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对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论文_王美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对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论文_王美

(天津市海河医院 天津 300350)

【摘要】 目的:探讨纤支镜肺灌洗术对ICU内行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我院ICU内行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纤支镜肺灌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7d后PCT、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ICU机械通气合并肺感染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PCT、CRP水平,对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病情以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纤支镜肺灌洗术;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PCT;CRP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84-02

ICU内患者一般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常合并有多系统功能衰竭等,死亡风险较高。ICU机械通气应用频率较高,由于ICU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以及原发疾病的影响,患者极易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进而影响ICU患者的预后结局以及生存质量,因此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对提高患者生存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本组研究旨在探讨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感染病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我院ICU内行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均为ICU内机械通气患者,痰培养结果明确合并肺部感染。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在45岁~78岁,平均年龄(56.4±5.2)岁,原发疾病为脑血管意外21例,COPD并呼吸衰竭35例,重症肺炎15例,其他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雾化吸入以及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无菌吸痰管吸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监护下采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并进行肺灌洗,在纤支镜置入前首先予以纯氧吸入,提高SPO2水平至90%以上,置入前10min基于2.5mg咪达唑仑,患者在平卧位下进行吸痰,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进入,隆突处利多卡因3~5ml表面麻醉,边插入边吸痰,采集痰样本并送检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若气管内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则给予0.9%氯化钠溶液5~10ml 反复冲洗后负压吸引,分泌物较多的肺叶可重复灌洗1次,0.9%氯化钠溶液总量控制在100ml内操作过程中注意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控,术中维持SPO2水平在90%以上,同时在技术操作应尽量保持轻柔、敏捷,若发生心率降低或心动过速应及时进行干预处理,术中根据患者SPO2指标调节吸入氧浓度,患者连续1周纤支镜肺灌洗,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其中PCT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CT(1.89±0.25)μg/L,治疗后PCT(0.46±0.06)μg/L;对照组治疗前PCT(1.91±0.32)μg/L,治疗后PCT(0.91±0.33)μg/L,两组患者治疗前PC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0.732 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明显低于对照组(t=1.529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CRP(129.15±36.73)mg/L,治疗后CRP(19.53±5.91)mg/L;对照组治疗前CRP(131.03±50.27)mg/L,治疗后CRP(31.54±12.92)mg/L,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902 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t=2.596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PCT、CRP是临床实验室检查中常规检查项目,其中PCT作为具有高度灵敏性、特异性的验证指标对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而CRP作为炎症标识因子同样可用于观察感染性疾病的进展以及预后[2]。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程度明显减轻,并且较常规吸痰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纤支镜肺灌洗术能够直达肺叶、肺段以及肺段下支气管,通过直视下操作能够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对降低患者肺感染炎性程度以及改善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具有重要作用[3]。

综上所述,采用纤支镜肺灌洗术治疗ICU机械通气合并肺感染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PCT、CRP水平,对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病情以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佩佩,裘晓乐,徐克等.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2]马静,李红兵,张祎捷等.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5):124-125.

[3]陈硕,邹圣强,费连心等.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对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327-328.

论文作者:王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对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论文_王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