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王英伦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王英伦

临沂三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水平日益加快,各种高层房屋建筑崛地而起。对于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来说,为了确保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大范围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将根据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深入分析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所建筑的区域如果为地下建筑,会对防水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注重对裂缝加以控制,这样通常就不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现象;第二,一般使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因受混凝土收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开裂问题出现;第三,筏板等基础形式,一般不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现象,其安全性能较好,所以在控制混凝土裂缝时须主要控制其内外温差和收缩;第四,假若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不符合其标准,也会使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第五,为了能有效控制其裂缝的出现,一定要合理优化浇筑方案,加大对该工程的后期养护力度,做好内外温差的控制,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其结构抗裂性能。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原材料所包含的种类有很多,加大力度对这些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是确保其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第一,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使用中热或者低热的水泥,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同时在混凝土搅拌时,要想减少水泥热量,可适当加入一些粉煤灰,这对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起很好的作用;第二,细集料。在该工程的施工中大多会选用中粗砂作为其细集料,把砂的含泥量尽可能的控制在2%以下,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性,从而达到提高其抗拉强度的目的;第三,粗集料。粗集料会选用5-40mm的石子,而石子的含泥量须控制在1%以下;第四,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为了减缓水泥的水化热散热速度,须在配置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减水剂,这能很好地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2.混凝土浇筑

使用混凝土技术,从阶梯状、大体积、条形三种类型中进行基础施工。在阶梯状项目工程施工中,根据台阶设置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不能有任何缝隙出现。在大体积项目工程施工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必须按照不同段、不同层的施工要求,紧密浇筑各层之间,不能出现缝隙。如果不能一次性完成浇筑,可先设置好基础,再进行浇筑,浇筑施工中必须考虑可能出现的收缩、膨胀、水化热等现象。在条形项目工程施工中,先要在木板两侧首先标出标记,选择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衔接浇筑每个基础层段,严格控制浇筑距离,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均是多重框架结构,按照房屋建筑的多重框架结构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分划浇筑层次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房屋建筑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在新浇混凝土和下层混凝土的相连处使用水泥浆40mm厚度的均匀浇筑,在浇筑期间,用铁铲入模,防止抖料直接入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在各层浇筑后都需要通过振捣结实:第一,要按照常用混凝土的坍塌度,将浇筑坡度设计成1:6,因为浇筑泵机均是后退浇灌,因此泵1:3 间距离需要保证软管左右的交合,确保浇灌能够顺利的进行;第二,进行振捣时,很多位置均使用垂直的振捣方式,振捣点间间隔约为500mm,在振捣对边缘混凝土时,需要将振捣点与模板距离控制在200mm以内,一些钢筋比较密集部位,需要使用斜向的振捣方式,防止破坏到钢筋的节点;第三,为防止上下层混凝土间产生缝隙,需要在混凝土初凝完成以前进行振捣,同时在混凝土的表面下5cm处埋上振动棒;第四,由于振捣过程极易产生气泡,一旦没有及时排出气泡,会导致混凝土结实度受到影响,因此在振捣过程中,需要迅速插入与拔出,保证气泡具有充足溢出的空间。整个浇筑过程需要在初凝以前完成,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3.保温与降温处理

在混凝土中预埋水管,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冷水测量温差,可很好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钢管、铝管等都是一些耐热性耐腐蚀性较好的材料,施工单位可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降温水管。在混凝土浇筑开始前,为了避免出现一些突发情况,需要先进行通水试压,如果管道显示密闭良好且通水顺畅,才能够进行下道工序,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返工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大面积混凝土对温度极为敏感,浇注完混凝土后,要时刻关注其温度变化情况,把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派指定技术人员来设置温度的检测点,做相应标记便于日后使用,每天至少要测量四次,观察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把检测的数据和其理论数值进行比较,在结果相差很大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降低或者保护混凝土的温度。

4.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在养护中主要是保证养护温度、养护时间与湿度等。第一,在保湿保温养护材料选择方面。应该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保证养护施工的方便性以及成本性。使用塑料薄膜、保温被、土工布等透气性弱的材料将混凝土结构覆盖。根据相应的计算,得出保温保湿材料所需的厚度,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为宜;第二,保温措施。为了避免混凝土快速散热,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过大,也为了延长混凝土整体散热的时间,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温度裂缝,提升其整体的抗拉强度。同时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测温孔,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符合要求;第三,保湿措施。在混凝土硬化阶段,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优势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快速脱水导致干缩裂缝。一般采用保湿材料进行覆盖,必要时进行洒水处理。

5.控制施工工艺

强度标准差是反映混凝土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小就说明混凝土的生产水平越高,假若混凝土的质量很不均匀,在其浇筑后就会存在薄弱环节,很容易因收缩应力而导致裂缝的出现。除此之外,保持好混凝土的浇筑强度,对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同等温度应力的影响下,开裂大多是在抗拉强度很低的混凝土中发生,同时相邻混凝土间的温度变形相互约束,在抗拉强度较低部分的混凝土相邻混凝土变形收缩时,就会使得抗拉强度低的混凝土拉裂,假若初凝混凝土在开始凝固之前就浇筑完毕,那么就能避免该结果的发生,事实上,既要采取掺加外加剂手段尽可能地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还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浇筑强度,不过混凝土缓凝时间过长对早期强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早期强度又是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所需要的,因此缓凝和早强一定要做到相互兼顾。

结语:综上所述,目前,大体积建筑物在我国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在普通建筑物混凝土施工技术上不断发展而来的,因此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纰漏,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其的施工监理力度,严格按照质量检验标准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使其能够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从而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中朝.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13):168.

[2]韦红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24):150.

[3]郭启明.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2016(15).

论文作者:王英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王英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