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特度量:从理论假设、术语到内涵的重新定义_metrics论文

altmetrics:从理论假说、术语提出到内涵的重新界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说论文,术语论文,内涵论文,理论论文,altmetric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5-03-02 本文起止页码:82-89

      分类号:G250

      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15.06.013

      近几年来,altmetrics成为科学共同体中最热门的议题[1-2]。altmetrics一词从诞生以来,就具有非凡的魅力,不仅与社交媒体和新兴出版行业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而且自由穿梭子网络出版[3-4]、科学计量学[5-6]、信息应用[7]等几大学科之间,成为近年来国际学术研究的宠儿,其名字屡屡见于Nature[8-10]、Science[11]等国际顶级刊物,其应用研究也已被欧美基金研究机构作为讨论议题[8,12]。

      然而,人们热衷于altmetrics研究的过程中,发现altmetrics被一厢情愿地寄托了过多的期盼,而忽略了对altmetrics内涵的严密界定[13]。从历史的角度来看,altmetrics还只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经历从前期理论假说和零散观点发展为具有明确内涵和系统理论体系的学科发展过程。因此,梳理国外专家学者对altmetrics从理论假说、术语提出到最近两年来关于altmetrics内涵重新界定及重新命名的相关观点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搜集国外altmetrics的各类信息资源,试图分析国外对altmetrics重新命名的讨论,发现其对我国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启示。

      1 altmetrics的理论假说

      1.1 软同行评审假说

      2008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专家D.TaraborelliI根据早期人们在“academic productivity blog”(学术生产力博客)上发表的观点,结合CiteULike与Connotea社会书签工具,提出“soft peer review”[14](软同行评审)的假说,认为“在网络时代,人们对影响因子指标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地位的不满越来越高涨,进而呼唤对科学质量评估的新的可测度标准的出台”。进而,提出对在线科学内容使用数据的聚合,通过社会书签系统提供一种基于科学内容使用的科学评估新方法。

      1.2 论文层面计量学假说

      2009年,英国科学技术专家C.Neylon和美国Wu Shirley在开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指出科学影响力的评价方法需要进化,提出“article-level metrics”[15](论文层面计量学)。他们认为在测度单篇论文影响力方面,科研人员根据兴趣将论文收藏进个人图书馆的使用数据,将比下载和浏览等使用数据在评价论文影响力方面更有价值。相对传统的文献管理软件而言(如Endnote、Refworks、BibTex),在线文献管理工具(如Zotero、Citeulike、Connotea和Mendeley)具有免费、易用和提供API使用数据的优势。这将使得论文层面计量更有可操作性。

      1.3 科学计量学2.0假说

      201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信息学专家J.Priem与B.M.Hemminger提出基于Web2.0工具(如社会书签和微博等)提供的论文使用数据,将使人们观察到更丰富、更及时的论文影响力的全景蓝图。在以往的“Webometrics”(网络计量学)和“usage-based metrics”(基于使用的计量学)基础上,他们提出了Web2.0环境下的“scientometrics2.0”(科学计量学2.0)[16]。

      2 altmetrics一词的提出

      2.1 “#altmetrics”标签的建立

      “altmetrics”[17]是“alternative metrics”的缩写,最早是作为Twitter中的一个标签出现的。据Wikipedia(维基百科)记载,2010年9月28日下午,altmetrics术语的提出者J.Priem在Twitter上建立了“#altmetrics hashtag”(标签),同时,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推文[17],大意是“我的本意更喜欢‘article level metrics'一词,但是它不能体现测量的多样性(diversity)。后来,我选择了‘#altmetrics’一词作为标签。”这就意味着最初的altmetrics研究是指更广义的与论文相关的“非传统的”(一切基于网络的论文相关交互活动产生的)学术影响力测量,即论文层面计量,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单一引文计量方法的新方法。

      2.2 altmetrics联合宣言的发表

      推文发表1个月内,J.Priem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多名爱好者对altmetrics进行了初步讨论,在个人网站上发表观点,进一步评论、沟通、商议等。2010年10月26日,J.Priem、D.Taraborelli、P.Groth和C.Neylon4人在互联网上建立altmetrics网站,发表了altmetrics的联合宣言[18](manifesto)。这个联合宣言标志了altmetrics的正式诞生。

      联合宣言[18]指出:“随着论文数量的急速增长,没有人可以阅读每一篇论文。我们依靠论文过滤器发现和查找感兴趣的重要文献。传统论文过滤器,包括同行评审、引文计量方法和期刊影响因子均有多种弊端,无法胜任现在的需求。而新兴的在线学术工具允许我们制造新的论文过滤器,这些新的altmetrics工具将反映更广、更迅速的学术影响力。”

      altmetrics是什么?联合宣言[18]中对此进行了明确回答。“altmetrics是基于社交网络对学术研究进行分析和传播的新型计量学的创造与研究”(altmetrics is“the creation and study of new metrics based on the social Web for analyzing,and informing scholarship”)。

      联合宣言发表者认为altmetrics拓宽了公众观察学术研究影响力的视野,让公众也重视“是什么在创造影响力?”学术的表达方式不再仅仅是正式出版,若干类型的非正式出版成果大量涌现,如对数据集、代码和实验设计这些“raw science”(未加工科学)的分享;随着语义出版或纳米出版的发展,网络上可被引用的是一个争论或是一个段落,而不是整篇论文;通过博客、微博、评论、注释的自媒体出版成果的做法已经普遍存在。

      altmetrics网站上概要阐述了altmetrics的产生背景及研究价值,总结了altmetrics的研究工具、会议视频、幻灯片、文献搜集软件、征文通知、2011年以来的altmetrics会议链接、altmetrics学术论文等各种类型的学习材料。altmetrics联合宣言的发表不仅标志了“altmetrics”这一新兴学科的出现,而且其网站上对altmetrics的早期论文或会议摘要作了索引,将对各种早期假说和早期零散思想感兴趣的专家学者聚集到一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 altmetrics的内涵界定与正确使用

      通过考察上述相关研究,可以这样认为,altmetrics被提出的早期,提出者们并不介意人们如何理解altmetrics,而是一致认为基于引文的计量方法确实存在诸多值得诟病之处[14-16],而基于社交网络的altmetrics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altmetrics在线讨论的开展和实践的探索,人们渐渐领悟和觉察到许多重要的问题,如:altmetrics具有更及时、更方便的特点,但它是在测量关注度(attention)和影响力(impact)还是科学研究质量(research quality)?altmetrics是对原有评价方法的替代还是补充?altmetrics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它是否能完全摒弃传统引文的全部缺点?通过总结altmetrics的近期会议记录和网上讨论,笔者尝试在本文中回答这些问题。

      3.1 altmetrics的内涵界定

      2012年,SpotOn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的一个分主题是“除了数字,altmetrics还能提供什么?”[19],这是一次完全聚焦于altmetrics领域的大讨论。作为会议主办成员和altmetrics研究的活跃人物,Liu Jean(from Altmetric.com)在会后发表博文[20],总结了会议上专家的共识。

      altmetrics是指什么?专家们认为,“从广义上来讲,altmetrics是利用定量和定性方法测量各种类型影响力的新方法的总体概括。而术语‘article level metrics’仅是指围绕一篇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是altmetrics狭义理解中的一种。”E.Adie指出:“当我提到‘altmetrics data’,我的意思是指个人的博客帖子、新闻故事和政策文献等,也包括它们的计数(counts),如在Mendeley上的读者人数”[21]。

      altmetrics是“alternative metrics”的简称,那么全称中每个单词都有哪些内涵呢?关于“alternative”,“通常的假设是意味着对传统的研究影响力评估方法(如引文计量方法)的替代。而实际上,altmetrics领域中大多数专家均认为altmetrics应该是对传统计量方法的补充,而不是将传统计量方法淘汰或消除。altmetrics旨在取缔单一使用引文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影响力评价,进入研究影响力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阶段,绝不是取代引文计量方法”[20]。

      关于“metrics”,从altmetrics一词的表面来看,“定量评价中使用的数字(numbers)可能是其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如果将这些数字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它们确实很重要,但数字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终结果。事实上,论文层面计量的主要优势在于被收集起来的各种数据可以让定性评估更容易”[20]。

      3.2 altmetrics的正确使用

      英国HEFCE(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为英国大学分配中央基金)于2014年对计量学在研究评估中的作用进行了独立审查(independent review)[22],altmetrics是其中的一部分,这表明有国家级基金管理机构在考察altmetrics在正式的基金评估中是否适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的问题。其后,E.Adie发表博文[21],进一步指出相关讨论内容:“影响力对不同的人来讲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内容,因此不是每个人都采用同一种方法使用altmetrics,但我们必须在强调使用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坚持正确使用altmetrics的基本原则。altmetrics工具中使用的数据具有典型的大容量和获取迅速的特点,当我们在使用‘altmetrics’一词的时候,不仅指获取这种数据的新型资源,也包括这种数据衍生的各种计量方法”[21]。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利用altmetrics进行研究影响力评估时,不仅仅指那些altmetrics工具中获取的相关数字,还指这些数字是来自哪些数据源以及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论文或其他内容被使用、评价和讨论,更包括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的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而仅单纯比较数字的大小是错误使用altmetrics的做法。

      结构生物学专家S.Curry指出,“altmetrics工具测量的得分情况不应该与科学研究的质量相对应。有些内容抄袭、造假和有争议的论文也获得较高的altmetric.com评分,只能说明论文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专家们认为,altmetric.com上的评分仅反映了对论文的在线关注的质量和数量,而不是反映科学研究的质量”[23]。这与引文评价方法类似,当一篇论文引发争议或批判的时候,也可能拥有相对较高的被引用次数。

      因此,在引文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引用动机问题,在altmetrics评价方法中依然存在,或许只有深入挖掘数据产生的具体对话的语境,了解数据背后的真相,才能在评价论文影响力和质量上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除了引用动机外,其他引用文化方面的缺陷,如引用评价方法在不同学科之间和不同地域国度之间评价研究影响力的差异性在altmetrics评价中仍然存在。因此,在对altmetric.com上的评分进行使用或比较时,要考虑一些在传统引文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引用文化问题,如引用动机、不同学科的科研流程、不同地域的数据源使用广度及出版时间等影响因素。

      4 altmetrics的重新命名

      4.1 altmetrics工具“Total Impact”的更名

      altmetrics这一术语在2010年被J.Priem提出后不久,就有一些altmetrics商业产品相继出现,其中一个名为“Total Impact”的产品[24],在2011年的编程马拉松大赛(Hackathon)中引人瞩目。据维基百科[25]介绍,它可以跟踪各种类型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传播情况,不仅包括传统的期刊论文,还包括博客文章、数据集和软件等。其目标是改变现有的学术奖励系统,鼓励网络本土学术研究并给予非传统类型研究成果应有的价值评价。2012年,该公司及产品改名为“Impact Story”[25]。该产品的合伙创始人正是altmetrics一词的提出者J.Priem,由“Story”替换“Total”这一举动,正是altmetrics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结果。

      客观地讲,altmetrics工具提供的数据不是绝对完整的,有些不能提供URL地址的新闻报道无法通过软件跟踪到;社交媒体网站的流行度会随着时间改变,有些可能在今后逐渐被淘汰;期盼2008年发表的论文产生与2013年的论文拥有同样多的推文量是不现实的;有些国际上流行的社交软件在某些国家并不流行;某些学科,如计算生物学相较于社会科学学科在社交媒体上更活跃,因此不同学科间的比较不够公平。

      因此,altmetrics工具只是讲述了一个个科学研究的故事,而altmetrics可以通过数据让故事更有说服力,更接近真实情况,如指出哪些论文曾经有影响力;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的影响力;帮助你发现支持影响力的相关证据;利用altmetrics工具自动搜集使用和传播数据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显示哪些主题领域值得深入调查;一旦用户发现某些感兴趣的内容,altmetrics可以帮助用户用定量数据支持这个故事。

      4.2 FCE独立评审中的讨论

      

      图1 英国国家基金管理机构HEFCE关于altmetrics重新命名的讨论[22]

      2014年10月7日,英国HEFCE与科学政策研究部(SPRU)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召开了一个题为“In metrics we trust?”的研讨会[22]。参会人员对altmetrics的价值、潜在作用和研究评估中的无意识的不当操作结果进行了讨论。会上,S.Curry指出:“‘indicators’是一个比‘metrics’更诚实的词,即如果我们放弃使用‘metrics’一词,而将其内涵限制到‘indicators’一词中,将是更诚实的行为。‘indicators’一词更准确地抓住了‘metrics’一词的本质,并且将其价值进行了限定”[23]。

      altmetric.com公司的E.Adie也认为,“‘altmetrics’应该被重新命名为‘alternative indicators’”。以往,他觉得altmetrics的命名问题没什么大不了,但现在他赞成对altmetrics重新界定内涵及重新命名,因为命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观念和最终对altmetrics的使用:“altmetrics工具测量到的数字不是影响力评价的最终目标,我们是想‘突出显示’(highlight)一些被更多专家学者感兴趣的研究成果,这将有助于成果评审,最终以定性评估的方式结束成果的影响力评价。不要用‘metrics’一词,而是考虑‘indicators’一词,可以通过指标让人们在定性和定量评价研究影响力的时候更好、更快。关于这一点,‘narratives’或‘stories’看起来是一个表达更广泛影响力概念的词语。”[22]

      笔者认为,这种用“指标”(indicators)、“故事”(narratives或stories)替换“计量学”(metrics)一词的观点,恰恰表明了国外专家对altmetrics在使用过程中的谨慎态度和对altmetrics内涵的深入领悟。例如用户不能简单地比较两篇论文在altmetric.com上的评分,而要看到底它们在哪里、曾经被哪些新闻和政策文件提及过?它们的社交活动交互量是否在同一时期、是否是同一学科?数据源软件是否在同一个地域,是否被科研人员大量使用?因此,altmetrics讲述的是关于科研成果的一个故事,必须看故事中的具体内容,最后才能作出接近真相的定性评判。

      altmetrics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极为迅速,从2008到2010年,早期altmetrics研究者提出软同行评审、论文层面计量、科学计量学2.0理论假说;2011年成立了altmetrics研究的第一个正式工作组——altmetrics11,于2011年6月召开了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网络科学会议;2011年5月,编程马拉松Hackathons大赛在altmetrics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早期altmetrics研究工具如Total-Impact、PLoS Impact Explorer、PaperCritic、Crowdometer、ScienceCard、ReaderMeter中的大多数均是在这一时期作为应用程序而被研发及应用的;2012年以后,一些出版商开始选择应用altmetrics工具,宣传旗下期刊论文的在线使用和传播情况;到2013年,常用的altmetrics工具基本上精简为ImpactStory、PLoS ALMs、Altmetric.com与PlumX 4种;同时,以英国、美国为主的基金管理机构开始对altmetrics的内涵、命名及使用进行讨论和评估。近年来,国外学者用“indicators”或“narratives/stories”替换“metrics”,反映了国外专家对altmetrics内涵的深入领悟以及对其严谨的使用。但这并不表明altmetrics以后将永远停留在通过“科研成果故事的讲述”来反映科研成果的影响力,进而做出评判,altmetrics是否最终进入metrics科学评价的更严谨层面,还有待今后长期的实践检验。

      5 altmetrics的应用和研究展望及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对国外altmetrics的相关资料分析,笔者认为altmetrics今后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发现与科学评估两个方面。由于altmetrics产生的时间较短,数据质量和非正常操控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都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因此,近期不适合将其应用于科学评估领域;但altmetrics指标包含了对论文预印本、演示文稿、视频、数据集等多种类型科研成果的测量,在即时性和多样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altmetrics更适合被应用在对新兴科学的发现领域(scientific discovery),如F1000对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发表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论文进行学术推荐,将论文优势分为“新发现”“证实”“临床试验”“争论”“技术先进”“改变临床实践”“综述”“反驳”“药物靶向”等,有的学者应用Impactstory工具将成果影响力可视化图发布到在线个人简历、晋升申请、基金申请中;有的通过各类型altmetrics数据源发现新兴学科和国际合作伙伴等;数据库商则应用altmetrics工具宣传期刊论文的在线使用和讨论情况等论文层面数据,吸引作者投稿和订阅。

      几年时间里,专家们不断探索altmetrics的内涵与应用,但在altmetrics效度实证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由于许多因素,如论文的发表时间、所属学科、期刊、引用动机、地域及数据的丰富性都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这方面的分组研究却很少;altmetrics选择的研究成果类型偏重于论文,对图书、数据集的研究较少;测度工具选择上集中于PLoS的论文层面计量工具及各个分散的社交软件,对PlumX与ImpactStory在实证研究中的使用很少,需要进一步进行样本分组使用与比较。此外,altmetrics除测度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外,是否能测度社会影响力?关于一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另一个学科读者阅读的测度方面,论文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具体价值的调查等也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2年至今,国内图书情报和期刊出版领域对altemetric不仅有理论研究[26-41],也有一些实证尝试[42-46]。国内学者于2012年首次引介altmetrics一词,将其翻译成“选择性计量学”,但该翻译在国内语境中有歧义,是该文作者在研究之初忽略的问题[26]。近两年来,有学者将其翻译成“替代计量学”[38-41]、“补充计量学”[35-37]和“社媒影响计量指标”[47]或“网媒影响计量学”[48]等,也有学者引用了altmetrics原词[28-34]。一些专家通过期刊论文[26,33,36]、博客论文[47-49]及在线讨论[49]、私人电话等[49]方式进行相关讨论:如武夷山认为altmetrics是基于社交媒体的计量指标;邱均平和余厚强认为altmetrics是替代计量学;而许培扬认为不必纠结于如何翻译altmetrics一词,完全可以采用可靠而简单的原词引入方法[49]。这种做法也有先例,如作为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meta analysis”一词从国外被引入至今,始终没有合适的翻译,就一直被称作Meta分析[50]。

      笔者认为,altmetrics的命名存在根本问题,被引介到国内后,出现多种翻译版本,这是新生事物从出现到被关注和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实际上,国内专家们对altmetrics命名的不同理解与讨论,对国内altmetrics的相关研究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altmetrics无论从最根本的使命(即摒弃引文评价方法一元化),还是从数据源多样性、可评价的科研成果类型多样性上,都指向了科学影响力评价多元化的方向。

      通过总结国外专家的相关理论成果和研究现状,笔者认为altmetrics是对传统计量指标的补充,而不是替代。人们发现在及时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上,altmetrics优于传统引文指标,但在引用动机、引用文化方面,altmetrics仍不能克服传统引文指标的局限,因此,altmetrics只是科技评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其后将会有新的评价方法出现;从altmetrics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替代计量学”可以说是原词直译,但容易让人认为其将替代传统计量学,经过国际上对altmetrics的重新命名和内涵的重新界定,altmetrics是指alternative(另外一种或多种)指标;从altmetrics的内涵来看,“社媒影响计量指标”的翻译与原词的内涵和本质更为接近;原词引用的做法可以提高中文数据库中altmetrics相关论文的检全率。

      altmetrics这门交叉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发展,呈现逐渐繁荣的景象。2015年,不仅《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将altmetrics列为重要研究选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选题名单上也有altmetrics的影迹可寻。国内专家,特别是情报学界的领军人物和顶级期刊已经认识到altmetrics的研究意义,开始大力推动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由于国内对altmetrics的研究稍晚于国外专家,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内开放科学交流环境与国外相差甚远,altmetrics的产生与开放科学交流的背景下在线学术成果类型多样化、科学数据分享行为主导化、社交软件日新月异和自媒体出版等大环境紧密相关,我们在进行altmetrics的相关研究过程中,与国际研究水平存在差距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但也要尽可能地通过国际会议、在线课程学习,甚至参与相关专题讨论,聆听一线专家的观点,更准确地把握altmetrics的发展前沿动态,推动我国相关研究的发展。

      6 结论

      本文梳理了国际上关于altmetrics内涵的理论研究,按其发展阶段,梳理成理论假说、术语提出、内涵界定及正确使用、重新命名等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下面结合国内外现有的实证研究结果对论文中提到的核心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1)altmetrics具有更及时、更方便的特点,但它是在测量关注度(attention)和影响力(impact),还是科学研究质量(research quality)?[51]传统引文评价方法是建立在“如果论文对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有重要贡献,它将在出版后被更多的新文献引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即认为通过追踪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就可以考察论文的质量及价值所在。因此,人们通常将altmetrics指标与传统引文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如果相关度较高,说明更能反映较高的科研质量。如有报道Mendeley提及(mention)指标[52]、F1000排名[53]与引文指标显著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而Twitter、Facebook、Blog等altmetrics指标与引文的相关系数较低,可能偏重测度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54-56]。

      (2)altmetrics是对原有评价方法的替代还是补充?altmetrics并非“替代”计量学,而是alternative(另外一种或多种)指标,需要对此正本清源。altmetrics是对传统引文方法的补充,国内有学者[43]在2011年9月前后对PLoS公司旗下期刊论文的20种指标(article-level metrics)进行相关关系的可视化分析,发现20种指标总体上分为论文引用指标、论文使用指标(浏览和下载)、论文altmetrics指标(即在线收藏、分享与评价指标)3类;从适用广度来看,论文引用和使用指标是传统评价指标,可作为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普通指标,而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属于非传统评价指标,可作为判断论文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特异性指标;各种altmetrics指标虽然与传统评价指标(论文引用、论文使用指标)存在强度不等的相关关系,但它们分别代表了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不同维度,具有独立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因此,可以肯定,短时间内,altmetrics指标不可能取代传统评价指标,但可以继“论文使用指标”之后,作为不同于传统评价指标的另外一种或多种维度,改变“引文指标”在科技评价中“一家垄断”的地位。

      (3)altmetrics是否能完全摒弃传统引文评价方法的全部缺点?基于引文的评价方法从E.Garfield[57]的最初阐释,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检验,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测度科研成果的学术影响力,而且数据库平台较稳定。但影响力的构成是多维度的,基于引文的评价指标仅能捕捉到一定类型成果的影响力,不能对多种新媒体类型成果及基于在线协作的科学交流过程进行评价;altmetrics指标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影响力测度方法,不仅可以测度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可以测度商业影响力和社会媒体的影响力等。但altmetrics研发和应用时间较短,数据平台不够稳定,其效度仍需检验,风险和挑战并存,传统引文评价方法存在的引文动机、发表时间、学科和地域差异等问题在altmetrics评价中仍然存在[58]。因此,推行科学评价民主化,充分发挥论文引用指标、论文使用指标和论文altmetrics指标的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一使用一种类型指标。

标签:;  ;  ;  

阿尔特度量:从理论假设、术语到内涵的重新定义_metrics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