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版背景下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思考论文

融合出版背景下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思考论文

融合出版背景下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思考

魏如萍

摘 要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这为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和改善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融合出版的背景下,如何不断改进学术图书数字出版所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学术图书数字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数字化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是指利用相关的技术,将学术图书以电子书等新兴的形式出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相关的图书和图书内容,对于学术图书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当前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所存在的问题、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传播形式和如何在融合出版背景下促进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这3个方面开展探讨和分析,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融合出版;学术图书;数字出版

当前我国的学术图书的相关出版发展形势不太乐观,除了由于学术图书的读者较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术图书的出版形势过于传统。相关出版机构应该大力挖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利用电子商务和数字化等传播途径,把市场作为基础、把读者的真正需求作为导向,切实有效地促进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

1 当前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所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目前尚且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当前,我国的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的提供平台较多,比如万方、知网等,这些平台有各自不同的终端阅读各式,比如万方使用国际通用的浏览器页面浏览,知网使用的阅读软件是他们自己开发的软件,各有各不同的特色。当用户在不同的平台上下载文件时,面对不同的格式,需要下载不同的阅读软件来满足相应的要求,这对于读者在阅读时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利性。此外,在使用资料时,复制文本往往会有缺失,不准确的情况出现,对于学术图书和资源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1]

传统的气象气候学、水文学、农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关注焦点分别是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以及地下过程,将自然水循环和自然—社会水循环的整体性割裂,因此,应建立物理机制统一的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模拟模型,如图2和图3所示。为建立统一物理机制的模型,在模拟开发过程中,要做到模拟要素过程统一、过程表达统一、参数统一和时空尺度统一。

1.2 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当前,国外的一些较知名的出版商,在学术图书出版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领域上,负责编辑的工作人员本身就是对相关领域和学科比较了解的人才,在筛选时,往往会采取比较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同行评审的模式,但是在我国,目前,虽然也有许多优秀的学术出版社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模式,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中小型的学术出版商未构建良好的选题评审和同行评审制度。

1.3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发展数字化技术

要实现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首先必须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只有具备有良好的数字化技术,才能让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拥有坚实的技术支持。但是,目前,由于学术图书的受众较少,许多出版部门并不注重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在这个方面的投入资金不足,往往不足以支持相关技术的发展,所以,许多出版部门的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能力较低,数字产品的策划管理还有相关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必须转变观念,真正促进学术图书数字化向前发展。

2 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传播形式

2.1 开发电子书

当前,导致学术图书数字出版工作漏洞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关,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相关出版商必须引进相应专业人才。现阶段的出版专业人才,能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图书出版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将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注入到相关的工作中,并善于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思维,革新管理体系,不断将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和控制推向前进。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图书出版工作人员缺乏出版数字化和信息化意识,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所以,相关出版商必须吸引优秀人才,将图书数字化出版工作不断完善[3]

2.2 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按照需求出版图书是大数据技术所能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之一,所谓的按需出版就是指在实际的出版生产过程当中,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系统,将读者的需求与数字处理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配备数字印刷系统,将相关的学术图书内容完整地保留下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学术图书作为一个小群体关注的图书类型,按需出版是一种能减少浪费的有效方式,这也能避免相关出版商由于内容受众少而出现积压的风险,对于促进学术图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门的时候,我先看到了萍萍的手,一只纤细的手抓住门框,门就开了,我觉得萍萍看到我时像是愣了一下,我想这是她很久没有看到我的缘故,我微笑着走了进去,然后发现自己没有看到沈天祥,没有看到王飞,没有看到陈力庆,就是林孟,我也没有看到,我问萍萍:“林孟呢?”

2.3 按照需求出版图书

要促进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传播,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先要将相关的学术信息收集起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与相关的出版商合作,采用合作或者是购买版权的方法,将相关学术信息统计起来,建立专业的学术信息数据库,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这些数据库不仅应该包含相关图书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图书的制作环节、营销环节和推广环节等信息,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发展趋势,预计将来的市场需求量,有针对性的出版相关学术图书。

3 如何促进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

3.1 转变观念

随着出版商规模的扩大,以及学术从业人员对于学术图书的需求,学术图书出版的具体内容越来越冗杂,所涉及的层面也越来越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数字化数据库将这些信息分类汇总,在后期调档和查找时会有很大的困难和不便,所以,建立一个数字化数据库是非常有效可靠的信息化方法。数字化数据库必须包括以下的功能:1)工作人员通过汇集该项目各个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将其分类汇总,同时对于特殊情况要做特殊处理。分类汇总的主要依据有图书类型、图书内容、图书内容的受欢迎和重要程度等。2)数据库设置有搜索功能,即利用分类汇总得到的数据库,采用关键字搜索等方式查找到相关项目内容,方便开展后续工作。3)该数据库应该与相应的数据打印技术设备相连接,当有需求时直接通过设置相应的参数,打印出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2 加强出版人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该传播形式更加能满足人们追求便捷生活的生活理念,能满足人们在空闲时刻阅读相关书籍的要求。学术图书也不例外。随着各种阅读终端器的出现,学术出版业逐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发电子书阅读材料,学术工作者作为知识较丰富的群体,对于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也能在较短时间内接受相关的知识,这样的群体往往更能接受电子书这样的阅读形式。所以,相关的出版商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学术图书数字出版与电子书结合,满足相关人群的消费需求。

3.3 建立数字化数据库

当前,随着融合出版观念的推广,学术图书数字出版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相关的学术出版社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借助数字化技术,将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出版推向前进。学术图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所包含内容是许多研究者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所得的成果,主要的作用是向企业、大学和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所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同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真正实现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相关的出版社必须积极采取各种途径,构建大数据知识库,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将学术图书向相关的受众推广。

心电图肢体导联夹共4个:LL(黄),简称L,连接左上肢;RL(红),简称R,连接右上肢;LF(绿),简称F,连接左下肢;RF(黑),简称N,连接右下肢。L、R、F三个导联夹均可以生成电位差(-→+),产生心电图波形,从(+)到(-)排序,F>L>R,排在前面的是(+)极,后面的是(-)极。

元动作单元作为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单元,其故障模式多种多样,而且不同的故障模式对整机功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将故障影响、经济损失、检测难度和维修难度作为分级标准,本文将元动作单元的故障模式分成3个等级:关键故障、主要故障和次要故障。

3.4 建立完善的同行评审制度

随着融合出版理念的发展,我国学术出版要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线上投稿模式以及专家评审制度,用严格的管理模式打造高品质的出版社形象,同时,必须明确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促进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相关的出版社应该提高学术图书编辑的专业素养,只有编辑的专业素养足够高,才能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因此,学术图书的编辑应该利用数据化技术,搜索定位与相关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搜集相关的数据,促进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发展[4]

4 结束语

学术图书是指出版界普遍认为学术含量较高、品味较高的严肃读物,学术图书的理论性较强,受众比较少,虽然不能直接应用于实践,但是社会价值高,当前,学术图书出版作为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全社会积累文化底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许多国外优秀的学术出版社在学术出版方面已经有非常优秀的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深入理解融合出版的理念,将融合出版的观念与相关的出版工作相结合,力争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学术图书的特点,真正推进学术图书的数字化出版。

参考文献

[1]阿如汗.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问题研究[J].中国报业,2018(9):90-91.

[2]刘丽丽,王涧秋.关于融合出版背景下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221-222.

[3]高芳.图书数字出版发展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7):257.

[4]王欢欢.我国专业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8-0186-02

作者简介: 魏如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  ;  ;  

融合出版背景下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