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_王晓丹

高职机械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_王晓丹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武汉 430068

摘要: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培养学生具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等优秀的工匠品质,符合新时代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工匠精神融入到机械类教学的主要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机械类教学

1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世界的制造中心。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大国工匠重任的高职院校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匠人”,活跃在祖国生产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现状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还具有较大进步空间,体现在以下具体情况,亟待解决。

(1)学情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机械类课程主要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固定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对学生机械类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他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对机械类课程产生兴趣,并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同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再加之,机械类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原本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困难。此外,机械类课程的考核以单项考核+终结考核的形式为主,无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2)教情分析。一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契合。当前中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高职人才培养的理念日趋成熟,各类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各具特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匠人”,而“匠人”不一定都是具备“工匠精神”的。在教师层面,专业课教师更加了解企业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一类“工匠精神”,但其自身往往不能对“工匠精神”进行身体力行,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空讲道理”无法产生育人示范效应,

学生难以接受。

(3)社会环境因素分析。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转化,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告别了过去对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年代。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在信息良莠不齐的多媒体时代,学生的思想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广泛存在着享乐、攀比的不正之风,成为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协同创新、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工匠精神的最大“拦路虎”。“拿来主义”、“差不多就行”、极端的“佛系主义”渗透到高职院校之中,使得学生群体也心浮气躁起来,丧失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放弃了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降低了自己的使命担当。

2高职机械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机械类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它没有统一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与要求,因而的很多学生认为机械类课程的学习比较困难。在机械类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1设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

“工匠精神”强调的就是对自己产品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机械类企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能创造更加新颖、更具有吸引力的卓越产品,满足大众对当代产品创新性和功能性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机械类企业对高端素质人才的需求比较迫切。因此,高职机械类专业作为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摇篮,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向,深入制造类企业进行岗位职能调研,了解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而结合企业生产产品及人才需求特性,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企业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典型工作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并逐渐的培养学生精细制造的精神、创新的思维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而使其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2.2构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机械类课程教学评价模式

在“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能仅仅依靠以往单一纸质考试+实训任务考核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各方面能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同时,没有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进行有效对接,不能帮助学生及时的学以致用,且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上,无法真正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积极改变现有的人才评价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评价,比如思维能力、查阅资料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等等,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程度进行全面考核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车削轴类零件的实训项目中,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读懂零件图技术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操作车床,并能按照加工图纸进行加工,使其能满足加工尺寸和精度方面的要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通过最后的加工成品来评定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水平。然而,工匠精神强调的就是对产品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改变传统评价模式,采分层评价的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等级,以最高的品质来衡量学生的成果,并通过相互评价、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途径,及时反馈学生成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根据反馈意见对其自身的产品进行多次的改进与创新,从而逐步的养成“精益求精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2.3将技能竞赛融入到机械类课程人才培养的模式中

技能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在高职机械类课程中融入技能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例如通过开展丰富的机械类制图技能的竞赛活动,在竞赛前通过机械制图主题讲座,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机械制作要领,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化和个性化的指导,进而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每年都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在高职机械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个人品质及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对机械类课程产生兴趣,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为促使“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奠定有利基础,有效的提高了人才质量培养。

参考文献:

[1]武威,周航."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实践性课程"师徒化"教学模式探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23.

[2]陈荣华,杨蓓.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微"学徒制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18.

[3]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4]尹小梅.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60.

[5]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 2014 (10) :91-93.

论文作者:王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高职机械类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_王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