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内涵、背景、目的与展望论文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内涵、背景、目的与展望论文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内涵、背景、目的与展望

缪志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 班级和班级团支部分别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单元,为使二者的协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中央在全国高校中实施了“班团一体化”建设。这一举措是一次自上而下贯彻于整个学校共青团战线的改革举措,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关系演进过程在高校的反映,也与全面提升高校团组织的组织力密切相关。“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巩固团支部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团组织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回应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需求。同时,完善制度设计,做好团支部书记的培养和坚持问题导向是下一阶段推进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班团一体化”;高等院校;共青团改革

在我国高校的班集体中,团支部主要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而班级委员会(以下简称“班委会”)则是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组织。[1]关于二者关系的制度安排可以追溯到共青团建立之初,早在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做出了“要在学生会中设立共青团团组,在学生会会议未讨论各种问题之前,团组应先讨论”的决议。为进一步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在全国高校中实施了以“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以下简称“班团一体化”建设)为主题的改革。截至目前,这项改革已成为高校开展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但在理论层面,围绕“班团一体化”这一概念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将从内涵、背景和目的三个方面对高校的“班团一体化”建设进行论述,并结合实际对这项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经CA-074预处理后再予以大剂量LPS刺激,与LPS组相比,CA-074+LPS组WT与TLR4-/-的组织蛋白酶B活性明显降低(P<0.05,图4)。表明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预处理引起了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明显下降。

明确4%氟嘧啶草醚+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毫升/亩对水稻稗草和野慈姑的田间防治效果及适宜应用的药剂量,评价该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

一、“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拉开了新时代共青团自我革新的序幕。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改革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到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当中。”2016年11月,《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其中提道:“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统筹团支部、班委会职位设置,班级内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由班团协作开展,促进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集体建设。”这是“班团一体化”的概念首次见诸公开。2016年11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其中针对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具体表述是“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2019年1月,共青团十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中将“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明确为“突出团支部政治引领作用,实现团支部工作与班委会工作融合发展”。

“班团一体化”建设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这是一次自上而下贯彻于整个学校共青团战线的改革。由共青团中央确定方向和原则,由各省(自治区)、市级团组织进行督导,由各高校和中学的团组织负责具体实施。其次,“班团一体化”建设直接涉及的对象是团支部和班委会及其组成人员。但无论是“协作开展”还是“融合发展”,其前提都还是要分别保留团支部和班委会两个组织,二者不是可有可无的关系,更不是用团支部取代原有的班委会。最后,“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在于构建“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范[2]。其外在特征是团支部和班委会在职责分工、议事规则、考核评价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设置。运行规范是内在机制,体现在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良性互动和目标愿景的一致性。

二、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关系演进在高校的反映

大学生是青年中参政热情最高的群体,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关注国际热点。如果说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更多体现在参加各类运动上,那么1978年之后,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随着就业压力增大、生活成本上涨和自身维权意识的提高,在校大学生更愿意通过体制内的途径表达自身的意愿。以往谈到政治参与,主要涉及的是选举、集会、入团入党等,在这些方面团组织具有天然优势,能够成为相关活动的引领者。然而在现阶段,大学生对参与社团和各类自组织有了空前的热情,这种非传统的政治参与活动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成为热点。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团组织不能置身事外,而要力争能够代表学生的利益,反映学生的诉求,协助学校或上级团组织做好引导和调解工作。“班团一体化”建设就是在制度上打通普通学生进行政治参与的通道,强化团支部大会、团小组会议搜集团员意见的功能,通过增设权益委员等举措,及时回应大学生在体制内进行政治参与活动的要求。

高校团支部与班委会互动关系的变化也基本遵循了相似的脉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探索逐步深入,在新旧体制、机制的交替交锋中,各种社会情绪聚焦于大学校园。共青团作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施动者,强调加强主导性,合理有效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进入90年代后,我国社会越发开放和多元,政治身份对个体获取资源、参与分配的吸引力降低[4]。随着大学生自由度和主体意识的增强,班级作为其日常生活的集体和身份认同的纽带变得更加重要。大学生常说的是自己是某班级的,而少用团支部来表达归属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大学生的发展压力不断增大,需求多样化也更加明显。团组织要赢得大学生,就必须参与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关注大学生群体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这一路走来的变化就成为“班团一体化”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现实背景: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力有待全面提升

对巩固团支部在班集体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一目标的认识应当提升到“党建带团建”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一直有“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将党支部的重要性明确为“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一直秉承“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理念,在支部建设上坚持的原则和标准与党对支部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在高校中,学生党支部一般设置在二级学院一级,团支部则实现了每个班级均有设置。从组织覆盖面的角度来看,团组织更容易发挥凝聚青年学生的作用,更应当承担起作为班集体领导核心的作用。“班团一体化”建设就是从制度上理顺团支部和班委会的相互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协调成本,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目的

(一)巩固团支部在高校班集体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组织力指的是组织在设计、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合力,一般包括组织执行力、组织凝聚力、组织创新力和组织文化力等方面[5]。2019年2月,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提出了到2022年建团100周年时,使团组织的组织力得到明显提升的目标。该目标的设定,直指基层团组织组织力低下的问题。这一问题体现在高校班团关系方面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团支部的地位逐渐弱化。支部的主要职能在班级日常管理和评优评先、奖励资助等重要事务的决议过程中缺位。其次,团支部的凝聚力正在降低。多年来宽松的准入标准使得班级中团员的比例普遍占绝对多数,学生无法感受到身为团员的荣誉感和先进性,对团支部的作用认识较为模糊;同时,各类社会自组织和亚文化群体的涌现分散了团员的身份认同感,青年学生热衷于“自贴标签”或自我赋能,从而与团支部产生疏离。最后,团支部的创新力有所下降。多年来推行的“班团分流”模式把团支部施展的空间单纯地局限在政治活动的范畴内,使团组织的活动与说教式、上传下达式的特点画上等号,束缚了团支部的创新力。

(二)推动团组织全面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将构建“大思政”格局作为一项战略性举措加以实施,力求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思政教育的合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高校的日常教学领域出现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发展。高校共青团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进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共青团相较于其他社会团体而言,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基层组织的广泛覆盖性和架构完整性,这使得团的决策和部署能够从团中央一直传递到每一名普通团员。“班团一体化”建设就是要强化这一优势,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能够借由基层团组织的“脉络”延伸到学生身边。同时,“班团一体化”也要改变以往那种“团支部组织政治学习,班委会开展文体活动”的刻板印象,把思想引领工作贯穿在高校各项学生活动当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亲和力和实效性。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存在大学生团员毕业即与团组织失去联系的状况。一方面,由团的基层组织在社会中的缺失导致。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然而,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正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较为薄弱的地方,这导致毕业生团员无组织可转入。另一方面,社会中的多种因素使得许多青年呈现出相对独立、分散的状态,其中又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甚。这也造成该群体缺乏对团组织的归属感。从实际情况看,毕业生对班集体相较团支部而言有着更强的归属感。“班团一体化”建设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班集体的“纽带”作用赋予团支部,从而增强团支部在毕业生群体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变以往“班级—社会”的团员流动模式为“班级团支部—工作(生活)地团支部”的新模式,减少“失联”的团员。

(三)回应大学生在体制内进行政治参与活动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构建科学高效的党政关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党政关系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初期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后开始推进的党政分开;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推动的党政融合[3]

(四)改变部分学生团员毕业即与团组织“失联”的状况

旨在深度贯彻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及《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并且促进旅游行业领域大数据时代形成,国家旅游局和贵州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将国家旅游云数据中心构建作为基础,不断拓展旅游云工程建设能效,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通力合作达成旅游大数据应用产品建设,全方位、多角度促进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完善。

四、对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展望

(一)完善制度设计,进一步规范新形势下的高校团支部工作

如前文所述,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其实施效果的高低取决于全国高校的协同推进[6]。然而,全国近三千所高校办学情况各异,团建工作水平不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很容易步调不一,甚至变形走样。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制订“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班团一体化的步骤、一体化后团支部、班委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分工等内容做出原则上的要求,并对高校团支部工作做出进一步规范以适应新的形势。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在对标党的建设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也已经起草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一条例的正式公布将对包括高校团支部在内的团的基层组织在新形势下的工作做出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也将成为高校实施“班团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二)抓住“关键少数”,做好团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用同样的视角来看高校团建工作,可以清晰地发现,团支部书记就是“班团一体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少数”。“班团一体化”之后,团支部书记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责任。如果团支部书记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进而发挥有效的作用,则高校的基层团建工作将陷入被动。其次,团支部书记的榜样带头作用将会更加凸显。2017年,团中央提出了“控制发展团员数量,到2025年将全国团青比例降低到30%以内”的目标。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校内团员数量的减少,高校的班集体将会形成“以团支部为中心,以团员为骨干,团结带领广大同学”的格局。这势必对团支部书记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带头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团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共青团始终成为青年利益的代言人

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始终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各个时期都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举措和尝试,可以说共青团始终在同社会变革中侵蚀、弱化基层的因素在赛跑和较量。“班团一体化”建设作为高校团组织形态的最新升级版,绝不应是炒作概念,制造新奇[7]。而应当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贯穿于“班团一体化”建设全过程原则。把解决了什么问题、班级团支部的活力有没有得到提升来作为评估“班团一体化”建设效果的主要标准。

事实上,对于蔬菜类这一整体的营养评价很难用非好既坏的“二元论”方式评价,生蔬菜和熟蔬菜的营养价值应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不同的蔬菜也应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申小蓉.论新时代班集体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强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4-26.

[2]杨杰,杨涛.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1):142-144.

[3]陈鹏.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党政关系的探索和完善[J].宁夏党校学报,2018(5):37-43.

[4]胡献忠.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28-29.

[5]程涛,张韵轩.组织力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10):8-9.

[6]吴庆.青年政治参与与共青团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27-128.

[7]任少伟.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J].当代青年研究,2019(3):103-107.

中图分类号: D2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254(2019)06-048-04

收稿日期: 2019-09-17

基金项目: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研究”(2018GJ056);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立项项目“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广东高校信息公开现状研究”(PDJH2019B0826)。

作者简介: 缪志波(1983~),男,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教育、高职教育理论。

(责任编辑:韦妮妮)

标签:;  ;  ;  ;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内涵、背景、目的与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