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优化探索有助于提升施工的成效。随着各项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对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有助于提升施工成效。论文探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在水利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原则
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对水利施工质量起到直接影响的关键要素,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有效性,必须结合水利施工的实际施工环境情况,按照建筑施工整体建设要求,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在工程建筑过程中严格执行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全过程管控,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使其符合各项技术参数的要求,做好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的温度与应力控制,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等。
2.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2.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在水泥里注入水进行充分搅拌的过程中,水泥和水发生化学作用致使热量提升,这种现象被称为水泥水化热。在实际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区域需要浇筑混凝土,当实际混凝土横截浇筑面积大的时候,其端面的系数就会发生变化。根据上述特点,实际混凝土搅拌时,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进行发挥,致使很多热量都在建筑物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堆积,其内部温度大于结构体外部温度,内外部之间温度差过大,当混凝土冷却以后,因受到内外温度差的相关影响,混凝土结构中会产生裂缝。
2.2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浇筑混凝土完成以后,因混凝土自身原因在其硬化时会发生自缩的状况。混凝土自缩会造成各类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致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裂缝。混凝土出现裂缝常见的因素为水泥、材料、外部环境变化等。混凝土发生自缩现象的关键因素是水泥,混凝土自身在凝固过程中,水分消耗能高达 20% 以上,其余水分消耗是借助蒸发方式来完成的,若混凝土实际在进行蒸发时,其消耗水分超过混凝土实际自缩值,会造成混凝土产生自缩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3管理不善等主观因素
除涵盖上述客观因素外,设计土木工程建筑时出现失误,监督不到位,管理缺失等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很多施工项目活动中,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对混凝土材料选取不认真负责,致使后期混凝土出现裂缝情况。其中有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期不能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有效确认,忽视气温变化,进而致使对混凝土建筑材料实际配比出现失误,进而形成裂缝。还有相关企业不能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秩序,缺乏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施工的技术人才不符合相关实施标准和要求,忽视施工环节细节问题。
3.水利工程施工中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对策
3.1降低混凝土的热量产生
减少混凝土热量可通过下述几个方法实现:第一,对水泥实际用量进行控制,参考实际状况降低水泥用量,进而有效减少搅合时发生的水化热反应,进而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均衡,在实际搅拌时选取妥善的方式对多余热量进行释放。第二,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影响,在施工时需要减少高温、高寒状况下进行作业的情况。第三,对结构温度进行控制时可使用人工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注入冷却水管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之中,借助水循环流动的特点减少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实际热量。
3.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分析后得出,其由不同的材料混合而成,不同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会造成影响,需要施工人员加强控制混凝土质量。例如,提升水的实际质量,严禁使用遭受污染的生活用水或工业废水;选取合适的水泥材料,及时存储水泥品种、强度、型号、批号等。
3.3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降低裂缝产生的最佳方式是有效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混凝土抗裂属性进行有效提升:在混凝土内部添加合适体积的添加剂;添加提升强抗拉性能的实施材料;科学合理地对混凝土进行配比搅拌。在实际搅拌混凝土时,其材料的配比关系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会产生深刻影响,简单地来说,选取合适的材料配比能有效降低后期产生裂缝。确定材料配比需要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计算,进行科学有效无误的实验后才能进行确认,在实际施工以前,需要及时调查研究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确保施工实施企业具备科研能力。与此同时,应定期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参照实际要求和保证配比搅拌达到混凝土施工实施材料的相关要求。
3.4科学应用浇筑技术
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全面有效做好现场调查研究,确保钢筋、模板工作有序完成,借助清水将需要实现浇筑的建筑物表层进行养护,给浇筑后的混凝土提供可靠环境。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纠正和核对实际模板的尺寸、位置,以此为参考实施浇筑。值得注意的是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一定的振捣作用,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进行工作。
3.5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力
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会存在约束力,分为内部约束力和外部约束力。减少内部约束力体现为减少混凝土结构温度的实际应力,控制内部应力借助提升混凝土外部温度来完成。而外部约束力指的是基于浇筑后的混凝土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时,流动阻力会受到浇筑厚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分层浇筑、增添滑动层的方式来减少混凝土浇筑的约束力。
3.6 加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
在技术上要优化、升级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能,要着重强调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性。搭建系统完备的监督审查管控制度,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符合实施标准,对施工建筑人员加强选拔培训制度,对其进行定期委培教育,对国内外新型技术趋势进行重点关注,有效提升品牌创新思维和材料研发能力。除此之外,应及时考察施工建筑环境,做好有效监管考察工作,特别是要准确记录现场实际温度发生的变化。在施工时需要按照混凝土比例进行严格执行,制定科学有效的建筑施工程序,保证项目实施活动有实际参考依据,建筑符合实际质量要求和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水利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只有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把握好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有效增强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避免出现裂缝等问题,才能切实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志超.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14-15.
[2]刘明灿.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247.
[3]孙中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51.
论文作者:闫露,庄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温度论文; 约束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