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探析论文_李朝芬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探析论文_李朝芬

(四川省会理县彰冠初级中学 会理 615100)

【摘 要】:《……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初中地理教学活动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重视对学生综合运用和实践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培养学生具有逆向思维能力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 逆向思维 能力培养

所谓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或反过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启发思维的方法。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十分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从新课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借助讲授新课的机会,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这一理论:喷出一生成一推移一俯冲一消亡一循环。通过执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二理论的来龙去脉,而且教给学生科学家是如何运用地理思维去逐步得出该学说的方法。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象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我们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的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反证”,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是正向逻辑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如,当我们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同学更是如此。为此,我在讲究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度,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从习题教学入手,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本人在长期的习题教学时,主要从下列方面着手强化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发育十分完好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前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既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活跃逆向思路。

3、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有些题目,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这样做,培养了学生从正反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反逆向思维的应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果。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

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初中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体现。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本教学目标,从课堂教学和习题教学等方面着手有效地推进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初中生的基本地理素养。

论文作者:李朝芬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探析论文_李朝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