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如海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课改给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实行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得到了改善,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广大一线高中地理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改善措施。这已成为全体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难题和使命。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高中地理是高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新课改实行以来,面对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地理新教材,面对不断改革的高中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从自身出发,实时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改变落后的教育观点,改变长久以来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改变学生被迫学习的学习状态。此外,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并且由于缺乏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能力较差,这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高中地理学习在学生心里的地位堪忧。因此,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就成了摆在当前地理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广大高中地理工作教育者从多方面努力,发现在新课改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其改善措施。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建议。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巩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前学后忘”的现象,学得快忘得也快。大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已经听懂了,不需要在课后复习,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课后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每节课结束后,很多学生都是只注意完成课后作业,甚至连地理书本都没有翻阅过,更别说回忆课堂内容、整理课堂的笔记、透彻理解题材了。所以,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由于青少年的特点,学生经常是学完就忘,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到这节课就忘得差不多了,上节课中掌握的知识这节课就不会了。这导致教师在教授新的地理知识时,要联系到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就必须占用比以往更多的时间,进而减少了教授新知识的时间,拖延教学进程,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众所周知,美国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型思维和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他们所学到的东西。而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严谨的求学态度,但在开放型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大部分中学生缺乏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指一个人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大胆提出质疑,发表不同见解的科学精神。对于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来说,质疑精神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中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培养自己的质疑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也要具备质疑精神,但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由于不自信和对教师的敬畏心理等原因,常常习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思想。
3.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创新意识不强
有部分高中地理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成熟的教学模式,但是他们的思想容易固定化,对于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比较排斥,这给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很多的障碍;相比之下,很多年轻教师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但部分教师存在着责任心不足、心态过于浮躁、容易急功近利等问题;还有部分教师素质相对于较低。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师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升。由于高中地理教师处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素质不高会进一步影响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改善措施
1.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加强教师间交流,提升教师质量
高中地理教师不仅仅要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成熟的教学模式,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应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这变化万千的社会中,教师要学会适应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改善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一个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是及格的教师队伍。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离不开对学生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与地理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地理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因为高中地理本身是一门内容非常枯燥的必修学科。因此,教师要如何把学生学习地理的状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的课程导入。适当的课前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将导入环节设计得新颖、生动、丰富,只有合适的课前导入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视频导入法、比赛导入法、疑问导入法、地图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3.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师生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忙,只有让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才会在心理上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教诲,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达到育人的目标。教师还要主动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要多鼓励和信任学生,要加强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科。教师要公平、民主地对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会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只有真正培养了学生不可或缺的质疑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要从多方面探索,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新课改下,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论文作者:宁如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