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消除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九大顾虑_厉以宁论文

厉以宁消除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九大顾虑_厉以宁论文

厉以宁消除国企改革九大顾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企改革论文,九大论文,顾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由北京经济技术会社主办的“著名经济学家论坛”上,厉以宁提出在国企改革中要消除以下顾虑。

顾虑之一:国家控股能少于51%吗?

在一些重要行业,国家应该控股,但控股就都必须拥有51%吗?我看不必。实际上51%控股,只是针对只有两个投资者的情况而言。而有多方投资时,就没必要非要追求51%。所谓控股价值的关键在于你的资产通过控股能够支配的资产有多少,而不是你直接投入的资产有多少。比如你占100%的股权,你投资10个亿,你能支配的资产就是10个亿;如果只占25%就控股,你投资10个亿,就能支配40个亿的资产。所以这个思想障碍我们应该去除,占多少要根据股权分散情况而定。

顾虑之二:“肥水”能流“外人田”吗?

在国有资产重组中,有人不赞成降低国有投资比例,是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虑。我想对这个问题,要发展地看。如果盘子本身就小,又不赚钱,都自己攥着有什么用?

假设降低国有比例,但企业就此更有活力了,我的资产净值反而壮大了,我赚的更多了,有何不可?这当中“肥水”肯定要外流一些,否则外资凭什么进来?只要最后我们赚的比他们多。

顾虑之三:“靓女”能先“嫁”吗?

所谓“靓女”,就是效益好的企业:“出嫁”,就是改制。有人说:靓女不能先嫁,要嫁也得先嫁丑女。我说我们首先要问:出嫁是坏事还是好事?如果是坏事,不管靓丑都不能嫁;如果是好事,关键就是人家是要靓女,还是丑女?如果你只嫁丑女,或靓丑必须捆绑出嫁,那最后只会都嫁不出去。问题是这样下去,靓女还能靓多久?竞争这么激烈,现在不改制,3年后你效益肯定不行了。此时不嫁,更待何时?

再比如,有两户人家,都吃苹果。有一家是哪个苹果开始坏了先吃哪个;结果他们家一直吃的都是烂苹果;另一家是哪个苹果最新鲜先吃哪个,虽然最后他们少吃了几个,但吃到的都是好苹果。这都是一个道理。我们传统文化也讲;如果女儿长相一般,嫁妆就要多一些;而长得漂亮,条件就要高一些。如此而已。

顾虑之四:国有资产能量化到个人吗?

从理论上说,这肯定是不行的。但有两个前提:一,首先这是不是国有资产?关键还是先界定产权。假如在做产权界定时,明确这不是国家产权,而是职工集体创造的企业资产,交给他们有何不可?二,“量化到个人”是花钱买,还是白白送?假如已经界定为国有资产,但个人想花钱买,而且价格对国家来说也不错,又有何不可?所以说,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么理解:已经界定的国有资产不能白白送给个人。

顾虑之五:国有资产转让能不流失吗?

有人认为:国有资产一转让就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不能转让。对此,我举个例子:当群众从国有商店买回彩电时,我们能否大声制止,“不准把彩电拿回家,这是国有资产流失”?当然不行,因为人家已经付了钱。因为任何资产都有两种形态,一是实物形态,一是货币形态。国有商店卖彩电,其实就是将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只要价格合适,又没有落进私人腰包,有何不可?彩电如此,其他国有资产也是如此。

后来听说一位理论家反对我的观点,说:厉以宁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而不是货币的公有制!我哈哈一笑,觉得这未免肤浅,因为所谓货币形态只是暂时的。就像它也不会永远锁在保险柜里,而会再去进货,也就是再转化成新的实物形态。这时,生产资料不就又有了?卖掉旧的实物资产,形成新的实物资产,附加价值肯定更高。

顾虑之六:资产重组能门户大开吗?

这其实就像捕鳗鱼的道理一样。如何让捕捞的鳗鱼一直活蹦乱跳?如果把捕到的鳗鱼就那么放养在那里,它们不久就都会死;但如果在鳗鱼群里放进一两条鲶鱼,鳗鱼就会一直活着。因为有了钻来钻去的另类,鳗鱼才会一直保持紧张,一直保持活力。所以国有企业要通过重组兼并,真正激发活力,就要把门打开,让各种资本都进来。如果关起门来,就在国企内部调来调去,我看依然不会有生命力。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顾虑之七:国企光抓管理行不行?

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国有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只有选好一个领导班子,把管理抓上去,国企就可以搞好。我要说: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是做好任何事的基础。但管理要想长久地发挥作用,还有赖于改革。

为什么?因为在原有体制下,经常会有如下情况:比如企业家再能干也难免会被调离去当官,而原有体制又不保证新领导也有能力与责任心;另外,投资主体不承担风险,企业越红火越容易好大喜功,乱铺摊子,结果环境稍有改变,就会产品积压,债务缠身;因为企业被主管部门牢牢控制,经常被指令去兼并差的企业,哪怕是零成本,在兼并中也经常会消化不良,内部矛盾丛生;而且,企业越好越可能成为上级主管部门任意挥霍的小金库,导致员工不满,精神涣散;再加上好企业内因各种利益分配难免会形成派系,互相告状不止。这些因素,都会使好的国企走向衰败,而且还不算你把企业搞好了,必然有人垂涎三尺,存心把你排挤走。所以,只靠管理而不搞改革的红火是长不了的。

顾虑之八:改革靠危机导向行不行?

改革有两种导向,一种是利益导向,一种是危机导向。利益导向是在企业上升期就看到了更大的潜在利益,因而在企业还不错时就改革,以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危机导向则是只有企业发生危机了,才不得不改革。很遗憾,我们的国企大部分都是危机导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企业经营者的得失是不对称的。改革总会有风险,于是就可能产生矛盾。如果得失不对称,成功了自己没有好处,一旦出了问题自己就会很麻烦。所以,这种体制就会使利益导向难产。我们要做的,就是制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时,要使他的责权利能够统一。

顾虑之九:改革中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先讲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春秋时的鲁国规定:国人在国外凡看见本国人沦为奴仆就可以将他赎回来,然后赎金由国家报销。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碰上了这样的事,但事后他并没有去官府报销,于是众人都称赞他。但唯有他的老师孔子批评了他,为什么?因为子贡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人去勇于解救那些沦为奴仆的鲁国人,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看问题要先思考“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子贡去官府报销,不仅自己没有因为做好事而受到损失,而且也等于向社会宣扬:敢于冒险去救人绝对是值得的。这样就会引导更多的人愿意去救人,而那些奴仆也就有了更多的希望。这样,救人者虽然得以报偿,但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而是全社会。所以我们企业经营者被奖励、被授予股份时,你一定要接受,否则就是妨碍更多的人去干事业。

标签:;  

厉以宁消除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九大顾虑_厉以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