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中,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道路桥梁工程主要施工技术的混凝土,尽管其的施工技术优越成熟,但使,由于存在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必须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公路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中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混凝土结构具有热胀冷缩的属性,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进而出现结构变形以及其他方面等相关的问题。假如道路桥梁工程外部结构中出现了混凝土裂缝,这对于工程质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严重的话还可能会使得桥梁出现坍塌,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所以全面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应该受到有关部门以及机构的注重,具体来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的应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分析:首先是混凝土浇灌引发的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浇筑中,由于施工工艺比较繁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次是水泥水化热的问题,水泥水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很容易受到放热速率以及有关因素的影响。一旦水化速率过快,其温度收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道路桥梁的质量。
二、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增强施工前的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技术审核工作
道路桥梁工程的承包单位在进行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当首先联系发包单位和道路桥梁工程的监理单位,三者一起全面的对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之前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审核,审核的关键为对施工所用的图纸进行全面的校核,如果在审核的过程当中出现相关的问题,则应当及时的进行修改,同时做好相关的备注工作。此外,在审核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注意对于隐蔽性施工点的工程审核工作。
2.细化混凝土施工的工作内容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当对其中包含的各个细节性的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校核,在这个过程当中施工技术人员在对关键性的环节进行施工检测的过程当中,应具体到对于每根钢筋的校核,此外,还应当对整个工程的保护层进行全面的分析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进行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之间,承包方与发包方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工作,同时,承包单位也应当对其自身的施工技术部门及所有的分包单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全面的保证每一个施工技术人员了解导致整个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以及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到的相关问题,全面的保证其对很多细节性问题的掌握,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对于各项操作的熟悉性。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严格控制生产混凝土的配比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在混凝土配合比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依据施工的相关标准,对水灰比和塌落度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混凝土施工中泌水状况的发生。第二,把握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在2-3个小时。第三,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选择。首先,选择水泥的时候,尽量选一些硅酸盐类的水泥,并确保水泥的强度。其次,在选择骨料的时候,一般选择那些强度较大、颜色相同的碎石,对于细骨料则选择中粗砂,并对其中的杂物进行清除,严格控制泥沙量。最后,选择减水剂的时候,要选择那些高效能的; 选择掺和料的时候,最好选择矿物的掺和料。另外,在混凝土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粉煤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强混凝土后期的强度。
2.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首先,在对模板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保证模板的硬度和强度以及平整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模板安装和拆除中的方便性。其次,在对模板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一般来说要选择那些表面光滑平整并且具有耐腐蚀性和吸水性的材料。具体来说,要依据不同的规格来选择材料,比如,对于圆形的一些构件,我们可以选择钢模板材料,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构件,我们可以选择竹胶模板材料。总之,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才能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平整性,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避免由于模板变形等问题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浇筑和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两个重要环节,在这两个环节的施工中我们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第一,在混凝土浇筑方面。首先,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在拌合好的混凝土中掺入别的材料,以免造成各种质量问题。其次,要掌握好浇筑的时间,必须在上下层凝固之前进行浇筑,从而确保上下层能够达到充分融合,避免浇筑后出现横向的分层情况。最后,在施工缝处理方面,施工缝的设置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确定,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后期路面的平整度。第二,在混凝土振捣方面。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振捣,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较好地摊铺、填充。在振捣的时候,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振捣的次数和频率,使里面的气泡得到充分排出; 另一方面振捣要分层进行,保证混凝土与上下层融为一个整体,增强路面的平整性和密实度。
4.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是水泥水化的结果,这个过程与混凝土自身的水分有关系,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道路桥梁工程完工后,天气、工程所在地的环境都会对混凝土的水化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应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所在地的天气情况,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养护。通常在浇筑完工12个小时内,将混凝土遮盖起来,并适当的采用浇水的方式,保持混凝土中的水分,为混凝土的水化能够提供所需的环境,保证混凝土凝结的质量。必须要保证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时,才能拆除模板,拆除后也有需要进行遮盖防护,现在常用的也有向混凝土喷洒养护剂或者覆盖养护膜的方式。同时,在模板拆除后,要及时的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气泡空洞及其他的缺陷, 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5.混凝土桩的质量控制
如果桩身出现孔洞蜂窝的情况,可以应用小孔钻钻入处理部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缩孔,离析情况的出现。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检查入孔连接的密封性,防止出现漏水的情况。为了避免混凝土在灌注过程出现导管阻塞的情况,必须在浇筑之前进行系统的检查,防止出现灌注中断的情况。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整体质量中,施工技术是其中的首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施工中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质量,使道路桥梁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章俊君,柯钢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2).
[2]曾涛.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
[3]屈军利.刍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4(11).
论文作者:刘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化论文; 模板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