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纸工业之我见——兼论瓶颈矛盾的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见论文,瓶颈论文,矛盾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云南省森林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发展阔叶树材制浆造纸和结合灭荒建立纸浆专用林基地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林纸工业 林纸结合 木浆
国内外林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实现林产业内部经济良性循环的支撑点就是建立高起点、高科技、高层次的林纸结合、林板结合、林材结合的支柱优势产业群和规模集团企业群,其间的龙头和骨干又是林纸工业。根据全省林业中长远规划目标和最近关于实现林产业百亿元产值研讨情况,都确认了要优先发展林纸工业,到2010年形成木浆72万t,年产值21.6亿元的制浆能力。制浆造纸是高能耗、高污染且直接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森林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开发林纸工业后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无疑是决策的首要依据。在我省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橡胶效益大还是森林效益大的争执。人所共知,我省现实171万亩橡胶面积基本上是以牺牲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代价而换得的,这里无意再为这种究竟是高位替换还是逆向演替的争论评头论足,但是林纸工业毕竟涉及到林业现实的基础和未来的后劲,就不可不认真研究以森林资源为核心的许多相关问题,这里暂作引玉之砖,先予探讨。
1 不能静止地看待我省森林资源优势
云南确是“植物王国”和森林资源富裕型大省,从林地面积、森林资源的绝对数量和光、热、水、土组合关系分析,云南有培育和发展支柱林纸工业的潜在资源优势条件。根据1988-199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复查统计,全省林地面积940.49万ha森林总蓄积136640.61万m[3],在全国30个省区中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全省114个县市有成片森林分布,其中蓄积3000万m[3]以上的县就6个,蓄积1000-3000万m[3]的县有44个,全省人均占有森林资源37m[3];另外全省林业用地2435.97万ha,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3.66%,其中属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地域面积5万km[2],亚热带地域33.2万km[2],水、气、土的组合关系有利于多种森林植被类型发育,发展林业确有天时地理之优势。但是,如果仅仅把这一概貌就作为百万吨林纸工业规模决策的依据,又不免过于简单和盲目。
第一,市场经济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全方位效率效益型资源配置方式,单个资源要素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固然重要,但资源要素的整体组合关系及其质量状态更至关重要,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以什么样的起点水平和怎样的标准来开发建设支柱优势产业群?根据林纸工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必须按照“优、大、高、好、外”的世界级,国家级水平和标准开发建设林纸工业,方能在市场经济海洋里不被沉没,生产力要素的整体性原则就要求单个要素力求形成最佳状态,对关键性的原料供给条件和供给水平其标准更高更严。
第二,必须充分预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避免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利益的愚蠢举措和历史教训。我省是以高山、亚高山和切割破碎的高原面为主要的地貌类型,构成了独特的山原生态系统。自然因子活动旺盛,破坏力巨大,系统结构极不稳定,系统维持自我调节平稳的主导性力量是以地貌为其控制要素,与水、气、土紧密结合发育而成的森林植被类型。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云南的森林植被既是云南生态环境的保护膜,也是我国珠江、长江两条黄金水道和东南亚生态系统的屏障,从而表现为大范围内森林生态利用与经济利用不可协调的主导性趋势,因而森林的经济利用更为敏感,要求更为苛刻;
第三,云南森林资源分散,可及度低,集运条件差,特别不利于大规模商业化经营利用木材。云南森林是以地貌为控制要素,形成了地貌——气候——土壤——植被一致性特点。除了山原森林结构这一主导性特征外,相应派生为资源的“多、散、小”特点,其间的“多”字含意是指类型多,“散”是资源特别分散,“小”是资源可及度低单个树种数量小。从理论上说,云南森林中针叶林分可及度58.2%,其中、即可及量14.4%,将可及度43.8%,阔叶林分即可及6.8%,将可及40.8%,累计可采资源针叶树3亿m[3],阔叶林分2700余万m[3],且分布在22个树种组内,其中有12个树种组是以针叶树为优势树种。这种“小而散”的资源特点特别不适宜于制浆造纸的规模布局和规模效益。而规模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旋律,更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家浆厂平均规模14.1-19.5万t,纸和纸板厂平均规模9.5-13.7t,按工艺技术经济要求,浆厂原料林基地与浆厂最大运输半径100km,一般公路运输半径30km为宜,按每吨木浆4m[3]木材计算,10万t的规模需有40-100万m[3]资源供给条件,折合40万亩以上的基地面积方能实现资源的持续经营目标。显然,在云南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撇开庞大的资金需求问题难以解决,单就天然林分和人工专用林基地建设的林地资源条件而言,也很难实现规模布局目标。我国建行总行1986年对全国县以上全民所有制纸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证明浆厂、纸厂的规模至少应在3万t、5万t级方可实现较佳的经济效益,百元产值利税率可达35%以上,而万吨以下的小纸厂百元产值利税率一般只有14%-20%。我省1992年104个造纸和纸制品企业中,造纸总规模不到5万t,平均资金利税率9.7%,不到福建水平的50%,根本原因就是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低。
第四,资源结构演变有逆向趋势。在现代,推动森林结构演替的主导力已不再是自然力,而是客观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综合因素。云南主要的显域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目前森林结构的总趋势和特点是针叶林面积递减,阔叶林面积扩大,原始阔叶林分锐减,次生阔叶林分激增,热带雨林和干性季节雨林被次生阔叶林和人工经济阔叶林替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被思茅松林逐渐更新。有关调查已表明,目前我省针阔叶林分面积比例已由解放初期的六四开演替为四六开,既针叶林分仅占总林分面积的41.9%,针阔林分蓄积量分别占46.9%和53.1%,表明森林结构有逆向演替趋势。
这一切表明,我省森林和林地的时空范围、结构、数量、质量都在动态地变化,必须科学地针对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根据林纸工业对原料需求特点,作出科学而又可行的选择。
2 调整利用结构、发展阔叶树材制浆造纸
笔者并非是机械论的自然主义保护者。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1985年“热带林业行动计划”中所指出的,“没有明确工业利用目的的林业,即使其生态或环境效益很高,但对政府而言是根本没有财政价值的”。所以提出上述问题,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正确的途径和对策。其中之一就是要调整利用结构,实行针叶树利用和阔叶树利用同时并举方针,大力发展阔叶树材制浆造纸,因而有必要阐述阔叶树材制浆的某些特性。
从理论上讲,只要是纤维素都可以满足制浆造纸的工艺技术要求。但是商业化制浆造纸对纤维素的要求是在印刷性能为主要性能和比较成本约束条件下的树材资源的优化利用结构及最大经济效益目标。
阔叶树材纤维属于短纤维结构,纤维长度一般在0.65-1.5mm,同时阔叶树材纤维又是细小纤维,一般纤维的直径0.01-0.03mm,这一特点使阔叶材纤维的纸张强度比针叶材纸张强度差。但阔叶材纤维容易打浆、纤维容易分丝帚化,电能耗量低,抄纸过程中不易絮聚,纸张均匀,有助于使纸页平滑,也不易出现云彩花和班点,纸张的不透明度要高,机械性能好,工艺中蒸煮时间短,综合生产成本低。与此同时,阔叶树种虽然种群复杂,生态生理学习性差异性大,但由于其中相当数量的树种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单位成本低,所以综合比较,阔叶树材制浆仍有许多优越性能。就我省而言,比针叶树材更具有资源的比较优势和较好的比较效益。
根据制浆工艺技术要求,结合生产集中度高、方便运输、培育周期短、适应力强等条件,除桉树已作为主要阔叶树材制浆专用树种并已建立了约300万亩基地林外,另推荐团花、石梓、橡胶树(老树更新材)等树种。
——团花。团花属茜草科大乔木,要求年平均温度20℃,年降雨量1200mm以上,冬季最低温0℃以上。团花属速生高产树种,年高生长量达2-3m,直径4cm以上,造林4年以上可提供直径10-20cm的制浆材,虽然地域分布较窄,但在滇南湿热地带,因生长特快,仍可作为制浆树种进行推广。我省有关部门已进行了多项试验,证明7年生——11年生团花制浆,其纤维性能、得浆率、生长速率为最好。按现行价格计算,包括团花培育成本在内,每吨浆综合成本2970元,利润486元/t。
——橡胶树制浆造低。目前,全省橡胶种植面积已达171万余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橡胶树是典型的热带树种,喜静风沃土。橡胶树超过一定年龄出胶量降低,必须及时更新,我省需更新的胶林面积每年数万余亩,产木材可达5-10万m[3]。省轻工研究所通过了橡胶制浆中试试验,并取得了除胶设备的发明专利。结果证明,橡胶树材制浆造纸效果较好,制得的瓦楞纸板的强度高于日本进口的瓦楞纸板,并用于出口香皂的包装用纸。根据我省橡胶老树更新面积,在橡胶适生区域的西双版纳州原有橡胶加工厂基础上建设5-10万t级橡胶树材制浆生产线,适当配以针叶树木浆原料,可以实现年产值1.5亿-3亿元,利税3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幅度提高橡胶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石梓制浆造纸。石梓属马鞭草科大乔木,要求湿热气候,我省南部广泛分布。石梓属速生树种,径年生长量达2-5cm,石梓纤维平均长度0.95mm,宽度为29.5um,细胞壁薄,纤维柔软,无韧型木纤维,化学成分,1%NaOH抽出物16.3%,木素75.8%,纤维素74.3%。试验证明石梓可生产薄页纸、打字纸、邮封纸、书写纸,目前我省已进行了小试试验。
3 放宽政策绿起来,让利求发展
林纸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笔者初步估算,新增30万t制浆造低生产能力总投资近20亿元,其中制浆专用林基地建设就需投资2亿多元。十分明显,能否解决巨额的资金需求缺口实质是能否形成制浆造纸规模经济的症结矛盾。解决资金缺口的基本途径只能是进一步放宽政策,借船下海、借水还油、让利求发展。这里的关节点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首先向农民敞开山门,靠千百万农民干小康,奔小康的创造力尽快把我省荒山荒坡绿起来。
全省现有宜林荒山3400万亩,另有低价值的稀疏林分3000余万亩。如采用单个轮子独转,每年造林100万亩,也需投资30个亿和30年时间才能基本实现灭荒目标。毋庸置疑,离开农民任何灵丹妙药都无济于根本完成灭荒任务。
具体的政策举措:
第一,实行荒山荒坡经营使用权的社会卖买政策,广招天下客商,优惠土地的租赁、转让和使用权的自由买卖,形成全新的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机制;
第二,向农民敞开山门,特别向林农敞开山门,优惠农民造林护林的土地经营使用权。根据立地条件类型和造林经营利用方向,确定不同等级的租赁价格,实行经营目标和经营技术严格、租赁年限和租赁价格放宽的新政策,凡属于林纸工业、三板工业和商品原木基地建设范围内的荒山荒坡,一律只收取一定额的森林保险基金,由此建立起荒山荒坡造林社会保险制度,减少农民发展林业方面的经营风险;而对于远山、深山的荒山荒坡,则实行租赁有奖政策。笔者认为,在我省至今尚有700余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的民族山区,政策的基点只能是尽快发展生产力,并通过科学技术、资金等要素的配套输入,由开发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依靠国有资产的租赁买卖从农民身上聚积开发事业的资金,农民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和法制责任应当是严格执行围绕开发经营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技术责任制。
第三,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以股份合作制经营为主体形式的多种企业组织制度。前已表明,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更是现代制浆造纸工业的基本趋势和要求。在我省现实条件下,实现规模经济目标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企业组织机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就制浆专用林基地建设而言,最主要的办法又是实行加工厂和造林基地村、户的折股联营,形成集劳动者和股东于一体、集加工厂与原料生产于一体的新型的企业组织制度,由此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
第四,强化行业协调、服务、监控职能,实行“裂变”和“聚合”举措,实现行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这里需要严格区分行业管理职能与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界线。市场经济是规划化的现代型商品经济,规范之一就是由行业职能部门代表国家行施管理权、协调权,并做好各项服务。林纸工业在我省刚刚起步,关于规划、规模、布局、工艺技术经济参数的确定和选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行业的深化改革和内联外引工作,市场行为和市场规范等等重大问题无不需要通过行业管理部门进行监控和有效的服务与协调才得以实现。在这方面一定要破除划地为牢和各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观念,按林纸工业自身的自然经济特点和市场价值法则进行整体化和高层次统筹考虑。
My Opinion of Making Paper by using Forest
Shi Xinchen
(Yun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Kunming 650032)Abstract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Yunnan forest resources,put forward some policy proposals such as adjusting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structure,developing papermakingusing the wood pulp produced by broadleaf tree,establishing the forest base for special purpose of producing paper pule through clothing barren mountains with greenery.
Key words Papermaking using forest Combining forestry with papermaking Wood p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