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论文_黄淑红1,曲焱1,栾卫红2

儿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论文_黄淑红1,曲焱1,栾卫红2

1.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七台河市 154603;2.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加强,医疗成为高风险服务行业,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儿科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纠纷更易高发。在应对儿科护理风险时,应剖析构成儿科护理风险的因素,重视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儿科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患者对医护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儿科患儿因其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力、保护能力、治疗合作性差,用药特殊性强等因素,与成人科室比较容易产生护理纠纷[1]。护理纠纷不仅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而且给护患双方当事人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2]。因此,加强儿科护士风险意识,提高预见能力,避免纠纷发生是护理安全的重中之重。

1.儿科护理纠纷问题

1.1 患儿因素:①病情复杂,来势凶猛、好转虽快,但易反复,造成家属对医护人员期望较高,又有失落,产生不满、误解甚至反感。②患儿因为年龄小、自身认知能力差、不能正常诉说症状,而病情变化快,却又不能准确叙述病情变化,其病情完全靠家长的叙述及护士的观察所得,这就给儿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患儿配合性差,不能乖乖地配合穿刺、给氧,一旦不能一针见血,引起患儿哭闹更增加了处置的难度和护士工作量,导致护士工作忙乱,态度变得急躁,很有可能引起家长的不满。

1.2 家长因素: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患儿是家中的“宝”,一旦生病或病情较重,全家人都很紧张、焦虑、易激惹。家属期望值高,不承认孩子病情的严重程度,认为“我们来时还好好的”··对某些医疗护理行为不理解,就会不断向护理人员宣泄内心情感,造成关系紧张,氛围不融洽。同时受媒体影响,对医护人员本身就存有偏见,或者认为花了钱,就应该享受更高级别待遇等等,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不能满足时,家属就迁怒于医护人员。

1.3 护士因素:①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巡视病房,或没有认真巡视,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用药剂量过大或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引起患儿不适,这些都极易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②服务态度不够好:患儿及家长询问问题时,回答、解释不全面、不专业,态度不耐烦或生硬。③护理队伍年轻化,人员短缺:护士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专科疾病知识技能不熟练,对异常的生命体征未能及时识别而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这些都无疑增大了护理风险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书写记录缺陷: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常规的检测做了没记录,或者没有测量却编造数据。

1.4 社会因素:①家属对医疗费用的敏感:多数患儿没有医疗保险,费用一旦生成较多超过家属预期,就会引起家属对收费不理解或心存疑虑,在护士身上宣泄,导致护患关系紧张。②对服务流程的不满:有的服务流程环节过多,或有的环节排队时间过长,容易积蓄家长不满情绪。③对就医环境的不满。因为患者过多,床位紧张,在走廊加床,造成就医环境混乱。

2.儿科护理纠纷的防范

2.1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所以护士要加强医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有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哪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被误认为护士在有意推诿。

2.2强化护士三基训练,加强素质培训:过硬的技术是架起患者、家长对护理人员理解和信任的桥梁[3]。针对目前新护士多,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的薄弱环节,加强对招聘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计划地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同时鼓励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性,要求护士准确、及时、客观地记录病人情况,使护士认识到护理记录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依据,也是病人救治过程中真实反映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科学依据。在治疗中,要求儿科护士有着娴熟的治疗技术,稳、准、轻快地完成操作过程,力保一针成功,把痛苦减少到最底限度。开展技术练兵,定期开展业务技术考核活动。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年轻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2.3强化医疗收费的规范意识:提高医疗收费透明度严把医嘱录入核对关,按规定收费,不私立项目不分解收费,尽量减轻患者负担。每日下发清单,做到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并及时解除患儿家长的费用疑虑。

2.4创造良好就医环境: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病房,病房透视窗、走廊的墙壁上张贴颜色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时新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彩灯;并在每个病房里备有儿童画册、温馨提示卡等以消除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2.5重视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理工作不到位容易产生纠纷,如拔针后,要求家长按压针孔,而按压不当致皮下淤血或出血;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收费有误,标本丢失造成重复采血;交接班不认真,药液渗漏未及时处理;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遗漏医嘱等等。个别医护人员素质不高,自我保护意识差,言多有失。

参考文献:

[1]何丹.儿科护理风险事件与护理风险管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S2):15 -16.

[2]须玉红.儿科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新疆医学,2009,39(1):144 -146.

[3]李红波.儿科护理纠纷及其防范对策[J].甘肃科技.2010.7(26):167-168

论文作者:黄淑红1,曲焱1,栾卫红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论文_黄淑红1,曲焱1,栾卫红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