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策略研究论文_孙国

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策略研究论文_孙国

孙 国

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515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采取手术和非手术疗法治疗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2003年7月~2018年5月在本院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中的30例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实施凝血酶、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补充血容量等非手术疗法,观察组中患者均为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实施手术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以及非手术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实际运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疗法。

关键词:普外科;胃部手术;并发出血;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

引言

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为临床极其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通常患者在胃部手术后24h内会有短暂的伤口出血,经胃管引流后可排出,对康复不会造成影响。但术后若患者有大面积渗血且血液新鲜,还伴有呕血,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下就本院普外科对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3年7月~2018年5月在本院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中的30例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在23岁~64岁,平均年龄为(39.47±5.41)岁;观察组患者男9例,6例,年龄在24岁~64岁,平均年龄为(40.26±4.3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胃部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予以密切监护和护理,一旦发现引流液颜色、性质发生改变或者引流量远大于正常引流量时即刻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对疑似出血患者即刻予以止血药、生长抑素和抑酸药等,并对患者心率、血压、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密切关注,对存在呕吐鲜血若内科治疗效果不良则即刻准备采取二次手术治疗,在直视下行缝扎止血手术,必要情况下对胃壁予以切开从而充分止血,或者是进一步采取十二指肠溃疡根治术。

2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临床中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类型较多,常见为吻合口出血、术中遗漏病灶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无论哪种类型术后出血,在外科医生仔细探查与谨慎治疗下,通过查明并发出血原因均能够得以解决,因此,要求医生要有良好的责任感及医疗技术,在手术中要本着对患者生命尊重、负责的原则,尽量避免术后出血症状出现。吻合口出血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小弯侧出血,有报道称,胃部手术后吻合口出血比例可达85%。吻合口出血常发生在术后1周,可伴有原发病,且患者胃部呈现不同程度水肿,主要因胃窦小弯侧跟胃左动脉较近,胃窦小弯侧动脉血管压力高,医生手术缝合技术欠缺等。缝合过程医生应顾及患者胃壁水肿状况,对吻合口边缘血管进行缝合时应把握好度,切忌缝合过松或过密,目前连续外翻锁扣缝合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临床上,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与术中遗漏病灶出血并不多见,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主要发生在休克及急性感染患者中,手术过程中,医生有必要对患者胃黏膜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以防止胃黏膜病变出血。术中遗漏病灶出血原因主要为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探查患者的整体情况,不能对胃内病变进行彻底处理,术后即出现小动脉出血,从而诱发并发症。据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普外科胃大部分切除术之后,患者发生并发出血症状的几率为1.0%~2.0%,为此,医护人员要根据胃部手术后患者并发出血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关预防和治疗,在术前对患者做好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在手术过程中本着对患者负责的原则,谨慎、规范操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完全能够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出血现象。在临床实践中,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吻合口出血、胃部残端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术中遗漏病灶出血。吻合口出血常见为吻合口小弯侧出血,原因主要有:胃窦小弯侧黏膜下血供丰富;距胃左动脉较近,动脉血管压力高;手术中医生缝合技术水平欠缺。医生在缝合过程中应考虑到手术中患者胃壁水肿的情况,缝合吻合口边缘的黏膜下血管时不应过松或者过密,而连续外翻锁扣缝合这一方式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且卓有成效。胃部残端出血的原因主要是术中残闭器吻合过松,引起黏膜坏死继而脱落,导致出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使用残闭器的过程中,注意谨慎操作,把握好操作力度。在临床上,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比较少见,多见于处于休克状态或者急性感染的患者之中,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胃黏膜状况,谨防胃黏膜病变而引起出血。术中遗漏病灶出血在临床上同样比较少见,其原因主要是临床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对胃内病变处理不够彻底,或是存在遗漏现象,没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探查,引起部分小动脉出血而导致并发症出现。据国内研究报道,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为1~2%,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术前做好各项检查,确定诊断,手术操作期间应做到谨慎和负责,术后加强患者护理,从而预防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胃部普外科手术发生出血的现象与时间长短具有相关性,在不同时间段出现的出血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多数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可见少许咖啡色或暗红色胃液从胃管内流出,24h内流出量<300mL,随着胃液颜色逐渐变浅出血可能性减少。胃部普外科手术后出现胃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吻合口部位出血:手术吻合口部位出血是临床胃部普外科手术近期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据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占到所有胃部手术出血情况的85%。吻合口出血多见于小弯部,分析其原因为小弯部黏膜下具有较多血管,并与胃左动脉靠近,由动脉压增高引起,此外吻合口出血也和手术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中胃壁会出现水肿现象,因此缝合的吻合口会出现手术线松动而引发出血。②胃残端出血,胃残端出血多因残闭器吻合松动有关,可能导致患者早期出血,若吻合口太紧则会引起黏膜发生缺血性坏死或出血,一旦出现该种情况需及时予以缝合止血处理。③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由于胃壁黏膜下血管丰富,尤其是胃小弯或大弯处具有较多的动静脉吻合支,手术治疗过程中需止血结扎部位较多,若缝扎不牢固或不稳当均有可能引发出血,同时由于结扎线过紧也会导致组织发生坏死或出血,该类出血采取药物治疗无法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常常需要采取二次手术治疗。④遗漏病灶出血:手术中遗漏病灶引发出血情况较为少见,分析其可能发生的原因为手术医生手术操作期间对胃内病变部位未做到彻底处理或者发生遗漏情况,术中也未对患者予以全面探查,导致部分小动脉发生破裂而引发出血,因此手术医生操作时需谨慎,做到认真探查,防微杜渐。

参考文献:

[1]王小四.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40-2941.

[2]曹伟强.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75-76.

论文作者:孙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策略研究论文_孙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