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管理与维护论文_覃冠枫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管理与维护论文_覃冠枫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机械化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施工组织中的核心要素就是施工设备,如何合理调配施工设备就成为项目施工方案比选和施工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要想使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就要选择最可靠、最经济的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的配置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从而使整个项目的施工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经济化管理;维护

1机械设备经济化管理理念的提出

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应用依旧存在“重使用,轻保养”的情况,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机械设备事故率提升、使用寿命缩短,导致工程中出现额外的成本支出,耽误正常施工作业,降低工程效益。此外,多数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也尚未能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统计核算模式。

在此背景下,“经济化管理”理念被提出,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维护,来节约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经济化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各项考核、评比制度,规范台帐,引入设备使用与保养激励机制等措施,可有效保证机械设备使用的经济性与有效性。

2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管理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在实际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方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未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发展为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碍,特别是对公路的建设,严重缺乏管理经验。

2.2施工设备的利用率与公路建设进度不成正比

在实施施工的过程中,各个施工单位只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没有从何全局的角度出发,以至于设备的应用与工程的实际进展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并且消耗了很多的资源。在没有施工工作时,很多设备都是闲置的,需要支付的保养和折旧费用非常更高,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低。

2.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责任心较差

施工方由于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力度不足,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从长远的利益角度出发为施工方出现最多的问题。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工程才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管理设备的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管理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如没有详细分析说明书便对设备进行使用,忽略了很多的细节。这样的使用方式,会提升对设备的损害,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非常不利于对公路建设成本的节约。

3公路工程机械的经济化管理与维护研究

3.1转变管理理念

经过多年大规模建设,我国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即将步入一个公路养护与维修高潮期。与此同时,日益繁重的交通压力对公路养护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有利因素必将促进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而且长期“重建轻养”的观念导致中国公路对于机械化管理的水平比较低。

3.2提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保障设备的使用效率

工作人员对待设备使用的态度和专业的操作能力,对施工的质量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利用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可切实将工作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提升。以便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完善。同时,对于设备的管理要实施分层管理的策略,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看护和负责。针对大型的设备,特别是使用率较高的设备要给予重点保护,预防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使用方面的问题,可有效保障设备的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集中管理方法

使用集中管理的方法可以使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和调配得到较好的控制。施工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租赁站和设备修理车间,开展有偿服务,从而使机械设备的调配变得更加合理、科学,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使机械设备长期闲置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使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集中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优势:使机械设备的专业化管理得以实现,使单机成本的核算变得更加便捷,并推行单机奖惩考核机制,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得到不断提高;可以使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得到精简,使企业的支出得到较好的控制,为设备出租提供更多的机会;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得到不断提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更加紧密,设备重复购买的现象得到杜绝,有效地减少了资金的浪费问题;使企业的业务范围得到拓展,使“以机样机”成为现实。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理清项目和机械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机械经营方针,保证机械保养工作、维修工作和机械管理工作可以顺利执行。租赁公司对机械保养费用、机械结算收入、人工工资等核算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严格按照机械能进行考核,并对工作进行调整,降低能耗,扩大经营,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经营效益。在机械管理后期,形成施工企业管理模式,为公司发展打下坚固的框架基础,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

3.4机械设备负责制

在公路项目施工的时候,对于大中型机械设备可以创建机长负责机制,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审核机驾人员的工资情况,对于那些消耗低、质量高、运行好的机械设备的机长和操作人员给予一定奖励,不断提升其工资水平,反之,则给予一定的惩处。对于小型机械设备来说,操作手大多数都是合同工或者是临时工,可以推广个人承包的管理模式,企业与操作手之间签订合同,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进行有效设置。在保证施工任务能够足额完成的情况下,对机械设备的维护费和使用费进行分次发放。所以,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承包人对设备的费用盈亏进行负责,一旦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管理或者是使用欠缺的情况,承包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支出。

3.5维修与养护

要想使经济化管理得以实现,就要对维修养护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从维修厂集中维修、及时诊断机械故障和配件国产化等方面着手进行仔细分析。要想对大中型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就要不断提升配件的国产化使用程度。对机械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发现,进口配件的价格比较高、订货时间比较长,这样就导致维修养护成本的不断增加。要想使这方面的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最好使用国产配件,使用性价比较高的国产配件替代价格高昂的进口配件,国产配件的质量一定要达到设备的标准,注重对设备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

机械设备一旦出现故障,需要立即诊断并提出解决办法,这样有利于第一时间找到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使机械设备的维护得到最佳的处理。在检测机械设备的时候,经常使用到的仪器有电路系统诊断仪、发动机诊断仪等。如果条件允许,企业可以创建自己的修理车间,这样就可以使维修成本和资金外流得到有效控制。

3.6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公路机械设备使用经济化管理模式的时候,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比较关键的方法。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注重人才培养,使资源浪费率得到有效降低。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可以从2个方面着手。

(1)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理论进行培养。在理论培养的时候,不断强化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的认知,借助理论知识培养,使操作人员可以科学地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使不规范操作造成的经济损失得到有效控制。在技术培养的时候,注重对操作技巧的训练,从而使机械设备操作更加便捷。

(2)注重培养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更加重视,使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结论

综上,随着机械化施工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公路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中需使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数量均在持续增加,管理维护难度、费用均有所增加。基于此,经济化管理与维护方法的应用,对于机械设备的高效调配、低成本维护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项目综合经济效益,保证工程高效保质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宋建军.高速公路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2]杨智勇.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及强化途径[J].交通世界,2017(27):152-153.

论文作者:覃冠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经济化管理与维护论文_覃冠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