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效益高,如何养得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益论文,养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鹅是水禽,天性喜水,习惯在水中嬉戏、交配和觅食。因此,建厂应该选择水质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凡经检验未经污染的井水和河水都是良好的水源。一般以沟、河、湖等流动活水为好,水库、池塘等也可利用。
鹅是草食家禽,一只鹅每天可消耗1.5~2.5千克青草。所以鹅场最好建在附近有可供放牧的草地(如荒草地、河滩草地、山坡草地等)或有场地可种植牧草、青菜的地方。鹅虽喜水,但要在高燥的地方休息。鹅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和背风向阳的平地或坡地上,向南或东南;土质应以坚实、渗水性强、未被污染的砂质壤土为宜。
确定鹅场的位置,首先考虑居民的环境卫生,应选择居民点较远地方,位于住宅区下风向和饮水水源下方。交通方便是重要条件,因为有饲料的运进,还有产品的输出,但不宜在交通要道上,应距要道500米以上,这样有利于防疫。电力是不可缺少的动力,鹅场照明、孵化、育雏保温、饲料加工及供应都需要电,因此要电源充足。
规模鹅场各类鹅舍间的布局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以节约资金,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生产管理和预防疫病传播。布局时要考虑各类鹅舍和粪便处理的顺序,合理利用风向和地势,达到分区、隔离、不交叉的目的,此外,还要考虑生活区对鹅场的影响。一般种鹅舍与自然孵化室相连,接下去是育雏室(要求在上风干燥处),育成、育肥舍相邻,育成结束后可直接迁至育肥舍。一定规模鹅场应设兽医室,鹅粪便清出后应集中堆放在下风上发酵(注意不得露天堆放)。鹅场门口建设消毒设施,饲料进出与粪道能分开。
鹅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便于饲养,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可用泥木或砖墙瓦顶,地面以水泥为佳。也可利用旧房舍改造,如果短期使用可搭建简易草棚。舍高3.0米左右即可,地面可用砖、三合土等铺成,最好要用水泥,以便于清洁卫生和消毒,同时舍内地面要比舍外地面高10~25厘米,并向运动场方向倾斜,以利于排除室内的水。
雏鹅运到后在育雏舍内稍停片刻让其休息,然后按大小强弱分群,小的弱雏放在离热源较近处,让其在围栏内活动一会,当雏鹅全部能站立活动时,进行第一次饮水,应供给0.02%高锰酸钾凉开水,长途运输时应供给5%葡萄糖水。如运输时间过长(30多个小时),在饮水之前应给些青绿多汁饲料(嫩)切碎,饲草长度0.1~0.2厘米,让其自由采食,然后再给饮水。
第一次饮水很重要,要保证每只鹅都能喝到水,发现个别不饮水的雏鹅,用手从雏鹅头颈后握其头,拇指和食指轻轻固定雏鹅喙角两边适当用力,让其张口,向水中点水2~3次。第1次饮水后就要保证常备清洁凉爽饮水。
第一次饮水后让雏鹅充分活动,当雏鹅表现有啄食行为时,开始喂食,一般在出雏后24~36小时喂食,如果是湿粉料则要少添勤喂,第1周昼夜喂12次,第2周昼夜喂8次,第3周昼夜喂6次。每次喂饲要现拌料现喂,保持饲料新鲜,增加适口性,保证雏鹅的采食最,促进生长。
联系电话:028-8696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