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旅游业产业功能的转变和再定位(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业论文,试论论文,功能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从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来看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
产业经济学中指出了产业政策在某个特定产业的发展中的作用,而某个产业的功能是在特定的产业政策下产生的,同时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制定的,斯蒂格勒于1971年提出的规制需求理论认为规制的存在是社会对规制有需求和供给,在这种关于规制的经济中,各个利益集团要求政府做出符合他们各自利益的结果,根据斯蒂格勒的理论,规制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作为供给的产业政策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按照这个逻辑,在特定产业政策下的产业功能也会随之改变。
就中国的旅游业来说,社会、经济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还会充满变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发展旅游产业的两个功能是“扩大对外政治影响”和“为国家吸取自由外汇”,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关系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决定的。从旅游业发展功能的一般规律来看,正如杜江、戴斌在《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中论述的,常规的旅游发展演变规律正如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在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旅游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旅游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较少涉及经济功能,到了旅游发展的中期阶段旅游功能向增加交往、加强交流、拉动内需的方向发展,当旅游发展到全面发展时期时,旅游的主要功能向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功能演变;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功能的演变则不同,发展初期主要以创汇为主要目标,到了中期则以经济发展目标为主,最终会以社会发展为目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型时期,位于中期阶段向全面发展时期的过渡阶段,如果我们的旅游产业功能仍然停留在旅游发展初期的创汇阶段,显然不符合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势必阻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的发展规律要求中国的旅游产业功能进行转变。不仅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要求中国旅游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功能发生相应的改变,未来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它们必须改变。具体来说,中国旅游产业功能转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中国旅游强国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
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中国正在实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战略,旅游强国的内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规模性的要求,还包括结构性的指标,它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性的指标,还包括法律法规、公民素质等软件性的指标。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作为旅游需求的旅游者的规模、素质、外出花费、旅游方式等都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作为旅游供给的旅行社、旅游交通、景区、饭店的经营和服务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好的适应旅游需求。旅游业作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就业效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意义重大,中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要求旅游产业所承担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些功能包括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提高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城乡化问题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增加就业、拉动内需、解决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国际扶贫问题、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提高国民素质等。所以说,中国旅游强国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中国的旅游产业功能必须转变。
2、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旅游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愉悦身心,获得一种体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富裕人口的相对数量虽然不多,但绝对量不小,由于过去中国的旅游政策主要是创收外汇,所以对出境旅游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强调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限制人们出境旅游的需求,因为社会中人们的权利需要得到尊重,同时出国旅游能够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开阔眼界,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和创造力。此外,外出的旅游者可以把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传播出去,增强世界人民的交流。总之,新时期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决定了通过旅游增强世界与中国的交流、传播中国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是中国旅游产业功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
3、平衡国际贸易收支的要求
从旅游的经济属性来看,平衡国际贸易收支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功能的一个方向,戴斌主持的《三大旅游市场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对未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收支情况做出预测,该研究指出到2013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现逆差,达到-24.55亿美元,到2020中国旅游服务逆差将达到-735.28亿美元,未来旅游业的贸易逆差可以优化总的贸易结构,起到减少贸易摩擦的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产业的主要功能是创汇,所以中国的旅游市场形成了以入境游为主的一元市场结构,现阶段中国旅游产业形成了国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的三元市场结构,特别是国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出境游的需求旺盛,中国旅游市场不断扩大。但是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有一批跨国旅游集团的崛起作为支撑,中国国内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企业可通过经营国内市场率先发展起来,而出境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动力,按照杜江的旅游集团跨国经营理论,本国的出境旅游者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倾向于选择本国的旅游企业为自己提供相关的旅游服务,中国未来庞大的出境游规模为中国旅游集团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大旅游市场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预测,2020年国内游将达到28.5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24068.30亿人民币,出境游将达到26996.7万人次,出境旅游支出将达到2656.49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国旅游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重要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