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做为混合型建筑材料,其成分配比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工程应该选择不同的配比,来满足建筑的要求,使其能够达到一定的建筑标准,完成相应的土建工程。文章对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就混凝土施工展开了技术分析,如其中的环境温度的控制、浇筑过程的管理及混凝土的养护,为土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对浅析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仅仅能影响到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还对企业内的竞争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业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要求的增高带来的就是技术难度的增大,并且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一个高涨的态势,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要想不被建筑行业所淘汰,必须有一定的竞争力。施工单位只有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而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
1概念综述
1.1混凝土
混凝土指的是以水泥骨料在基础,加之水、矿物、外加剂等混合形成的具有硬度的工程材料。它比重比较小,并且具有抗压力,与不具备抗压力的钢筋相配合,完美的解决了抗拉抗压等问题。这也就是俗称的钢筋混凝土,由于其使用的方便性,性能的可调性以及原料的广泛性等,被广泛的使用,使许多复杂的建筑变为了可能,也在建筑外形上增添了一抹色彩。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关键性的技术。它具有其他技术所无法媲美的优点,它具备良好的可塑性,能够与钢筋以及模板等混合使用。它的成本比较低,原材料比较丰富,并且商品化程度较高。还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抗震性、灵活性,它可以根据不同结构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它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废料进行加工,绿色环保。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混凝土的自重比较大,并且养护时间较长,并且还极其容易产生开裂等情况。在工作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从而出现延长工期等情况。但是,总体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有着比较高的实用价值,这也是近些年,混凝土技术被人广泛关注的原因。
2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的问题因素
2.1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是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若外界温度突然出现下降的情况,那么会对混凝土表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如果外界温度呈现持续降低的情况,那么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随之降低,但是混凝土的内部却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因此,二者之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温度表,这种温度差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从而产生裂缝或者出现其他问题,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2混凝土材料选择
合理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属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混凝土配置的合理性,保证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的使用强度、抗压能力与耐变形能力符合土建质量的需求,需要合理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购与检验,并按照既定程序严格进行配比,下面就选配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2.3浇筑过程
在混凝土技术的运用过程中,需要保证模板的结构稳固、强度符合要求,并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合理的检查,保证模板没有空隙和孔洞,特别是在地基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模板内部的杂物要清扫干净,排水设施也要完备,并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进行浇筑。在进行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在其底部加入水泥砂浆,其成分和混凝土内砂浆的成分一致,并保证在浇筑过程中,不出现离析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对模板、支架、钢筋及预留孔洞进行密切的观察,避免其发生移位变形,还要保证其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缩短施工间隔,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均匀度与密度
3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抗裂技术
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除了上述所说的控制温度应力以外,还可以采用抗裂技术。此技术就是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定的添加剂,来强化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或者是调整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开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在混凝土原材料添加一定的纤维,增强其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过振等问题,使混凝土均匀受力,防止裂缝。
3.2混凝土施工的捣实与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入模之后,要进行捣实操作,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同时也能够减少内部的孔隙,用机械振捣,能够使混凝土更加匀实。在之后凝固成型的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避免出现应力收缩、裂缝破坏等情况,一般来讲要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通常情况下,塑性混凝土要在6h内进行洒水养护低塑性的要立即进行,养护时间应在一个月以上,保持养护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4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对策
4.1建筑施工人员应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意识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依然处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对此,在混凝土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建筑相关部门、政府部门以及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加强监督,提高技术的创新性,优化技术不足,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的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用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完善与发展。
4.2施工企业应做好混凝土技术的管理工作,确保整体的质量水平。
一是应强化专业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期间重点优化各个施工环节,且完工后应总结相关经验,针对施工期间存在的难题进行有效记录,为此后混凝土工程的开展提供更多借鉴。二是应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规划工作,以防因原材料放置带来不必要问题。
4.3施工人员还应做好仓库的优化配置工作
避免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增强混凝土强度与抗压性,由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水平。
4.4优化混凝土材料的压实技术
土建工程实施中,所用混凝土材料压实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碾压技术及碾压施工温度环境。这就要求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洒水处理的科学性,提升路面施工质量。同时,要结合道路宽度及压路机形状进行压路设备的选用,并坚持碾压长度的尽可能长,这样操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对路面的损害。道路的压实处理需要先初压、再复压和终压,初压选用重量较小的碾压设备,确保碾压过程匀速,初压需要进行两次。复压所用碾压设备重量要大于初压很多,以提升复压的压实效果。在终压操作时,所用的是更大吨号的压路设备,碾压次数控制在5-6次。碾压过程要保持匀速,并杜绝碾压中刹车或者调头操作,确保路面压实的光滑程度和压实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其中的成分配比进行深度把握,确保符合相关建筑要求,并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避免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浇筑工作和后期养护工作,为土建工程提供重要的施工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兰玉林.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55.
[2]刘兴臣.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居舍,2018(21):48.
[3]孟建军.解析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20):68-69.
[4]庞帅.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25):177-178.
[5]谢厚东.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5(11):86-87.
论文作者:时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温度论文; 建设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