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一发表便受到读者好评。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展开,同时隐喻着关于人性的背叛与自我救赎。书中的“风筝”意象具有高度隐喻性,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文化隐喻
一、意象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审美于意象之中,注重“心领神会”,旨在传达一种“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1];“情”与“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两大基本结构。[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朱光潜、宗白华等人的美学思想中,美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感性世界,这就是美学所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1]
二、“风筝”意象的隐喻性
在《追风筝的人》一书中,风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工具,全文围绕着阿富汗的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以及他们与风筝的故事展开。风筝在文中具有高度的文化隐喻性,从人性层面来讲,风筝象征着主人公阿米尔的背叛与自我救赎,象征着哈桑作为一个仆人的忠诚与果敢,对风筝的追寻,即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从国家和历史层面来讲,风筝代表了阿富汗的国度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讲,“追风筝的人”实际上“隐喻着对民族文化的探索与认同”[2]。整个文本中,风筝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
(一)“风筝”与阶级的差异对立
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被作家塑造成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尽管他是个孩子,但他也存在阶级观念和民族观念,“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如此种种,皆体现出阿米尔身上,同时也是阿富汗这个国家的阶级观与民族观,因此,在捉弄哈桑后,尽管阿米尔心怀愧疚,但仍然能得到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
文本中流露出的阶级差异与民族歧视不仅表现在主人公阿米尔身上,斗风筝的过程中也有体现。在斗风筝的过程中,阿米尔控制风筝,而哈桑则担任为风筝防线的助手角色,这种助手角色对哈桑来说,就像平日里对阿米尔的侍奉一样;哈桑在斗风筝过程中也享受着兴奋和喜悦,但最终的胜利是属于阿米尔的;他是那个“追风筝的人”,追到风筝捡回它之后,拥有它的人却是阿米尔,他追风筝的快乐隐藏在阿米尔胜利的喜悦之下,正如他在服侍阿米尔一家时得到的富裕生活一样。
(二)人性的自我批判与救赎——阿米尔与风筝
小说渲染了主人公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揭示了阿米尔的挫败与成长,“风筝”隐喻着他的背叛与自我救赎。第一次追风筝是在1975年,阿米尔只有12岁,他和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阿米尔希望取得比赛的胜利,把属于冠军的风筝带给父亲,以此改变父亲对他“自私、胆小、懦弱”的看法,赢得父亲的喜爱。如阿米尔所愿,在比赛中,他的风筝成功割断了其他风筝,哈桑主动提议帮阿米尔追那只蓝风筝,然而阿米尔在一条小巷里发现,哈桑被一群小混混欺辱,遭到性侵,由于他自身的软弱胆小,并没有出手相救。当哈桑忍着双腿间的疼痛,把那只风筝带给他时,阿米尔的内心羞愤不已,他牺牲哈桑,赢得了这场比赛,拿到了属于冠军的那只风筝,然而他内心深处的那只“风筝”却断了线、跌落了。阿米尔一直被愧疚和痛苦纠缠着,他用石榴去砸哈桑,哈桑不仅没有还手,甚至捡起一个石榴砸在自己头上。阿米尔希望哈桑反抗一下,哪怕只有一次,以此减轻他内心的痛苦与愧疚。他越来越不愿看见哈桑,最终用尽办法逼走了哈桑父子。
那次风筝大赛之后,阿富汗被俄国占领,国内局势动乱,阿米尔随父亲逃亡美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年后,阿米尔沉浸在自己小说取得的重大成就中,拉辛汗的电话打破了这一切,他告诉阿米尔,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阿米尔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自己仿佛坠入了万丈深渊,最终他说服自己,前往阿富汗营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在喀布尔,阿米尔被打得一瘸一拐,历尽千险才救出索拉博,那一刻,阿米尔终于找到了过去丢失的那只“生命之筝”,但索拉博却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为了打开他的心扉,阿米尔带索拉博去放风筝,当阿米尔的风筝如过去一样,战胜了其他风筝之后,索拉博终于露出了微笑。阿米尔为索拉博奋不顾身地去追风筝,就像哈桑当初对他所言,“为你,千千万万遍”[3](P66)。至此,阿米尔终于完成了对自我、对往事的救赎。
(三)“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与风筝
哈桑的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动了无数读者。他是备受压迫的什叶派哈扎拉人,具有人性中的真善美,本应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但他的生活却充满艰辛和磨难。由于是哈扎拉人,哈桑不能接受教育,他希望阿米尔能够教他读书识字,但阿米尔经常编造一些理由搪塞他,他一无所知,天真地拍手叫好。1975年的风筝大赛上,为了让阿米尔取得冠军,哈桑置自己生命于不够,拼尽全力为他追风筝。此处的“风筝”象征着阿桑的忠诚、美好与善良。
阿米尔随父亲逃亡美国后,阿桑应拉辛汗之邀,帮主人看护老房子,后被塔利班逮捕,塔利班命令哈桑搬出房子,忠诚的哈桑不肯,跪地恳求,被塔利班无情射杀。哈桑的一生都在为主人阿米尔家服务,他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主人家。
哈桑是法莎娜和主人偷情的后果,他从一出生就背负着耻辱,而他私生子的身份也不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他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系着他命运的那根线掌握在放风筝的人手中,哈桑的命运就像高空中的风筝一样飘摇动荡,没有根系,随时有可能断线。哈桑对风筝的执着追逐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吁与渴望,以及对阿富汗新生的期盼。
(四)民族文化的探索与认同——阿富汗与风筝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习俗,风筝在某种意义上是阿富汗国家传统的代表。在喀布尔,到处可见在高空中翱翔的风筝。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苏军企图用暴力控制阿富汗人民的意志,但阿富汗人民宁死不屈。苏军入境之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但阿富汗人民从未屈服。战争无法改变传统文化,阿富汗的上空仍然有风筝在飞翔。阿富汗人民心中对和平、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如同风筝一样,永远不会停止,。外患之后,阿富汗又被塔利班统治,塔利班严格压制了阿富汗人民的自由和发展,这一切都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和伤痛。此时的阿富汗人民就像是一只被疯狂的魔鬼掌控的“风筝”,被玩弄于血腥的魔爪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线绳被隔断的瞬间则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三、结语
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风筝”无论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还是其作为意象所具有的高度隐喻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追风筝的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书中的“风筝”具有丰富的象征色彩,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也可以是忠诚、正直、善良的人格品质。“追风筝的人”既可以是阿米尔,他完成了内心深处对往事、对自我的救赎,成为了一个健全的人;也可以是哈桑,他对风筝的追逐恰恰是他身上独有的忠诚、美好与善良;还可以是千千万万个阿富汗少年,他们渴望像风筝一样自由地飞翔,期待和平的环境与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叶朗.意象照亮人生.[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5-46.
[2]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论《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5):27-31.
[3]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苗澍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风筝论文; 阿富汗论文; 阿米尔论文; 哈桑论文; 的人论文; 意象论文; 塔利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