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系 上海 201204
摘 要:通过“对分课堂”教学,学生将在教师讲授后,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在学生对学习内容重新整合建构的基础上,将知识与经验结合在一起,并以作业、讨论或其他形式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对知识的长时记忆,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化 对分课堂 课堂教学
一、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学课堂里,学生玩手机、聊天、发呆、做其它课程的作业,但对上课的教学内容不闻不问、不学不思的情况较为普遍,有学者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一是反映了学生不预习和不复习的学习状态;二是指出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真正转化和吸收知识的问题;三是归纳了学生不能将知识内化为精神和素质的问题。
一般来说,高校拥有高科技的教学工具、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多年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目前仍然是大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存在五个过多与过少问题: 灌输式过多,参与式过少; 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 封闭式过多,发散式过少;重分数过多,重能力过少; 书本知识过多,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过少。如果大学教出来的学生只习惯于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缺少独立思考和积极的思维,那么培养出来的各类高级人才资源将怎样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要想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现状,可以从隐性知识显性化视角来探讨对分课堂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强调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要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倾向,提倡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和掌握技能、方法、技巧、态度和信念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隐性知识。
1.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概念与意义。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隐性知识,也可以译为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是尚未用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上的、不能够准确地用语言、文字和图表表达和交流的一种知识。人类日常社会生活和创新行为中的许多技能、交往、态度、体会和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隐性知识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它能使个体达到个人追求的目标。 人类通过经验交流,科学归纳和系统描述等方式,可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而显性知识由于受到个体学习背景、个体特征、个体自身经验等因素影响,进而会产生新的隐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作用下,知识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传授。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简单地说就是个体的不可意会的知识能够被沟通交流和共享,也是隐性知识被整合、吸收、物化的过程及其载体,包括组织流程、组织文化、管理系统等。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隐性知识显性化对解决当前大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一者,隐性知识传播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二者,隐性知识分享是师生关系的和谐点;三者,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学生个体知识的创新点。
2.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转化。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了知识转化的 SECI 模型理论。该理论提出了组织创造知识的四个阶段,即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社会化阶段;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组织阶段;汇总组合(Combination)——外化阶段;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升华阶段。该理论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出发,表明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完全可能的,并且指出了知识转化的渠道和类型。知识创新与隐性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隐性知识,并使它显性化,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抓住契机,让学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让学生的隐性知识深深地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刻领悟大学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的意识,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利用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强化学生知识创新的信念。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改变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隐性知识呢?这就是“对分课堂”。通过“对分课堂”教学,学生将在教师讲授后,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重新整合建构,将知识与经验结合在一起,并以作业、讨论或其他形式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对知识的长时记忆,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是2014年张学新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在教学顺序上,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在师生互动上,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以鼓励自主性学习。在考核方法上,重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强调过程性评价。
“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阶段。所以,对分课堂也可称为PAD课堂。教师在课堂中讲授教学框架与内容,然后通过学生深入阅读、分析教材及相关教学材料,将学习和思考充分结合,旨在内化并吸收课堂知识。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相互碰撞,相互强化。最终达到使学生更好地内化、吸收课堂教学知识,强化课堂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通过“对分”的教学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授课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现象,通过听课、自学、作业、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积极建构,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师生沟通与生生分享,在教学相长中提高教学质量。
四、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视角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的策略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利用,要让师生间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也要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来培养个体知识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资源,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靠教育。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育价值下,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可以有以下策略:
1.注重“对分课堂”实践教学过程的安排,注重挖掘和开发个体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对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阶段来设计。教师讲授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精讲,讲授主要的理论知识,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内化吸收阶段,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独立完成课堂作业;讨论阶段,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让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取更丰富、更优化,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由表达能力。最后教师总结中,要全面总结学生探究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答,并能够引出全新的课堂教学知识。所以,大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挖掘、获取和储备更多的隐性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的学生,而不是仅停留在概念、定理和规则等显性知识的掌握上。
2.注重对分课堂中的教,要让师生间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师生缺少互动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充分了解自己掌握的隐性知识状况及学生所具有的隐性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上,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既避免了与学生所具有隐性知识之间的冲突,也可以让自身的隐性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对分课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和生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个良好的榜样,因为除了传授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外,教师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能够言传的隐性知识也会被共享。同时,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师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可以谈学习,可以谈课堂教学感受等等,教学相长中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师生之间关系交往的同时,也让师生间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
3.注重课堂考评的准确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传统的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评的方式缺少科学性,导致学生的分数不够准确,只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却无法考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视作个体知识创新的出发点,要求改革学生考评的方式方法,以强化学生个体知识创新的信念。平时课堂教学的表现分数与考试卷面得分要结合起来,而且平时成绩的比例要更多些,开卷考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由出题,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对分课堂是新的教学模式,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视角下探讨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对分课堂的应用,不仅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更是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科背景、专业能力、课堂把控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挑战,所以还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更好地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艳飞 张学新 “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
[2]高毅 大学课堂“低头”现象、成因及其消解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5)。
[3]余清臣 徐苹 当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内涵:一种反思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4,(01)。
论文作者:丁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知识论文; 隐性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显性化论文; 《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