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力运行中担负着电力传输的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电杆架设的越来越多,各个电压等级参差不齐,走向交错复杂,这些不但为城市美化增添了负担也成为新城市规划建设的制约。笔者身处广西崇左市,亲历了由最初以10kV作为主要网架的配电网发展到今天500kV超高压智能电网,也亲历了城市发展变化而随之带来的各等级电压线路迁改。从而深刻感受到,只有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代替陈旧落后的电力设备,用高电压、强规划、整齐美观的电力线路取代杂乱无章的旧电网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对输电线路科学、合理迁改,有效实施线路迁改管控已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迁改;过程管控;工艺技术
引言: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前需对规划建设范围内的原有设施进行拆迁,其中,线路走向、迁改赔偿、安全施工成为制约迁改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而电力线路迁改工艺要求、方案实施等原因又是制约或阻碍规划新建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
1.城市高压输电线路迁改要点
1.1迁改实施方式
1.1.1迁改线路技术标准。原则上迁改要按电力线路现状的技术条件进行,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迁改应符合当地电力部门电网发展规划要求,如受到线路走廊通道和同杆架设回路数的限制,并兼顾城市的美观和形象,35kV以下线路可考虑敷设地下电缆的方式,但迁改成本高。线路迁改尽可能一次到位,避免二次迁改。
1.1.2迁改补偿。建设单位对电力线路的迁改实施,有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充两种方式;采用货币补偿方式的,建设单位与线路产权单位签订货币补偿协议,根据线路产权单位提出新线路概算费用经第三方评审后确定货币补偿价格,建设单位出资,线路产权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这种迁改实施方式可简化建设单位对迁改的管理过程,加大产权单位对建设项目推进的配合力度,有助于迁改项目的顺利实施,缩短工期,但相较于实物补充方式的费用较高。采用实物补充方式,需建设单位向线路产权单位提出书面迁改申请,征得线路产权单位同意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电力线路迁改,完成后将迁改新建段产权移交给原线路产权单位。这种实物补充的实施方式,建设单位对电力迁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协调工作量较大,协调产权单合理停电过程繁琐,实施期稍长,但相比于货币补偿方式,能市场化选择迁改实施单位,可降低工程造价。采取哪种迁改实施方式,均需主动征得线路产权单位意见,实物补充方式一般适用于电力线路产权属于国有的项目,可由政府规划建设相关协调部门协调电力线路产权单位辅助配合,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实施电力迁改。货币补充方式用于电力线路产权属于私有的项目时,能降低迁改项目的实施协调难度,加大产权单位的配合力度,减少因停电对产权单位造成的损失等费用,更有助于迁改项目的顺利实施。
1.2迁改方案路径批复
新建迁改电力线路路径,需符合规划、国土、水利、环保、林业、政府等建设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首先,要符合规划部门近期及远景规划,避免重复迁改,取得规划批复;其次,向国土部门核实迁改新建路径通道的土地征用情况,取得土地使用批复;同时,迁改项目地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分区防治措施可行,满足有关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取得水利部门批复。并且迁改新建工程还要满足环保部门的要求,满足环保标准,必要时,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环评报告,取得环保部门的批复。另外迁改新建路径若经过林区或涉及树木砍伐等情况也要取得林业管理部门批复;最后,取得政府部门的批复,并请求在项目实施时候予以配合和协调。
1.3迁改重要技术要点
电力线路迁改,需将影响项目建设的征地红线内的杆塔迁出该范围;或者对不满足跨越高度要求的电力线路,进行加高、加固、加强等措施来满足跨越安全距离。同时,根据规划建设项目的不同,迁改新建路径还应满足规划建设项目涉及的公路、铁路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如跨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重要输电通道(简称“三跨”)的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的迁改,需满足如下要求:跨越档应采用独立耐张段,杆塔采取全塔防松、防盗;尽量避免出现大档距、大高差;跨越档所在耐张段内的杆塔结构重要系数取1.1;地线采用铝包钢绞线,其单丝直径不小于3.0mm;导线悬垂绝缘子串应采用双挂点双联串,地线悬垂串应采用双线夹;跨越档导线耐张线夹采用安全备份线夹,档内不应有接头,以及防震锤和间隔棒采用预交式金具等要求。除上述要求外,跨越高速公路(重要跨越)的,对公路面、桥面不仅要满足安全距离要求,还应满足其施工器械(架桥机)、爆破作业面等施工要求;且不得跨越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炸药库等特殊区域,交叉的水平距离也有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迁改新建杆塔需建设在高速公路用地边线30m以外。与新建铁路(重要跨越)的交叉跨越,需满足对轨道、接触网、施工器械(架桥机)、作业面(爆破)等的安全距离,同时,立塔位置须大于倒塔距离加3m的要求;且35kV及以下线路不得架空跨越高速铁路。
2.城市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管控要点
2.1探明地下管线
开挖基坑前应探明地下管线和地面设施,对已探明的不需迁改的地下管线应标记及保护,如需迁改地下管线应向产权单位提出迁改申请,不能因电力线路迁改影响既有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挖探坑是探明地下管线的主要方法,探坑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应采用铁锨薄层轻挖,通过两处以上探坑暴露的管线情况来推断该种管线的大致走向和埋深等信息。使用管线探测仪可有效的探测电力、电信、燃气、供热、供水、排水和有线电视等各类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和埋设深度等数据,再与现有管线资料图纸复核,可获得地下管线的准确信息。
2.2现场交通疏导
制定详细和切实可行的作业现场交通管制及疏导方案,并报当地交通部门批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跨越道路架线需要车辆临时限行处、架空电缆接头处、跨越十字路口或在直行道路中央挖掘基坑、沟洞处需对该路段进行局部封闭的,设置围栏及警戒人员;或是在尽可能保证对现有道路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对路段实行部分封闭的,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协助疏导人员通行,每天根据进度安排布置交通组织方案。
2.3安全防护、警示
在现有线路下方施工需确保安全距离或架设防触网;高空作业附近设监护区域,派人监护;作业面临近道路的,道路两端设车辆慢行警示牌;基坑开挖四周及作业面设置警戒线或围网,并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晚间设置闪烁警示灯或红灯并派专人看守。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应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转移,作业完毕应及时撤除,清理干净。
2.3未涉及迁改的现有线路防护
新建线路杆塔架设要与现有线路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影响、破坏现有线路的安全运行,对于与现有线路基础过近的基坑必须及时回填加固,新建线路杆塔过高的,临近现有线路应考虑雷电感应的防护,防感应雷的措施主要是将现有线路进行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线路架设技术要点
3.1铁(钢管)塔组立方式
3.1.1内悬浮抱杆组塔工艺分为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法和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法两种,该工艺在一些高塔组立施工中使用,较其他组塔工艺,优点是机具配置少、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缺点是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要求高,地面要平坦开阔,适用于平原地区。
3.1.2座地式摇臂抱杆组塔,该工艺具有施工安全、安装质量好、工效高和适用于复杂地形等优点,其摇臂稳定性强、受力均匀,可全方位吊装,抱杆可随组塔高度的增加而任意接续杆段,利用小吊臂吊装时塔材能保证自行平衡;缺点是使用工具较多。
3.1.3塔式起重抱杆组塔适用于钢结构大型铁塔的超高压以上线路,具有安全可靠、起重力矩大、安装作业平稳、作业效率高等特点,由于起重机安全性能高,使得高空作业内容大大减少,但塔基拆解工艺较为复杂,成本高[1]。
3.2展放导线
3.2.1人力展线
人力展线是输电线路建设中较传统的放线方式,其技术含量低,易操作,因此凡要跨越架处、回线及有余线处、交通路口、高差较大的坎边、树木较多的地段、有刮磨电线可能等处,均应布置监护人员,路线过长的,各作业点护线人员和指挥人之间的联系应准确及时,旗语哨音应统一,放线顺序应为先放导线、后放地线。地线放完后,先紧地线,再紧导线。特别要注意架线不能互相叉,严防导线压地线,以免给紧线带来困难。
3.2.2使用飞行器悬空展放初级引绳
相对于人工展线作业强度大、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及林木砍伐难度大、,青苗补偿纠纷问题突出的现状,使用飞行器悬空对放线引绳展放能极大减少对线路施工产生影响。采用动力伞、飞艇、八旋翼无人机等具有飞行器功能的设备悬空展放导引绳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不错的方法。由于各级线绳都是离地行进,这种施工方法在速度与质量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2]。
3.2.3使用挂胶放线滑车
为了避免因导线和牵引绳通过同一滑轮而造成对导线磨损,减少放线过程中滑车对导线的磨损而产生电晕的影响。大量实验表明,放线轮槽做挂胶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导线和滑轮磨损,从而满足导线通过的要求,但采用挂胶放线滑车就需要严格控制放线区段的长度,要把牵张段控制在7~9km之内,且放线滑车数量不宜超过22个,滑车轮槽底部要进行衬胶,以起到良好的防磨作用。
3.3附件安装
3.3.1跳线对塔身间隙要满足与铁塔构件的最小空气间隙值大于2.36米。引流线安装完毕,对杆塔及拉线等的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耐张线夹、接续管、修补管、引流管在压接施工前必须在导线上均匀涂刷导电膏,压接完成后在出口位置均匀涂刷红丹、凡士林进行标记,引流线连接板正反面使用正确,且连接板接触面必须使用导电膏,导电膏应涂刷均匀。
3.3.2绝缘子在安装前应该逐个清擦干净,瓷绝缘子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逐个进行绝缘检定,在干燥情况下绝缘电阻低于500MΩ者不得使用,安装完毕后将安装过程中附着的污物清擦干净。
3.3.3跨越带电线路的施工,附件安装时,应有防止导地线下落的措施。安装开口销必须开口对称,开口角度每侧应为45°,两侧合为90°,开口后不得有折断、裂纹等现象,严禁用线材代替开口销。
结论
简而言之,电力线路迁改实施应根据建设、产权、规划等相关单位的意见,结合现场实际,选择一个能满足规划建设需要,实施过程快捷,施工过程安全、环保,运行维护方便的方案。不仅需要实施单位的精心设计和规范、安全的施工,同时还需要其他涉及迁改的各方全力配合,更离不开电力线路实施影响范围内的用户和民众的理解和支持[3]。
参考文献:
[1] GB50233-2014,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
[2]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S].
[3]Q/CSG1203004.2-2015,35~500kV交流输电线路装备技术导则[S].
论文作者:颜平桂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产权论文; 作业论文; 管线论文; 单位论文; 杆塔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