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薛寒冰[1]2010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就一直是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变迁中,随着民族间的相互交融,众多民族融入历史的长河。现在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55个民族人口熟练相对汉族而言很少,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绕中国的北方到西北及西南地区地区,呈现带状分布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指这些地区。由于历史、自然以及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落后于其他地区。新中国建立以后,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多次大规模推动民族地区建设,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央政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可以分为叁个阶段:一是“一五”建设时期,二是“叁线”建设时期,叁是西部大开发时期。通过这叁个阶段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中国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却日益扩大。回顾中央政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依托中央政府的投资推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于中央政府的依赖。旅游业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产业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地位日益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日益增大,尤其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通过对民族地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得出结论: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的发展制造业的新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旅游业不仅是民族地区普遍优势产业,而且其拉动性强的特点对于推进民族地区全方位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赶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仅是民族地区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赶超意味着跨越,跨越意味着超常规的发展。但是超常规发展既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是海市蜃楼的遥不可及。跨越式发展不仅有严谨的理论研究基础,也有广泛的实践。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就是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赶超发展战略。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内生式发展,以旅游业的跨越式为突破口,通过旅游业的综合拉动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发展的主体。民族地区的各族劳动者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主体,不仅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重要的利益主体。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历史机遇、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政府、企业、产业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与要素,提出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杨建翠[2]2012年在《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各级各地政府进行了长久的多方面探索,但很多地区还是苦于找不到一条很好的途径实现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对川西地区城镇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对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川西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探索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为主要目的,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整合发展为主线,以城镇化研究体系和旅游经济效应研究体系搭建论文构架,以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对城镇化的影响为切入点,以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九寨沟县为实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旅游人类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城镇建设与管理等学科知识,对旅游业对推进城镇化的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深入研究。论文在深入剖析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川西民族地区原来的城镇化模式受到一定制约,发达地区通过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的新城镇化模式在川西民族地区暂难实现。在新的城镇化背景下,川西民族地区需要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文中根据川西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特点,提出部分具有旅游业发展优势的川西民族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以此作为川西民族地区其他城镇化路径的补充,多途径多力量共同推动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也指出了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条件约束性。为了论证川西民族地区实施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详细剖析了川西民族地区走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路径的可行性,并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九寨沟县作为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旅游业的集聚、扩散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在九寨沟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空间扩张、城镇叁次产业联动及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水平提升,人口集中和城镇化转移等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此揭示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正面、负面效应,为川西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推进城镇化道路提供科学论证和经验借鉴。文中针对川西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的特殊性和城镇化发展基础条件,对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对策及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将旅游业推动城镇化作为补充,多途径多力量共同推动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指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城市地理学、旅游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EVIEWS软件和EXCEL软件,构建了测度旅游业对城镇化影响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相关系数分析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新计量模型和新方法。鉴于旅游业推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对城镇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人还定量测度了游客和外来从业人员对九寨沟县城镇化率提升的影响。这些创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为旅游业与城镇化研究、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以及民族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关于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既拓展了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民族经济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又能为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志强[3]2013年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既有一定的优势,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40余年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加以研究,以便扬长避短,促其可持续发展。本文回顾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探索培育、初步发展、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4介阶段,得出其发展中“保障之根、动力之源、当务之急”的启示,认为其经历了发展层次由“双高速度”提升为“支柱产业”等的转变。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认识到其生态环境的波及广泛、影响深远等特征,民族文化的赋存地域性等特征,区域经济的开发矛盾性等特征,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明显后发等优势。在入境旅游分析中,得出西南省区对东南亚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等结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得到旅游接待人数收敛发展等论断;在旅游绩效评估中发现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地位在不断加强、市场多元化逐步显现、重大政策决策支撑有力、重要交通条件得以改善、旅游安全任重道远、行业协会发展滞后等表征;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旅游发展有序化、旅游位移便捷化、旅游开发专题化等等。论文最后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今后要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有效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切实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推进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致力区域旅游合作与产业均衡战略措施。

谢燕娜[4]2010年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开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的研究,对优化配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资源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区位论、产业布局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社会经济调查分析、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旅游资源分布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功能区划、重点建设地区、建设轴线和重点旅游线路进行的研究和优化,并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格局优化的对策措施。全文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引言。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等。西部民族地区土地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在国内外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的研究,对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资源配置、加快旅游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有关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优化的直接相关文献很少,间接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等领域。第叁部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优势为资源丰富且种类较多,原始性和垄断性较强,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区位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旅游形象不够鲜明和突出,在国内外旅游业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发展潜力巨大,但是面临着自然衰败、人为破坏和人文环境恶化的威胁。第四部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运用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从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收入、旅游饭店等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现状进行了区内和区外比较,较客观地评价了其开发格局。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看,还是从相对数量上看,西部民族地区高等级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较低,与其所具有的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成比例,与其所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不匹配。进入新世纪的近10年来,西部民族地区接待的入境游客人数获得了较快增长,但是相对于东部和中部而言,速度较低。在西部民族地区内部,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不平衡性特征十分明显,西南地区目前正维持着西部民族地区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地位正受到挑战,旅游资源开发格局正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第五部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的优化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呈凝聚态分布,省区之间旅游资源绝对量分布不均衡,整体上服从“Y”型特征,铁路线等交通线附近集聚明显,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附近地区较多。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功能区划可分为5大区:远西南滇黔贵奇山异水民族风情旅游区、近西南川渝名山峡谷天府之国民族风情旅游区、近西北陕甘宁古都丝绸之路荒原旅游区、远西北新蒙荒漠草原旅游区和青藏宗教文化原生态旅游区。同时对旅游重点发展地区(旅游组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重点建设西部25个组团和15个重点建设轴线的观点,并对每个旅游亚区的重点旅游线路进行了设计和分析。第六部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优化的对策措施。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旅游非均衡开发战略、深度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明确合理的区域分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等优化开发旅游资源格局的建议和措施。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对主要结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马艳霞[5]2009年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生活恶劣于全国水平。对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思想封闭、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本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信息不对称、民族文化习惯制约等因素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体现出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慢、收入低等限制。如何根据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高度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求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叁农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受到叁大难点问题的困扰:一是“劳动力转移悖论”,即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断流出,形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愈加扩大这一恶性循环。二是“城乡就业怪圈”,即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城镇就业概率越高,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从而形成“城镇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的怪圈。叁是“异地转移难题”,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不仅带来“民工潮”等诸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劳动力自身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问题,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等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围绕上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就近就地向旅游产业转移,实现“离业不离家”式的生产结构而非生活地域的转移,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甚至解决上述“叁大难题”:一是可以有效吸收民族地区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可以通过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消费吸引资金回流农村,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叁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收入预期差异,从而改善农村劳动力长期异地转移给城市社会、就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目的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旅游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重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扩大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论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局限”→“模型修正”→“模式选择”→“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论文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当前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着若干重要理论局限和现实难题,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创新性转移模式。其次,论文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对经典“推-拉”模型、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重述,证明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是有效解决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难题的重要有效途径。随后,论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转移效应、现实障碍叁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唐官莹[6]2008年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明确提出了西部地区要在10年之内加快发展,有所突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这就要求必须选准突破口。就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和现状看,这一突破口之一就是该地区的旅游业。本文界定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涵义,从战略角度阐述加快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诸多因素,通过借鉴国内外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提出了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基本原则和对策建议。全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由来和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内容。第二部分:界定相关概念,阐述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概况以及加快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意义。第叁部分: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阐述引发的深层思考。第四部分:分析东部地区旅游业和国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第五部分: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并着重阐述加快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杨丽双[7]2011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旅游业成为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突破口和关键。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旅游发展战略模式。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区情。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结构、主导形式和主导领域;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阐述了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认识、目标分化、联合协作、健全法制和加强科教,从而实现政府服务化、效益多元化以及旅游集团化、法治化和效率化五个对策。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现阶段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决于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并在21世纪的前15到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都将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并最终成功实现向市场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转变。

黄海珠[8]2007年在《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中心任务是探讨在西部民族旅游发展的前提下,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问题。村寨作为西部少数民族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细胞”,它的发展对于西部整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旅游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西部的发展进程,从旅游的角度研究民族村寨的发展。文章从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现实基础阐述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能性,然后从投资和管理的角度阐述建设的可操作性,最后从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发展的可持续性。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不仅是民族乡村经济的建设,而且是民族和谐的建设。研究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拉近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实现赶超战略。文章首先在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和内容。正文从四大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开宗明义,指出民族旅游村寨建设是民族经济与旅游经济在现实中的结合点,以突出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在现实发展中,民族经济与旅游经济相互交融,共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以民族村寨的发展为基础,而旅游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民族乡村的发展,从而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因此,民族旅游村寨建设成为民族经济学与旅游经济学两门交叉学科在现实中的完美结合。第二部分是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文章追溯了民族旅游的发展历史,然后从民族村寨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大好机遇出发进行研究,指出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既有历史发展的基础,又有现实的条件,这些有利因素都从各个方面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使之具备现实的可能性。第叁部分是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操作性研究,包括第叁、四、五章,从投资、管理及政府作用的角度分析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可操作性。民族旅游村寨的建设需要国家及社会的支持,如何平衡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民族旅游村寨的和谐发展,是第叁章论述的重点,同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投资模式建议;第四章主要从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首先是在理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基础上,确定民族旅游村寨的管理主体,同时借鉴国内目前比较成功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提出创建适合民族旅游村寨发展的管理模式的思考;第五章是从政府对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作用出发进行研究,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发展是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模式,民族旅游村寨从宏观上的市场环境建设到微观上的生态及文化的保护,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指导。第四部分是展望,在第六章持续发展的民族村寨旅游中阐述,首先论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村寨存在及发展的基础,根据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结合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对民族旅游的需求作为分析的基础,以预测未来民族旅游的发展趋势,达到论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然后指出民族旅游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投资资本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及民族旅游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推导出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得出的结论为旅游业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民族旅游村寨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展旅游的基础。民族旅游村寨的发展不仅对民族乡村经济有促进作用,对于整个西部经济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星星之火,可以达到燎原之势!

孙俊波[9]2013年在《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旅游业的重视及扶持力度,旅游业也逐步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日益得到重视。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和民族文化底蕴也越来越受到旅游消费者的欢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是多民族聚集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同时也像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一样,由于旅游业的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滞后。当然,也正由于其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成就了其宽广的可塑性,如果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发展思路作为指导,将对盐源今后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选择盐源县作为案例作为研究,也基于其即满足西部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的共性,也具有当地独特民族文化背景的个性,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努力探寻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方法及路劲,努力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正文第一部分,对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等作概括说明。第二部分,梳理相关概念、理论及文献综述。对旅游业、文化旅游等作了说明解释;对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前台、后台”理论等做了论述,通过理论的梳理为后面具体案例的研究作指导;对国内外研究民族地区旅游或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值得借鉴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为笔者整理思路提供了参考。第叁部分,通过对国家、四川省、凉山州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综述,为盐源县外延性民族旅游大环境作了分析,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做了大概分析,以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案例为参考,为后面盐源县旅游发展的机遇及困难等分析提供依据。第四部分,对盐源县县情及该县旅游业、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作分析,具体分析了盐源的旅游资源及近年来该县在发展旅游上的举措,方便读者从直观上了解盐源及其旅游业发展历程。第五部分,对盐源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区位、资金、政策、前景、挑战等作分析,通过优势和劣势的深入对比,为提出建议打牢基础。第六部分,结合盐源实际、优劣分析,参照相关理论知识及先进做法,提出了盐源县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对策和建议,包括明确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探索多元融资渠道、加强区域联动、加大市场营销、提高保障能力等等。

王汉祥[10]2017年在《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生态环境挑战和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文化传承发展规律,处理好区域旅游经济、文化与生态关系,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观念的转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场经济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病。其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干扰,以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自然生态价值等问题,都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一代代人们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重大福利损失,使工业化发展在创造物质繁荣的同时带来前所未有的可持续性问题挑战。因此,工业经济必须向生态经济观念转变。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理念,顺应自然,尊重文化,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等手段和理念,实现旅游资源高效利用和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协调,从根本上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到区域特殊性,充分重视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可持续问题,因为,生态系统稳定和文化良好传承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两个同等重要的内容。当然,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旅游产业本身具有综合性、异地性、体验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征,它是旅游地自然和人文,经济和社会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即"区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企业和旅游地政府是区域旅游系统的主要构成主体,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根本上取决于区域旅游产业系统内部关系。根据本文提出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模型,民族地区旅游是在外来游客旅游需求推动下,旅游企业开发利用旅游地自然与人文资源,旅游地居民提供文化和劳动力资源,在消耗区域物质能源的同时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为地区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向区域生态系统排放一定废弃物的产业系统活动过程。而且,只有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的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四个关键环节,才能够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制度是协调系统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旅游地政府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约束各旅游活动主体,使之各尽其责,各安其位,各享其利,在尊重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前提下良性竞争,和谐共存。本文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模型为理论基础,分别建立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评价、关系评价和效率评价叁类指标体系。其中,状态评价重点测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状况,包括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四大类指标;关系评价重点考察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采用"旅游收入能耗比"这一具体指标进行衡量,既反映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状况,也间接反映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旅游生态环境质量;效率评价重点考察区域旅游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投入包括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叁大类,产出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叁大类,如果效率水平越高就说明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越高,意味着同样的旅游产业资源投入所创造的综合效益就越大。本文综合运用广义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对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做了全面系统分析。从生态化发展状态、发展关系和发展效率等叁维评价结果来看,近十五年来无论是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宁夏的广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还是仅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狭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其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目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地区)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而且很多地区近期发展趋势波动性较大,这说明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非稳定性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研究发现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并非同步,甚至很多地区表现出工业化水平越高旅游产业生态化水平相对越低的状况,说明产业结构对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然,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文化资源、人口规模、产业规模、生产效率,以及政府产业管理水平等都会带来影响。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路径体系。根据当前国家和地区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民族地区应该以旅游生态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包括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等四个关键环节的路径体系。本文以狭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为例,研究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功能分区,在区域主体功能区基础上分别设立从一级到四级的生态旅游功能区,并通过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认证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激励约束,要求生态旅游功能区内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达到绿色生产、生态旅游等相关要求。当然,旅游地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制度供给等职责,积极发挥协调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的核心作用,尤其要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促进旅游产业系统内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等关键环节的顺利实现。总之,中国北疆民族地区需要大力普及生态发展理念,完善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旅游产业绿色生产体系,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资源,只有如此,区域旅游产业才能形成生态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才能实现区域旅游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D]. 薛寒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D]. 杨建翠. 西南民族大学. 2012

[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研究[D]. 刘志强. 内蒙古大学. 2013

[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优化研究[D]. 谢燕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5].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D]. 马艳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6].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 唐官莹. 天津大学. 2008

[7]. 西部民族地区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杨丽双. 内蒙古大学. 2011

[8]. 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 黄海珠.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9]. 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研究[D]. 孙俊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10].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 王汉祥. 内蒙古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