平天国运动》一课而言,如果教学所在地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之外,或者找不到相关的乡土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阅读家藏书籍,或者到图书馆阅读,还可为其提供有关太平天国研究的网站。比如,洪秀全起初也是个读圣贤书的人,也曾有走仕途的传统理想,最后却走上了反清道路,他的转变也是理解运动发生的重要因素,可以让学生了解洪秀全四次科举名落孙山的故事。可以把前些年热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下载下来,让学生听一听,感受一下广大太平军将士“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的悲壮情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观点,现代的历史教学完全有条件运用各种资源营造适切的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与思维。
第二,广泛使用历史资料,丰富学生的思维表象
物质世界总是以具体的形象呈现出来,一般都是可视可听、可嗅可摸的,但是时过境迁,物毁人亡,原始的形象湮没不存了,只留下一些遗迹、遗物和文字记录。赵恒烈教授强调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必须通过“二度还原”,重构“形象”以实现“形象思维”。⑥复原历史形象可以凭借的材料和手法很多,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可以是一件文物、一处古迹,也可以是一段影像、一篇文字,通过联想、想象、神入等方法来实现。例如,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可以呈现如下图片和文字: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和太平军战斗图片
材料二:《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满洲肆毒,混乱中国……夫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51·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犬也。”⑦
教师设问:(1)观察两幅图片,太平军与满人的服饰、发型有什么不同?(2)浮雕极具动感,表现了当时中国农民奋勇向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想象一下促成金田起义,“中国农民奋勇向前”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观察和想象,由此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表象:“长毛”“天灾人祸”“人间天国”等。
再如学习《天朝田亩制度》,可以让学生先阅读几段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每家如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⑧
材料二:“在无锡地方,伪监军(太平天国的地方官员)提各乡卒长给田凭(土地证),每亩钱360,领田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⑨
材料三:(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说)“我们村里的张二赖子一贯偷鸡摸狗,好吃懒做……今春太平军分给他一亩地,他不种,地里的草长得半人高。可是这次圣库也按人头分给了一石粮食。前天他又提回来一只鸭子……”⑩
材料四:(东王杨秀清等上天王奏章)“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11)
教师设问:(1)太平天国想要实行怎样的土地制度?(2)人民欢迎吗?(3)太平天国的理想与现实有矛盾吗?结果会怎样呢?
教师通过暗示诱导,帮助学生从“高举平均主义大旗→趾高气扬的农民→依旧贫穷落后的农村”的路径,感知太平天国谋求的社会变革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史的重点也是难点,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要想让学生理解,光靠书本单薄的文字和教师空洞的说教肯定很难。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的材料和故事,就是为了形象地再现太平天国平分土地和平均消费的历史场景,并凭借“田凭”“圣库”“张二赖子”等形象(或表象)进一步深刻理解太平天国土地制度的特征。教学设计必须跳出“教教材”的窠臼,努力把有关史实及当中的细节展现出来,给学生感知和思考的形象素材,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对充满生机的年轻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努力形成故事系统,为学生提供感知学习的路径
历史故事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过程的记忆和理解,从广泛意义来讲,历史教学就是讲故事。许多教师都喜欢在讲课时穿插一些短小精悍的历史故事,以便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听讲兴趣,达到寓教于乐,浅入深出的教学效果。不过笔者认为,如果把整个课堂整合成一个故事系统,更有利于营建师生情感交互的场景,并能为学生提供一条逐层推进感知学习的路径。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过去一百五十余年,距今不算太久远,其斗争场面恢弘壮阔,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留存下来的人物故事、趣闻掌故、文献故迹无法数计,整合故事系统的途径还是很多的。南京曾是太平天国的都城,特别是在洪秀全幽居十年的“天王府”,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物,而每一样物件又饱含了丰富的故事,可以用空间转换的办法形成故事系统。农民阶级为争取丰足的生活和平等的权利发动了反清起义,但是打进了南京城,坐进了金銮殿,他们却开始竞逐权利、财富和女色,最终酝成了惨烈的事变,所以也可以用农民阶级的思想变化串联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曾用洪秀全的生平故事作为教学线索,做过一次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大致结构如下页图。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组织核心和思想灵魂,他的行为影响着运动的发展,他的观念决定着天国的命运。教师在导入时可以告诉学生,自己在本节课中要扮演成洪秀全,讲述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故事,以此设置一个轻松愉快的听课环境,形成一种可以与历史自由交流的氛围。接下来,教师以第一人称“我”讲述洪秀全一生主要经历。讲述之前告诉学生,有疑问可以随时举手进行插话,以便及时地向历史老人洪秀全问询,并要求尽量用想象的办法把故事转化为形象,全部听完后差不多能够形成一部“电影”。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饶有兴趣地听故事,在历史的情境中及时对话,全面细致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大致经过、特点等。正是由于经过充分的感知学习,学生才会拥有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性质、作用、地位、局限性的扎实知识基础。
历史发展有形象、有细节、有过程,学生一定想感受到这种属于历史课程特有的,在其他课程里感受不到的东西,这应该成为历史教学的立足点。以此判断,上述关于促进感知学习的三种设计方法,实际上就是为了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增强历史课堂的“历史味”“形象性”和“厚重感”,实现历史教学向“情境化”“形象化”“故事化”的跨越。
四、结语
“了解”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却是不能与“理解”截然割裂的一个思维阶段,绝不可以轻视甚至省略。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慢些儿,亲爱的灵魂,等一等我,咱们一起并肩飞走吧。”很有意思,这种“灵魂”不顾“脚步”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历史课堂里,不少教师总是喜欢离开学生的知识基础、经验兴趣,依据教材作“问题剖析”,使得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教育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有唤醒学生的力量。”那么,当我们特别重视了解环节教学的时候不就是在唤醒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情怀吗?
感性的力量是强大的,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的学习会更踏实。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多看看,多想想,多说说,并不耽误时间。不要总是拿教科书的编写和应试教育的环境做挡箭牌,赶快抛弃导学案中“照本宣科”和“文本解析”的设计思路吧。只要我们的教学逐步地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会缓缓地恢复,思维的水平也会慢慢地提高。
注释:
①汪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53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③王雄:《历史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④张元:《课堂教学的历史图像问题》,《历史教学》2011年第4(上)期。
⑤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42页。
⑥赵恒烈:《历史教育选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62页。
⑦蒋世弟、吴振棣:《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⑧⑨(11)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3、131、130页。
⑩于培杰:《天王洪秀全》,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