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图书馆 广西 南宁 530300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平台,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规模。在总结各地先进数字图书馆服务推广先进典型基础上,分析当前服务推广存在问题,提出服务推广应坚持的原则,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服务推广策略。
关键词:基层;数字图书馆;服务;推广
一、引言
1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状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按照原先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建设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库群,搭建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优秀中华文化集中展示平台、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和推动发展的功能。
数字图书馆工程已于2011年5月启动,建设目标要达到100000TB资源总量,覆盖8亿手机用户、8000万数字电视用户和4.2亿互联网用户。[1]至今,该工程已共享资源共享资源总量已超过140TB,覆盖全国40家省级图书馆、479家市级图书馆,服务辐射2900多个县级图书馆。同时,在筹建22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数字图书馆,用户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655万人使用数字图书馆,年均点击总量超过12亿次,基本实现每人每年点击一次。[2]
二、当前数字图书馆建服务典型模式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作为新型网络学习平台,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推广工程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上的优势,创立国图公开课,提供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16个大类的1000余场讲座,并提供大量延伸阅读资源。
宁夏图书馆建立的“回族暨伊斯兰教文献资源数据库”填补了我国大型权威回族文献资源库应用的空白,集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回族穆斯林文化,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对回族暨伊斯兰教文献进行交流和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的“新疆印象多媒体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收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新疆美食、农民画相关图片、视频等,向世人呈现出新疆本土自然风光及原生态民风、民俗、民情,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印象新疆”。
山东图书馆的“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首创“一站、一网、一库”的建设服务模式,是全国首个区域化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其数字资源库群整合资源量达15TB,内容包括有声电子书、讲座、曲艺、戏曲、音乐、影视剧等,能满足视障群体的各类阅读需求。
在上海虹口区,有个“e厘米”掌上图书馆“菜场书屋”为上海虹口区内22家标准化菜场的进城务工人员安装了无线服务器,使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阅读.“菜场书屋”。区图书馆通过在虹口区的标准化菜场内安装无线服务器等方式,将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视频讲座、电影、展览等资源输送到各菜场,方便菜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阅读。
在苏州,用户只需登录“书香苏州”APP应用,通过在线选书完成申请借阅程序,苏州图书馆的“网上借阅社区投递”服务就会根据需求把书配送到读者手中。
河北省图书馆推出“品读”栏目,开创视频版新书推荐,栏目内容以图书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献资源为依托,以公众感兴趣的社会文化热点为背景,通过不同载体的文献资源,挖掘文化人物背后的故事、透析文化热点背后的真相。
湖南图书馆将参考咨询平台搬上微信,通过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及时进行人工回复。截至2015年11月,其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人数已突破56710人,2015年1月至11月的图文阅读数超过600万。
湖北省图书馆投入4000余万元,采用虚拟化技术,构建全省公共图书馆云计算服务平台,真正实现网络、服务器、存储和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全省110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只需配备前端设备和网络,共享该云平台,就能实现数字图书馆技术支撑,开创了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新模式。[3]
三、当前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推广问题及分析
2015年,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建设中存在问题诸如信息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信息资源有效推送针对性不强,过度强调信息资源的实用性导致用户兴趣低下,各类各级信息资源发布平台孤立,访问灵活性和开放度不足等问题。
3.1知识产权法限制使用空间
最明显是知识版权保护前提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只能局限在图书馆馆内传播,南宁某城区图书馆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法院宣判赔偿7万元。如果局限于图书馆馆内,还要受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约束,如重大节假日,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基层图书馆难以保证全馆开放。还有机器设备日常正常运转程度约束,受制于经费少和技术力量薄弱原因,现在共享工程配送的服务器和资源已经成为数字资源平台僵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用户认知程度,如老年用户认知度就偏低,她们对纸质文献阅读路径依赖非常强烈。还有基层的农民用户对数字图书馆认知度也低,他们更多是自发关注新闻性和趣味性的信息感兴趣,知识性文献阅读需求就偏低,或者说,她们本身还没有学习文化知识的自觉性。
3.2信息与用户弱关联
数字图书馆由原来的文化共享工程转型升级而来,从国家、省区、市、县四级服务网络,硬件配置、资源配送都有严格层级管辖,配送之后,各个基层县点的设备和资源还是停留在县级支中心处。县级支中心服务馆员必须想尽办法,为资源找人,为人找资源。各个基层支中心也是各自为政,尽管有国家中心发文要求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服务,这可忽略了馆员市场人的身份属性,馆员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没有加班费,可以预见服务效用持续性有多长。数字图书馆资源都是一个模式,各个服务点也没有存在信息关联性,零散用户的自发性碎片化需求非常脆弱,若是没有持续的兴趣点,难以吸引用户关注。如,用户查询某个著名作家的成名作,数字图书馆查询结果只有两个结果:有或无,不如商业网络搜索,还推荐相近信息、热点关联信息和大家都关注类似信息等等,无法通过关联性显示查询结果来强化用户对数字图书馆认知,数字图书馆就缺少相应的人性化服务。
3.3即时有效需求反馈机制缺乏
以往纸质文献阅读时代,基层图书馆需要大量的藏书和馆员服务日益增长的用户群体,当下移动数字阅读成为主流,数字图书馆还停留有限供给静态资源。过分强调国家、省区、市对县级支中心的供应,包括前期的基础设施设备68万配送,还有免费开放经费的适应支付款项,更多是硬件的巨大规模投入,但与数字图书馆用户分层、个性即时需求难以匹配。如果说我们阅读碎片化、浅度化是普遍,至少说明我们有很多的阅读爱好者,她们是最有可能成为基层图书馆用户的对象。数字图书馆资源平台还缺乏一个大数据需求反馈平台,供非所需,移动手机阅读用户是难以持续关注图书馆提供的免费阅读内容。
4.4用户两极分化
基层图书馆用户群体可分为六大群体:以退休老职工干部老年用户群体为主要的阅览群体;以学习知识技能进城务工新型市民用户群体;以在职干部职工高层次知识分子纯阅读群体;以在校中小学生课外学习阅读的少年儿童阅读用户群体;以少数学术研究本土专家型参考咨询用户群体;还有图书流动服务站的广大农村用户群体。一方面是学术型用户充分自由享用数字资源,一方面是低层次的信息素养用户还不会关注文化信息资源。年轻和外出务工的用户群体习惯了碎片化浅阅读,比较容易接受数字图书馆,她们也是移动阅读的主力军,但是他们不需要高大上的学术性数字资源。基层图书馆难以满足她们的需求,公共图书馆主要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实现一种普遍均等化用户服务,在阅读群体继续分化的情况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凸显,数字图书馆虽然是搭乘信息化技术东风,但是她落户到基层图书馆,就当前的基层图书馆人力、物力很难迎接用户需求带来的挑战。
四、数字图书馆服务推广要坚持原则
4.1资源推广服务合法性。法治社会建设要求馆员服务用户时候,必须恪守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南宁市某城区图书馆因为把数字图书馆内容放在网络上,提供给图书馆用户从而产生侵权行为。
4.2资源服务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不同地方配送不同的资源,不同对象推送不同资源,不同时段推送不同资源,大胆引入市场调配资源手段。大力推广用户关心的才是有用的资源,以免浪费网络资源。用户需要的才推送,用户用得上才是真有用。
4.3建立资源一键访问制。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实现其可用性,移动互联网全覆盖,不仅是公共图书馆内免费WiFi覆盖,无缝接入,更是需要流通服务站、街道文化中心、农村农家书屋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都要提供WiFi接入,实现全时空可用性,才有可能吸引用户持续关注。
4.4关键是要实现易用性
开展数字图书馆资源、配送、用户使用习惯分析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改革重组各种各级各类资源,使之有序化、趣味化。根据基层图书馆采集到的用户需求信息,生产数字文化产品,设计研发数字图书馆使用软件,特别是APP软件平台,是移动阅读终端入口的最佳平台,数字图书馆要抓住自媒体这个平台,研发独立知识产权的APP,保证数字图书馆用户全随时随地按需所供。
五、数字图书馆服务推广策略
累积因果理论告诉我们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4]数字图书馆必须累积用户访问和需求关联推送的因果,不仅是发挥数字资源效用,更是公共图书馆升级用户服务的重要方式。
5.1构建数字资源跨区域免费共享平台。不再让数字资源停留在县级图书馆,需要统一协调研发跨地区、跨平台的新媒体工具,让访问更直接,不仅是各数字图书馆平台共享,更要有用户之间共享或者分享。
5.2强化图书馆与用户强连接关系。数字资源面向广大的普通用户,应该是趣味性和科学性为主要,学术性信息资源可由市场调配,保证最广大城乡用户能够用得上,喜欢用才是根本,从而确立数字图书馆与用户的有效连接,逐步转向强连接。
5.3优化资源组织发布渠道。当前已经建设巨大的资源,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有序资源,改变以前重建设轻服务的理念,要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活力,需要馆员走出图书馆,走近用户,开展更多的宣传服务工作。
5.4建设用户需求为目标资源推送平台。用户应该是数字图书馆发展主体,围绕用户为中心,从资源建设、资源组织、资源推送和需求反馈都以用户为本,让用户感觉到自己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主人翁,她们才更愿意关注数字图书馆。
六、结语
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数字图书馆要正真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基层馆员不断的努力开拓创新服务方式,相信基层公共图书馆在用户服务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本馆的服务之路。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tOuFr8p9f1XPhHnCN4qZ2D1tAYWmqXIYsetExHr1GOrJu-idOfP6DmD4g5FUGw7zRu1lkFgGe5E3HP8L_buJa.2016-05-20
[2]孟欣.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成效显著.城市商报.2016-04-12
[3]周玮.互联网飘书香图书馆进口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五年间.新华社网站.2016-01-19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111325.htm.2016-05-20
陆日湖(1978- ),男,本科,横县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服务推广
论文作者:陆日湖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数字图书馆论文; 用户论文; 图书馆论文; 资源论文; 基层论文; 馆员论文; 需求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