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功率测试单元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汪添[1](2021)在《基于光纤供能的全景视频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永凯[2](2021)在《大气湍流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通信技术是一种以激光为载波的通信方式,是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领域的关键通信技术,并正逐步融入民用领域。在大气环境中应用激光通信技术时,受大气湍流干扰,接收端空间光信号到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及稳定性显着下降,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高效、稳定的光纤耦合效率是实现高速大气激光通信的前提和保障,空间光到单模光纤耦合效率问题已成为制约大气激光通信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自适应光学技术是目前解决大气湍流对光信号干扰,提高耦合效率的最佳方法。由于自适应光学技术最初目的是解决天文观测中大气湍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问题,因此传统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大多是针对成像需求进行设计的,专门针对激光通信系统需求的设计及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上述背景,为研究大气湍流对激光通信系统中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机理,探索抑制大气湍流对耦合效率的影响方法。本文针对激光通信链路,分析了大气湍流空间频率与时间频率特性对耦合效率的影响,以耦合效率为依据分析了激光通信系统对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能力的需求,给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残差裕度、模式数目及系统带宽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对耦合效率及通信质量的优化作用。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基于经典理论分析了大气湍流的成因与折射率起伏效应,对比了几种经典的大气湍流模型,以HV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典型激光通信波段下大气湍流的特点。2.推导了可快速计算像差空间模式对耦合效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光学系统参数对耦合效率的影响,以Noll泽尼克序列为基础,分类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像差模式对耦合效率的影响,针对特定耦合效率阈值分析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倾斜和高阶校正残差的裕度范围。通过实验验证了像差模式对耦合效率影响的分析结果。3.分析了波前整体倾斜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针对激光通信系统需求对整体倾斜校正系统的器件特性及校正带宽进行了研究。建立实验环境,验证了不同泰勒频率的模拟湍流扰动下,整体倾斜校正系统的校正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系统静态噪声闭环后G倾斜STD值小于0.3μrad,在动态模拟湍流,最大抑制比超过-30d B。4.分析了高阶像差校正系统关键参数及系统带宽对耦合效率的影响,给出了校正系统规模、校正像差数目及系统带宽与耦合效率的关系,建立了激光通信自适应光学实验系统,在不同强度的模拟湍流下验证了校正系统对耦合效率的优化作用。在格林伍德频率为120Hz的模拟湍流扰动下,实现了平均耦合效率40.83%,光功率抖动0.48d Bm。在模拟湍流信道中进行了激光通信实验,实现了统计时间内的100%帧同步,无交织编码情况下平均误码率达到4.6*10E-5。本文的上述研究内容,能够为以单模光纤耦合效率为评价依据的激光通信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工作提供关键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为深入研究激光通信自适应光学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周德[3](2020)在《大带宽、高功率硅基锗光电探测器及其应用》文中指出在光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硅基光子集成芯片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硅基光电探测器作为连接光域和电域的桥梁,其带宽是限制系统通信容量的关键指标。此外,随着硅基光子学的不断发展,硅光集成系统的应用从最初的数字光传输延伸到模拟链路中,探测器的响应度、暗电流、饱和功率等其他指标也逐渐受到关注。然而,这些性能指标在器件设计上存在许多矛盾之处,很难同时兼顾。因此,如何针对性地优化硅基探测器,进而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在硅基集成平台上实现光电探测的方法主要是引入与CMOS工艺兼容的外延锗层。为了便于大规模系统集成,硅基锗探测器的优化方案必须考虑工艺兼容性,这为优化设计带来了困难。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围绕硅基锗光电探测器的优化设计和系统应用展开,在前人相关理论基础上,对探测器中各种指标之间相互矛盾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兼容常规工艺条件下,从光、电、热等多方面优化设计,分别实现了大带宽高响应度方案、高灵敏度方案、大带宽高功率方案等,并进一步在芯片间光互连和微波模拟链路中进行了系统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分析了硅基锗光电探测器的基础理论,建立了光学和电学仿真模型,对探测器的设计矛盾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随后以带宽和响应度的设计矛盾为例,提出了分段优化、逐步最优的一般设计思路。这一设计思路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2)针对输入光功率和带宽的矛盾,首次引入载流子加速技术来优化探测器内部空间电荷效应,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引入外部电场,缓解了探测器内部载流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有效降低了空间电荷效应,实现了器件在高输入光功率条件下大带宽的工作特性,在5d Bm的输入光功率下测得器件带宽为23GHz。(3)针对带宽和响应度的矛盾,提出并设计、制作了与CMOS工艺兼容的硅基锗雪崩光电探测器。将微环谐振的光学结构引入到硅基锗雪崩光电探测器中,在不需要附加工艺的条件下,实现了100GHz的增益带宽积。(4)针对饱和输出功率和带宽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吸收区结构,从理论模型上论证了最佳吸收区数目,并实验验证了带宽和饱和功率之间的矛盾改善。基于该思路,提出并验证了三种不同方案,即具有49GHz带宽的集总电极探测器、具有3.24d Bm饱和射频功率的行波电极探测器和具有40d B共模抑制比的平衡探测器。上述三种方案都同时实现了大带宽和高饱和功率的性能,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5)基于设计的硅基锗光电探测器,提出并验证了两种单片集成系统。这包括一种针对芯片间光互连的模式复用系统和一种针对微波光子学链路的并行微波信号处理系统。前者集成了包括8个大带宽探测器阵列在内的82个光电子器件,能实现384种数据交换,适用于高密度芯片间的光互连;后者将模式复用技术引入到集成微波光子学中,利用大带宽探测器实现了宽带可调谐滤波,为后续集成微波光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乔铮[4](2020)在《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固网IP业务和移动4G业务的快速增长,运营商对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如何利用现有的物理资源提高通信系统的性价比和网络带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种业务需求己成为传输网络发展的焦点。永年撤县并区乡镇农村大发展,电信业务的重心已从语音业务转移到数据业务,导致一些人口密集型乡镇,家庭宽带上网和IPTV浏览感到卡顿,个别节点传输容量已接近饱和,构建可以承载多种业务的、高速率的新型网络,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成为了当务之急。DWDM技术可以直接接入多种业务,同时也为通向未来全光传输网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且适用于永年联通传输网络现状及移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对信息日益膨胀的需求。2010年建设的永年中兴ZXMP M800波分系统,容量勉强满足人们网络需求,但个别节点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永年联通公司二平面的构筑是为了解决现有永年传输网络所面临的许多设备已经老化、饱和的情况。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波分二平面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DWDM技术的永年二平面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中兴一平面的容量小与速率低,构建了大容量和高速率的光信号华为波分二平面传输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根据业务请求在网元节点对之间的传输距离需求,据实地为该请求提供最合理的网元格式,并以最小频隙位置为华为二平面完成频谱分配过程。这样既满足了业务的传输质量需求,同时还减少了业务请求的频谱资源消耗,提高了网络频谱资源利用率。(2)从波分二平面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DWDM技术的永年二平面实施。该建设实施考虑到不同网元实际业务差异性,根据网络节点配置和规划原则,构建了环形网络节点配置下的20条光波道网。在此基础上,为增加不同速率业务之间的传输稳定性,测试了永年波分网络光放大单元收发光功率值,发现9网元实际输入功率趋近于理想输入功率,保障了网络上各波道指标良好,达到工程测试要求,同时还提升了业务请求的传输质量。
史晋,王元东,袁峻,刘志洪,解天柱,张伟[5](2019)在《基于SCD文件自适应的IED设备光功率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的通信质量监测主要依赖于光功率计进行测量计算。测试环节中,需要人工根据光纤连接图和连接表对光口进行匹配,并计算光功率损耗。该方法效率低下,准确性不高,因此基于智能变电站SCD配置文件设计了一种新的光口功率测试方法。所提的光口功率测试方法依据IEC61850协议能够自动识别各IED设备并进行光口的自动匹配,同时可以记录各光口的功率自动进行光损耗计算,并将匹配结果、测试的功率和计算的光损耗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经过测试,该方法可大幅提高智能变电站光口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闫奇[6](2019)在《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优化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天体三维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对二维视场中的展源目标进行采样,通过单次曝光同时获得展源空间域和光谱域三维信息。积分视场单元是天体三维光谱成像技术的关键器件,承担着天体像面分割,光学信号传输和光路重整的任务。光纤应用于天文领域,为天文观测仪器的小型化、集成化,提高天文仪器性能,降低成本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光纤积分视场单元是天文光纤技术的典型应用,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受到国内外天文学家的广泛关注。基于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三维光谱成像技术与传统的光谱成像技术相比的优点是:视场大、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单元多等。光纤积分视场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中,包括研究近邻星系或者星团中恒星形成区的分布、中等红移星系的动力学研究、中等红移尺度的距离估算、重建受引力透镜效应的星系、活动星系核的核区结构、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遗迹等。目前,在10m级以上的大型地面光学和红外望远镜中均配置或计划配置光纤积分视场单元,2 m级中小型望远镜在升级计划中大部分增加或改造新的光纤积分视场单元。本文以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的科学需求为目标,综合考虑望远镜系统的设计参数、工程造价等因素,设计了具有8064个光纤单元的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重复精度的特点。大型积分视场单元中所用光纤纤芯直径35μm,涂覆层外径125 μm。波长范围400-900 nm内,该积分视场单元的传输效率大于75%,输出焦比EE90大于F/7。在波长520 nm处,使用该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FASOT系统的视场29.9×26.4 arcsec2,空间分辨率0.95 arcsec,光谱分辨率1 10000。该光纤积分视场单元制作完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光纤数量最多的一对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系统。通过研制242光纤单元的积分视场单元,验证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设计理论、关键制作技术以及性能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与FASOT升级型原理样机FASOT-1B安装调试后,成功获取太阳NOAA12738活动区MgI色球偏振数据。经验收测试,在波长518 nm处,FASOT-1B望远镜系统的偏振灵敏度优于10-3,光谱分辨率3.3×104,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性能满足FASOT-1B系统要求。该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系统为第一套国内自行研制、并成功用于观测的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系统。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基本结构,依据FASOT科学目标,研究了光纤积分视场单元设计中,前后光学系统和积分视场单元各相关参数间相互影响机制;优化设计了具有8064根光纤的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整体结构,包括光纤几何参数,排列方式,微透镜光学参数,机械结构参数。2.基于光纤出射光场能量占比,研制了天文光纤传输特性快速测量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光纤输出焦比、传输效率和光纤端面质量等的同时测量。天文光纤传输特性快速测量系统实现了入射光源的波动反馈补偿,提供了光纤传输特性的闭环实时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3.分析了光纤在光缆中的形态,研究了基于微管结构的传统层绞式光缆内光纤的焦比退化特性。研制了一种具有均匀传输特性的外胶式光纤束,作为用于FASOT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高密度光缆基本单元,经过研究不同状态下的外胶式光纤束中光纤的传输特性,证明外胶式光纤束具有均匀的传输特性,对外界环境应力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适合用于制作天文用高密度光缆。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积分视场单元的具有350芯的高密度光缆结构。使用一种高应变灵敏度长周期光纤光栅监测了光缆状态变化时内部应力的变化。4.研究了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关键制作技术,研制了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的性能检测方法和装置。通过制作、检测、安装调试应用于FASOT-1B的242单元光纤积分视场单元,验证了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关键技术的可行性。
黄聪彦[7](2019)在《基于就地化保护应用的智能管理单元设计》文中认为由于就地化保护装置本身采用高精度防护设计直接安装于开关场,为能够适应复杂的气候,与普通装置相比,省略了液晶显示屏和操作键盘,仅保留“运行”、“异常”、“动作”三个指示灯,仅通过指示灯显示无法满足运维人员日常巡检维护需求,具体的监控操作需要连接管理设备进行远方操作。本文在研究了IEC61850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之间通信原理的基础之上设计了一套详细的远程可视化监控方案,即就地化保护装置智能管理单元,以实现就地化保护装置远程管理监控。就地化保护装置信息远程监控操作方案需要直观反映装置的各类具体信息,因此需要远程显示还原常规装置液晶菜单显示及操作布局,让运维人员感觉就像在装置面前操作。结合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就地化保护智能管理单元技术规范》,本文设计了远程管理界面三层菜单显示方案,各层各类菜单直接映射就地化保护装置模型MGR远程管理LD中的各数据集,从而满足现阶段各厂商就地化保护装置人机交互需求。就地化保护装置远程交互操作对于智能管理单元的的稳定性有着极高的需求。本文从保证稳定性需求为首要条件出发研究设计了应用层程序调用平台层软件的系统结构框架,平台层软件基于QT、ACE、dbXML、java等跨平台第三方软件设计,各类应用层程序模块化的设计确保了各类应用的运行流程不受平行应用的干扰。数据库配置分成配置库、提交库、实时库三库运行结构,最大限度保障了智能管理单元对就地化保护设备的不间断监控和操控。HSR环网通信是元件保护的技术核心,环网延时状态直接影响元件保护的可靠性和稳定性。HSR环网延时分析研究了环网通信延时产生原因及其计算原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数值分析中的相对误差计算原理创新设计了延时误差计算,为环网设备运行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论文结合上述设计方案完成了样机设计,并在多个省级智能变电站就地化试点间隔投入试点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人际交互平台并且运行稳定,达到了设计初衷,完成了工程验证。
刘洋[8](2019)在《基于AOFS调谐的星间零差相干激光通信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应用技术的发展,对高速率、远距离星间信息传输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射频通信的传输速率已经成为空间信息高速传输的瓶颈,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提高空间信息传输速率,倍增空间信息传输容量的新通信模式,相干光通信是解决上述需求的有效途径,将会成为未来空间信息传输的发展方向。零差相干探测作为相干光通信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振光跟踪信号光的方式,在“零”中频下还原基带信号,实现接收端对发射信号的解调,完成空间信息传递。实际应用中,受到锁相环路机理和外部因素影响,一方面导致环路不能同时实现“宽”范围频率捕获和“高”精度位相跟踪,另一方面导致接收机高速通信时探测灵敏度衰退,不能获得很好的通信性能。如何实现适用于星间链路要求的锁相系统是相干探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技术难点开展了基于声光移频器(Acousto-Optic Frequency shifter,AOFS)调谐方式的星间零差相干激光通信探测技术研究。以星间激光通信为应用背景,对比了激光通信中强度调制直接探测体制和相干探测体制,分析了不同探测体制下的灵敏度影响因素,与“直接探测”系统和“全数字相干”系统相比,“模拟相干”系统器件相对成熟,实现简单、稳定,不需要大功率数字芯片,所以功耗较低,是远距离、高速率星间激光通信平台搭载的理想探测模式。在通信种类、调制方式、光锁相种类和光压控振荡器种类的对比研究中,结合各自的优缺点,确定了发射端“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模式,接收端“零差相干”解调,锁相环采取外调谐方式下的科斯塔斯环作为研究背景,建立基于AOFS调谐的科斯塔斯光锁相模型,分析该模式下的锁相环路在星间相干链路起到的作用,归纳链路对锁相环路的具体要求,给出设计约束条件。在设计约束条件下,对基于AOFS调谐的科斯塔斯光锁相环工作机理进行研究,从AOFS调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科斯塔斯光锁相环载波恢复的基本原理两方面出发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得到频差控制方程,针对各子系统的工作过程,完善环路鉴别器、环路滤波器和光压控振荡器等分系统模型,重点分析AOFS调谐方式下的捕获、跟踪特性,建立特征方程分析影响基于AOFS调谐的科斯塔斯光锁相环接收误码率因素,完成锁相系统关键参数的数值仿真,给出优化方向。针对传统的基于乘法器旋转检测和基于异或门平方律相关检测两种“鉴相”方式在零交叉点控制易丢失、“鉴相”增益低的情况,结合AOFS调谐方式下的科斯塔斯环锁相特性和机理,重点开展了应用背景下的高速率、宽范围精密光锁相环路(Optical Phase-Locked Loop,OPLL)鉴别器研究。在90°光混频器子模块研究中,分析了混频效率和相位特性,获得混频效率方程和相位延迟模型,找到混频效率和信噪比的关系以及相位延迟和混频效率的关系,针对规律进行优化;在平衡探测器子模块研究中,先后进行了噪声分析、共模抑制比分析和信噪比分析,分别建立了输入光功率、接收噪声的关系模型,固定相对强度噪声下接收光功率、噪声的关系模型和光功率失配比、接收相对强度噪声的关系模型,得到最佳优化曲线;在乘法器研究中,设计基于延迟异或门的精密“鉴相”器,分别进行了模型建立、特性分析、参数确定、软件仿真和性能优化,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实现了高信噪比的“频”、“相”检测,为接收机提供高速率、高精度、宽范围的“鉴相”条件。针对高速率、宽范围精密OPLL鉴别器研究,结合设计的基于延迟异或门“鉴相”单元,开展鉴相误差引起的接收灵敏度退化机理研究,推导出误码率、接收光功率和鉴相误差之间的模型,为提高系统探测灵敏度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方向。针对系统控制范围大、动态特性快的特点,本文采取基于AOFS调谐的多级复合环路控制技术,结合各环路的动态控制参数,依次建立了模糊控制模型、改进I型控制模型和改进II型控制模型,分别对应温度跟踪环、压电跟踪环和AOFS精跟踪环,给出多级复合光锁相环设计电路,包括各驱动单元、放大单元、频率检测单元、延迟异或门单元等原理图和所选器件主要参数,实现了对星间多普勒频移和激光器位相噪声的有效抑制。在完成上述机理研究和关键环节设计后,进行了一系列基于AOFS调谐技术的光学锁相环性能测试实验,对AOFS性能、环路鉴别器性能、复合环路锁相性能和接收机通信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案可行,设计有效,接收机探测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满足星间激光链路的应用条件。本文的工作为零差相干激光通信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
顾峥峣[9](2019)在《基于板载光收发组件技术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单元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技术能够满足用户与运营商对下一代光纤接入网的性能要求,适应未来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光接入设备昂贵的价格及设备制造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一直制约着其快速发展。因此,对GPON 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进行研究和设计,降低其实现技术和成本,对其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GPON体系结构及其协议模型的研究,结合光模块工作原理,与传统设计实现方案进行对比,提出了一款基于BOSA(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assembly on Board,光收发组件)on Board技术的GPON ONU设计来降低成本。其中采用板载光收发组件(BOSA on Board,BOB)技术所设计光收发电路部分相较于传统光模块方案节约了37%的成本。针对设计完成的原型机进行光接口验证测试以及整机光网络单元性能测试,以确保设计方案满足G.984标准对GPON设备的指标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了板载光收发组件技术降成本方案的光网络单元产品,在各种测试条件下都能满足GPON ONU的性能指标,相较于传统设计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白念涛[10](2017)在《深水油气田控制系统及水下分配单元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水下生产控制系统是实现水面岸基站和水下生产系统沟通的桥梁,是水下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核心设施。少数几个大型跨国公司掌握着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安装技术,我国在这一领域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对油气资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国内石油公司急迫需要研制全电式水下生产控制系统来支持我国对深水、超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同时缩短与发达国家在全电气控制领域的差距。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承担着连接岸基站设施与水下控制设施的任务,是全电式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环节。本文从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功能、结构研究出发,完成了水下分配单元的相关设计。首先介绍了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分析研究了常见水下分配单元的结构形式,按照深水工况及设计要求,对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功能与结构进行了定义。其次,采用Solid Works软件设计了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总体机电集成封装结构。提出了一种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的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系统结构。采用主控电路耐压壳体、低压转换耐压壳体及高压转换耐压壳体完成了水下分配单元的集成封装。基于第一强度理论,完成了水下分配单元耐压壳体的强度计算与稳定性校核,并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耐压壳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保证水下分配单元能适于深水环境。水下分配单元高压转换壳体采用壳体内部灌充散热油和高压缩比气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散热,最后采用COMSAL和MATLAB软件分别对电能转换器2D模型和气液结合缓压机理进行了仿真分析;水下分配单元主控电路壳体则采用端盖热传导的散热方式进行散热。分析比较了高压交流输电、直流输电方式,确定采用金属导线回路的输电方式来为水下分配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分析了双管正激变换、PWM控制及ISOP组合系统的均压、均流技术,提出采用基于PMW双管正激拓扑结构的方法把MOSFET元器件通过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水下分配系统的1.2KV DC高压电能到400V DC中压电能及400V DC中压电能到48V、24V DC等低压直流的转换。提出了一种由水面监控层、主干网层及子网层组成的水下信号分配系统结构。依据OSI/RM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技术的主干网通信协议分层模型。采用RS485协议、Mod Bus/RTU协议、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技术及应用层自定义协议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水下控制和生产设施的通信控制与信号采集。最后,采用OPTISYSTEM软件建立了点对多点下行控制信号光纤通信模型,验证了下行控制信号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并分析得出了影响光纤通信质量的因素;采用基于光纤光栅的光波分复用通信系统来实现水下生产信息的上传,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二、光功率测试单元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功率测试单元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大气湍流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气湍流与光束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大气湍流理论 |
2.2.1 大气层的组成 |
2.2.2 大气湍流的形成 |
2.2.3 折射率起伏 |
2.2.4 折射率结构常数 |
2.3 光束质量评价与波前像差 |
2.3.1 斯特列尔比 |
2.3.2 泽尼克多项式 |
2.4 自适应光学系统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波前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分析与实验验证 |
3.1 引言 |
3.2 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计算方法 |
3.2.1 模式匹配法 |
3.2.2 斯特列尔比近似和桶中功率法 |
3.3 光学系统对耦合效率的影响 |
3.4 单一模式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 |
3.4.1 圆对称类像差 |
3.4.2 倾斜-慧差类像差 |
3.4.3 像散类像差 |
3.5 随机湍流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 |
3.6 波前像差模式对耦合效率影响的实验验证 |
3.6.1 实验系统的建立 |
3.6.2 系统标校 |
3.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整体倾斜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分析与校正实验 |
4.1 引言 |
4.2 整体倾斜校正的必要性 |
4.2.1 大气湍流与波前整体倾斜 |
4.2.2 整体倾斜的估计 |
4.2.3 衍射极限角与耦合效率 |
4.3 整体倾斜校正方法 |
4.3.1 校正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4.3.2 倾斜校正器件 |
4.3.3 倾斜传感器 |
4.4 倾斜像差的频率特性 |
4.4.1 波前整体倾斜的功率谱估计 |
4.4.2 泰勒频率与观测条件 |
4.4.3 倾斜校正系统带宽对耦合效率的影响 |
4.5 倾斜像差校正实验 |
4.5.1 实验系统建立 |
4.5.2 系统标校 |
4.5.3 高阶像差对倾斜探测的影响 |
4.5.4 倾斜校正系统带宽测试 |
4.5.5 整体倾斜扰动抑制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阶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分析与校正实验 |
5.1 引言 |
5.2 高阶像差的校正方法 |
5.2.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5.2.2 波前校正器 |
5.2.3 波前传感器 |
5.2.4 校正方法 |
5.3 空间模式校正数目 |
5.3.1 大气湍流中高阶像差模式的分布 |
5.3.2 校正模式数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 |
5.4 时间频率特性分析 |
5.4.1 高阶像差的功率谱 |
5.4.2 格林伍德频率与观测条件 |
5.4.3 系统带宽对耦合效率的影响 |
5.5 高阶像差校正实验 |
5.5.1 实验系统建立 |
5.5.2 系统标校 |
5.5.3 不同格林伍德频率下的耦合实验 |
5.5.4 不同校正频率下的耦合实验 |
5.5.5 模拟湍流像差抑制下的激光通信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大带宽、高功率硅基锗光电探测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硅基光子学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1.3 硅基锗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意义与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硅基锗光电探测器的理论、制作和测试 |
2.1 引言 |
2.2 光电探测器的基本理论 |
2.3 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2.4 硅基锗探测器的制作流程 |
2.5 硅基锗探测器的测试与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3 硅基锗探测器的设计矛盾以及优化思路 |
3.1 引言 |
3.2 光电探测器的设计矛盾 |
3.3 光电探测器的优化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载流子加速技术的硅基锗探测器 |
4.1 引言 |
4.2 载流子加速探测器的设计思路 |
4.3 载流子加速探测器的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微环谐振型硅基锗雪崩探测器 |
5.1 引言 |
5.2 微环谐振型雪崩探测器的设计思路 |
5.3 微环谐振型雪崩探测器的性能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功率硅基锗探测器 |
6.1 引言 |
6.2 分布式吸收区的理论模型 |
6.3 基于分布式吸收区结构的高功率集总探测器 |
6.4 基于分布式吸收区结构的高功率行波探测器 |
6.5 基于分布式吸收区结构的高功率平衡探测器 |
6.6 本章小结 |
7 硅基锗探测器的系统应用 |
7.1 引言 |
7.2 高密度全集成的片上光互连系统 |
7.3 并行架构的微波信号处理系统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9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英文缩写简表 |
(4)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DWDM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DWDM技术介绍 |
2.1 DWDM技术简介 |
2.2 常见通信传输技术对比 |
2.3 DWDM原理概述 |
2.3.1 DWDM技术原理 |
2.3.2 DWDM技术优缺点 |
2.4 DWDM的组网关键技术 |
2.4.1 DWDM网络结构 |
2.4.2 DWDM组网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网二平面总体设计 |
3.1 城域本地网概述 |
3.2 工程实施的背景与必要性 |
3.3 现有网络及业务现状简要说明 |
3.3.1 固网业务传输系统现状 |
3.3.2 移动网传输系统现状 |
3.4 系统需求分析 |
3.4.1 固网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4.2 移动网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5 本工程设计 |
3.5.1 波道配置 |
3.5.2 节点类型选取 |
3.6 DWDM网络保护方案 |
3.7 DWDM网络监控的实现方案 |
3.7.1 全网网元ID规划 |
3.7.2 DWDM网络监控通道的实现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永年DWDM系统二平面建设的实施 |
4.1 设备选型 |
4.2 ID及波道配置 |
4.3 DWDM模块配置 |
4.4 单站配置示例 |
4.5 永年DWDM网络放大单元收光功率理想值计算 |
4.6 永年DWDM网络放大单元系统调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性能测试与总体评价 |
5.1 网络性能测试 |
5.2 10 GE通道性能测试 |
5.2.1 测试概述 |
5.2.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3 10 GE单波道保护测试 |
5.3.1 测试概述 |
5.3.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4 OSC监控通道保护测试 |
5.4.1 测试概述 |
5.4.2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
5.5 网络总体评价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SCD文件自适应的IED设备光功率自动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动匹配技术的提出及原理 |
1.1 自动匹配技术的提出 |
1.2 自动匹配实现的原理 |
2 关键技术实现 |
2.1 光纤衰耗自动计算 |
2.2 逻辑链路自动校核 |
3 测试装置的研发 |
3.1 各功能模块 |
3.1.1 光口功率实时记录及损耗计算模块 |
3.1.2 IEC61850报文解析模块 |
3.1.3 光口自动匹配模块 |
3.1.4 SCD文件解析模块 |
3.1.5 测试报告生成 |
3.2 光口自动匹配测试的实现 |
4 结论 |
(6)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优化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天文光纤技术概述 |
1.1.1 光纤光谱测量技术 |
1.1.2 光学望远镜阵列技术 |
1.1.3 光纤频率梳和光纤激光导星应用于天文观测 |
1.1.4 光纤传感应用于天文望远镜系统 |
1.1.5 特种光纤应用 |
1.2 积分视场单元分类及研究进展 |
1.2.1 积分视场单元的分类 |
1.2.2 光纤积分视场单元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整体结构优化方案 |
2.1 光纤积分视场单元基本模型 |
2.2 整体结构优化方案 |
2.2.1 光纤结构 |
2.2.2 微透镜结构 |
2.2.3 机械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文光纤传输特性快速测量系统研制 |
3.1 光纤焦比退化 |
3.1.1 光纤的数值孔径 |
3.1.2 光纤焦比退化现象 |
3.1.3 光纤焦比退化的测量方法 |
3.2 天文光纤传输特性快速测量系统 |
3.2.1 基本原理 |
3.2.2 光纤端面位置标定 |
3.2.3 杂散光分析 |
3.2.4 电动控制系统 |
3.3 系统可行性和稳定性测试 |
3.3.1 系统可行性测试 |
3.3.2 系统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文用高密度光缆基本单元结构研制 |
4.1 光缆作用和分类 |
4.2 光纤在层绞式光缆中的形态分析 |
4.3 微管结构层绞式高密度光缆传输特性 |
4.4 外胶式光纤束 |
4.4.1 外胶式光纤束结构 |
4.4.2 外胶式光纤束传输特性 |
4.4.3 光缆结构 |
4.5 天文光缆内部应力监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积分视场单元制作技术及其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
5.1 低应力光纤定位方法研究 |
5.1.1 光纤阵列端光纤定位方法 |
5.1.2 赝狭缝端制作方法 |
5.2 光纤阵列与微透镜阵列对准方法研究 |
5.2.1 光纤端面处理方法 |
5.2.2 光纤阵列与微透镜阵列位置失配分析与仿真 |
5.2.3 光纤阵列与微透镜阵列对准方法 |
5.3 大型积分视场单元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
5.3.1 传输效率检测 |
5.3.2 最小输出焦比检测 |
5.3.3 光纤定位精度检测 |
5.4 大型积分视场单元关键技术可行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就地化保护应用的智能管理单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有智能变电站概况 |
1.2 就地化智能设备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就地化工程方案的研究 |
2.1 现有智能变电站整站基本方案及特点 |
2.2 就地化保护整站基本方案及特点 |
2.3 线路保护基本方案及特点 |
2.4 主变保护基本方案和特点 |
2.5 母线保护基本方案和特点 |
2.6 就地化保护环网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管理单元方案及其通信原理研究 |
3.1 智能管理单元方案 |
3.2 智能管理单元设计原则 |
3.3 IEC61850通信协议概况研究 |
3.4 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研究 |
3.4.1 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研究概述 |
3.4.2 模型结构 |
3.5 抽象通信服务研究 |
3.5.1 抽象通信服务研究概述 |
3.5.2 ACSI建模 |
3.6 制造报文规范研究 |
3.6.1 MMS规范 |
3.6.2 MMS结构 |
3.6.3 MMS的客户/服务器模式 |
3.6.4 MMS通信流程 |
3.6.5 ACSI到 MMS的映射 |
3.7 就地化保护装置建模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管理单元设计 |
4.1 智能管理单元硬件选型及改进研究 |
4.2 智能管理单元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4.3 系统软件配置和运行结构设计 |
4.4 HSR环网延时分析设计 |
4.4.1 研究HSR环网延时的意义 |
4.4.2 HSR环网延时产生原因 |
4.4.3 HSR环网延时误差计算方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模块化应用功能设计 |
5.1 研究应用功能模块化的意义 |
5.2 数据库配置工具设计 |
5.2.1 数据对象实例 |
5.2.2 IED导入工具 |
5.3 远程管理界面设计 |
5.3.1 远程管理信息获取 |
5.3.2 远程界面菜单显示 |
5.3.3 远程界面菜单交互操作 |
5.3.4 定值操作防误闭锁 |
5.3.5 未使能操作和显示 |
5.3.6 定值对比 |
5.4 查询类应用设计 |
5.5 故障信息管理设计 |
5.5.1 研究故障信息管理的意义 |
5.5.2 波形文件获取及处理 |
5.6 装置状态监测设计 |
5.6.1 研究就地化保护装置状态监测的意义 |
5.6.2 运行状态显示 |
5.6.3 核心元器件指标监测 |
5.6.4 光口功率监测 |
5.6.5 GOOSE链路状态监测 |
5.6.6 保护功能闭锁监测 |
5.6.7 HSR环网延时预警 |
5.7 装置配置备份管理设计 |
5.7.1 研究装置配置备份管理的意义 |
5.7.2 配置文件备份 |
5.7.3 配置文件下装 |
5.8 开发工具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下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AOFS调谐的星间零差相干激光通信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
1.2.1 美国相干激光通信发展概况 |
1.2.2 欧洲相干激光通信发展概况 |
1.2.3 日本相干激光通信发展概况 |
1.2.4 国内相干激光通信发展概况 |
1.2.5 光锁相环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课题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COSTAS环的星间零差相干激光通信系统 |
2.1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 |
2.2 激光通信中IM/DD探测体制与相干探测体制 |
2.2.1 IM/DD探测系统 |
2.2.2 相干探测系统 |
2.3 星间相干激光通信系统的种类与调制方式 |
2.3.1 星间相干激光通信种类研究 |
2.3.2 星间相干激光通信调制方式研究 |
2.4 相干激光通信系统中光学锁相环种类 |
2.4.1 平衡光锁相环 |
2.4.2 COSTAS光锁相环 |
2.4.3 同步位光锁相环 |
2.4.4 振荡光锁相环 |
2.4.5 副载波光锁相环 |
2.4.6 判决反馈光锁相环 |
2.5 OPLL锁相环中光压控振荡器的作用和种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OFS调谐的COSTAS光锁相环分析 |
3.1 星间相干激光通信系统中光锁相环路的功能与要求 |
3.2 基于AOFS调谐的COSTAS光锁相环工作机理研究 |
3.2.1 AOFS调谐技术的基本原理 |
3.2.2 COSTAS光锁相环载波恢复的基本原理 |
3.2.3 基于AOFS调谐的COSTAS光锁相环工作原理 |
3.3 基于AOFS调谐的COSTAS光锁相环子系统分析 |
3.3.1 环路鉴别器 |
3.3.2 环路滤波器 |
3.3.3 光压控振荡器 |
3.4 AOFS调谐下的光学锁相过程分析 |
3.4.1 锁相环路捕获特性分析 |
3.4.2 锁相环路跟踪特性分析 |
3.4.3 系统仿真 |
3.5 影响COSTAS光锁相环接收误码率的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速率宽范围精密OPLL鉴别器研究 |
4.1 90°光混频器研究 |
4.1.1 90°光混频器混频效率分析 |
4.1.2 90°光混频器相位延迟特性分析 |
4.2 高速平衡式探测器研究 |
4.2.1 噪声分析 |
4.2.2 基于平衡探测的共模抑制比和信噪比分析 |
4.3 基于延迟XOR的精密鉴相器设计 |
4.3.1 延迟XOR的模型搭建 |
4.3.2 基于延迟XOR的鉴相特性分析 |
4.4 鉴相误差引起的接收灵敏度退化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AOFS调谐的多级复合环路控制技术研究 |
5.1 星间DOPPLER频移特性分析 |
5.2 基于AOFS调谐的多级复合环路控制策略 |
5.2.1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实现 |
5.2.2 控制参数分析 |
5.3 多级复合环路设计 |
5.3.1 温度跟踪环设计 |
5.3.2 PZT跟踪环设计 |
5.3.3 AOFS跟踪环设计 |
5.4 多级复合光锁相环电路设计 |
5.4.1 PZT快调谐环电路设计 |
5.4.2 AOFS精调谐环电路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AOFS调谐技术的光学锁相环性能测试 |
6.1 AOFS性能测试 |
6.1.1 测试原理 |
6.1.2 AOFS插入损耗测试系统 |
6.1.3 频移量对AOFS插入损耗的影响测试 |
6.1.4 驱动功率对AOFS插入损耗的影响测试 |
6.1.5 影响AOFS相对插入损耗的综合因素测试 |
6.2 环路鉴别器测试 |
6.2.1 90°光混频器混频效率测试 |
6.2.2 90°光混频器相位精度测试 |
6.2.3 延迟XOR鉴相性能测试 |
6.3 复合环路锁相性能测试 |
6.3.1 测试原理及系统 |
6.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零差相干激光通信探测系统性能测试 |
6.4.1 零差相干接收系统残余噪声测试 |
6.4.2 零差相干接收系统探测灵敏度测试 |
6.4.3 零差相干接收系统自动捕获及DOPPLER频移补偿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加科研项目 |
(9)基于板载光收发组件技术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单元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PON技术的发展 |
1.2.1 几种常用PON技术介绍 |
1.2.2 APON,EPON及 GPON技术的比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GPON的体系架构与光模块原理 |
2.1 GPON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模型 |
2.1.1 GPON的体系结构 |
2.1.2 GPON的协议模型 |
2.2 GPON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光模块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PON ONU硬件设计与解决方案 |
3.1 GPON ONU功能需求分析 |
3.2 设计目标 |
3.3 设计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PON ONU硬件电路的具体设计 |
4.1 PMD层电路设计 |
4.1.1 BOB电路总体方案 |
4.1.2 BOSA的选取 |
4.1.3 BOSA驱动电路的设计 |
4.2 GTC层外围电路及管理控制电路设计 |
4.2.1 GTC层外围电路的设计 |
4.2.2 管理控制电路的设计 |
4.3 其他电路设计 |
4.3.1 电源电路的设计 |
4.3.2 时钟电路的设计 |
4.4 GPON ONU系统的PCB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验证测试与结论 |
5.1 BOB光模块验证测试 |
5.2 GPON ONU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深水油气田控制系统及水下分配单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发展 |
1.2.1 纯液压水下生产控制系统 |
1.2.2 电液式水下生产控制系统 |
1.2.3 全电式水下生产控制系统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水下分配单元的结构形式 |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2 水下分配单元的结构形式 |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总体结构设计 |
2.1 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深水工况及设计要求 |
2.2 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功能与结构定义 |
2.2.1 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功能定义 |
2.2.2 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结构定义 |
2.3 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基本构件 |
2.4 全电式水下分配单元的总体结构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气分配模块结构设计与仿真 |
3.1 水下分配单元壳体的耐压结构及仿真 |
3.2 水下分配单元壳体的散热机理及仿真分析 |
3.2.1 高压转换壳体的散热方式及仿真分析 |
3.2.2 主控电路壳体的散热结构 |
3.3 水下分配单元电能传输与转换器的研究 |
3.3.1 高压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的对比选择 |
3.3.2 基于1.2KV/400V DC/DC转换器的电能传输技术 |
3.3.3 1.2KV/400V DC/DC转换器的双管正激转换 |
3.3.4 1.2KV/400V DC/DC转换器的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下信号分配系统设计与仿真 |
4.1 水下通信系统的选择 |
4.2 水下信号分配系统的结构 |
4.3 主干网的光以太网信号传输技术 |
4.4 通信协议的研究和设计 |
4.4.1 主干网的通信协议分层模型 |
4.4.2 主干网的Mod Bus/TCP协议 |
4.4.3 主干网的自定义协议 |
4.4.4 子网的通信协议 |
4.4.5 监测设备的硬件接口和通信协议 |
4.5 下行控制信号光纤通信链路结构设计及仿真 |
4.5.1 下行光纤通信系统仿真 |
4.5.2 下行光纤通信质量的影响因素 |
4.6 上行生产信息的光波分复用通信模型及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光功率测试单元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纤供能的全景视频监测系统研究[D]. 汪添.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大气湍流对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 刘永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大带宽、高功率硅基锗光电探测器及其应用[D]. 周德.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4]基于DWDM技术的邯郸永年本地二平面设计与实现[D]. 乔铮.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5]基于SCD文件自适应的IED设备光功率自动测试技术研究[J]. 史晋,王元东,袁峻,刘志洪,解天柱,张伟. 通信电源技术, 2019(11)
- [6]大型光纤积分视场单元优化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 闫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
- [7]基于就地化保护应用的智能管理单元设计[D]. 黄聪彦. 东南大学, 2019(01)
- [8]基于AOFS调谐的星间零差相干激光通信探测技术研究[D]. 刘洋.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板载光收发组件技术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单元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D]. 顾峥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深水油气田控制系统及水下分配单元设计[D]. 白念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