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中学 264300
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引领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心理素质和人格力量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心理素质,提高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精神关怀的能力。
一、探索班主任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日益紧迫,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工作当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的日益提高的要求相互间产生了矛盾,对教师的心理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使他们感到紧张、焦虑。同时,作为进行的是繁杂的脑力劳动的教育工作,付出与获得之间的落差以及社会地位等问题也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失落感,无法认识自己的身份。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教育教学的结果又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从而使得一些教师的心态失衡,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另外,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不能和谐地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与家长的矛盾、冲突等,都会使得班主任老师产生困惑和不良的情绪。
二、解决班主任的主要心理冲突——悦纳自己、认同自己的身份,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1.通过各种学习,让教师加强对班主任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树立起当好教师自豪感。同时做到敬业爱岗,甘为人梯,勤奋工作。
2.举办专家讲座,讲教育教学艺术、方法与技巧,讲教育教学科研,使班主任老师有成为优秀班主任、教育专家的冲动与理想。
班主任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按班主任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抵制外界对班主任工作的不良刺激与诱惑。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身份,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
三、在促使班主任老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积极组织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使班主任学会心理健康的调适,促进自身健康心理素质的提高
1.提高班主任自我调控能力。(1)引导班主任学会调控自我,妥善处理学生事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是无法避免突发情况的产生,班主任老师必须保持清新的头脑来处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自己的愤怒、激动的情绪,引起师生间的冲突,避免不合理的处理方法给学生带来伤害。因此,必须及时提醒自己,刻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先把事情搁在一边,等自己情绪稳定后再冷静处理。(2)引导班主任学会关爱自己,保持快乐心绪。自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越关爱自己的人,才能越不自私,也才能更多地关爱别人。所以,班主任应该更多地以自己快乐的心境去影响学生,面对班级中的一切问题,都要保持乐观,更多地以平等心和同情心对待每一位需要关怀的学生。尊重学生,多为他们着想,经常与他们沟通,快乐交流,班主任老师才能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3)引导班主任学会接纳别人,善于与人交往。班主任除了每天与自己的学生朝夕相处,还要经常与学校领导、同事交往,也要与学生的家长和社会各界沟通、交往。善于处理各种交往,能使班主任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幽默、轻松、宽泛的交流,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心境。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学会善于交往,接纳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使班主任拥有健康的心理的一个策略。
2.提高班主任的耐挫折能力。班主任工作繁琐、复杂,加上还有自己的教学工作,难免要受到挫折,班主任老师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压力。承受力低的班主任老师自然因此会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如,有时在处理班级中的问题时,会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或者对长久不变的工作形式产生厌倦,对工作抱以消极的态度,心里产生焦虑情绪等。所以,要求班主任能正确对待挫折,理智地对待挫折,加强个性修养,敢于面对失败,接受失败。工作中能进行自我调控,保持心态平衡,同时,可以积极培养良好的兴趣,丰富业余生活,通过不同方式努力排解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消除疲劳,陶冶性情。
3.提高班主任的自我反思能力。师生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产生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师生之间没有建立有效沟通的渠道。如果这种隔阂不加沟通,久而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深,这会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的班主任老师在管理学生时,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能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对于学生行为的性质没有正确的把握,处理问题时过于草率。而偏偏这种草率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伤害,会严重伤害师生感情,从而加大师生间的矛盾。我认为,班主任老师要丢掉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管理者心态,应该经常“蹲下来”,换位思考,尝试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思考问题,细致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处理班级中产生的问题时,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否正确,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有没简单粗暴,会不会伤害学生,思考应该采用哪种更好的方法来处理。当班主任老师走入学生中间,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即以朋友的心态与被教育者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他们必会感受到班主任的爱,也会爱班主任。所以,需要班主任老师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以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的关键,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促进班主任、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健康成长,使校园充满阳光。
论文作者:张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班主任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工作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