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铜山中医院 影像科 江苏徐州 221160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征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的CT诊断结果。结果:6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其中,4个L3-4椎间盘突出,22个L4-5椎间盘突出,34个L5-骶1椎间盘突出,表明L4-5和L5-骶1是椎间盘突出的最常见部位。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有助于为临床确诊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CT;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6.32±5.21)岁;患病时间3个月-15年,平均患病时间(5.25±2.29)年。临床症状以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为主,腰骶部疼痛较为严重,并扩散到小腿和大腿后外侧,体力劳动、锻炼之后,疼痛感更加严重。体征检查结果表明腰骶部局限性压痛,以棘突旁、棘突为主,病理反射是阳性。
1.2方法
让患者取仰卧位,对腰椎侧位使用CT进行定位扫描。调整好CT扫描机架的倾斜角度,使椎间盘和X-RAY保持平行。对L3-4、L4-5、L5-骶1椎间盘进行常规扫描,包括椎间隙、下一椎体上缘、上一椎体下缘等,扫描层厚设置为3/5毫米[2]。
2.结果
6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中,4个L3-4椎间盘突出,22个L4-5椎间盘突出,34个L5-骶1椎间盘突出;4个外侧性突出,25个侧后型突出,31个中央型突出,表明L4-5和L5-骶1是椎间盘突出的最常见部位。
3.讨论
3.1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CT征象
3.1.1间接CT征象
间接CT征象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1)椎间孔发生了改变。如果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属于后外侧型,那么相对应的椎间孔就会消失或者变窄,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13个;(2)侧隐窝发生了改变。如果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方向不一致,就会导致侧隐窝消失或者变窄,本次研究过程中发展17个;(3)硬膜囊发生了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椎间盘突出会直接导致硬膜囊发生不规则形或者半月形的改变;(4)硬膜外脂肪间隙发生了改变。椎间盘突出会直接导致硬膜外脂肪间隙消失或者变窄,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25个消失,31个改变。
3.1.2直接CT征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CT征象就是腰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的软组织块影,密度和相对应的椎间盘密度相同,但是形态不一致,边缘可能是规则形,也可能是不规则形。CT值为48-76hu,突出范围为2-15毫米[3]。
3.1.3其他表现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除以上两种征象意外,还包括其他伴随性表现,如:11个椎管狭窄;3个腰椎滑脱;11个椎间盘膨出伴钙化;7个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合并真空征象;9个骨性椎管狭窄;5个黄韧带肥厚等。
3.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根肿胀受压湮没或者移位。水肿会直接导致神经根肿胀,而神经根受到髓核的推挤作用之后,会发生移位。再加上突出的髓核和神经根密度完全一致,所以一旦发生后外侧型突出,就很难区分神经根和髓核,这种典型的CT表现就是神经根湮没。(2)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这是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3)硬膜囊前脂肪间隙移位,发生消失或者变窄。一般情况下,硬膜外透亮区域的形态、大小都比较对称,而发生椎间盘突出后,低密度脂肪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硬膜囊前脂肪间隙。(4)软组织块影。椎间盘突出最直接的征象就是椎间盘后缘突出的软组织块影,多数呈丘状,椎管内会突出半月形或者新月形,轮廓为不规则形,底部和椎间盘软组织连接。(5)合并其他伴随下表现,如:骨性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4]。
3.3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CT机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不仅可以直观、清晰的显示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具体位置,而且还可以发现X-RAY平片无法发现的改变,如:小关节病变、侧隐窝狭窄、硬膜外脂肪间隙改变等。此外,CT诊断还具有无创伤、无痛感、简单快捷等优势,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程春,陈蕾,梁晓航,杨友林,杨泽鹏,杨超.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07:91-92+119.
[2]方鹏,常万松,郝润春,王快乐,彭云涛,靳梦杰.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13,03:72-73.
[3]马伟东,李鹤平,王于,陈伟,庄文权,杨建勇.CT与诱发电位相结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03:146-148.
[4]许纬洲,曹冠东,廖孟杨,赵炬才,王海蛟,黄晓凌.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8,06:24-27.
论文作者:陈永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椎间盘突出论文; 征象论文; 患者论文; 椎管论文; 椎间盘论文; 间隙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