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
——以临夏州为例
李春芳1郭威威2
(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甘肃 兰州 730070;2.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摘 要]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甘肃临夏州旅游资源实际,充分利用临夏州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知名度高、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以及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等特征,从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介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结合调研情况,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有关甘肃临夏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并且客观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最后,围绕甘肃各地州市旅游资源不平衡、特色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从旅游规划、宣传、人才培养、资金筹集利用、旅游特色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等方面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希望通过旅游扶贫实现甘肃各地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 甘肃临夏州;乡村旅游;精准扶贫;SWOT分析
甘肃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知名度高,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自然景观有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松鸣岩与积石关等,人文景点有齐家坪遗址、崔家庄遗址等,民俗文化包括穆斯林婚俗、穆斯林节日、河州贤孝以及临夏花儿等。不仅如此,河州彩陶、河州砖雕等一大批民间艺术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对象。相关数据显示,临夏州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趋势迅猛,2018年上半年临夏州游客数量约达814万人,同比增长23%,旅游收入达到36亿元。
1 利用乡村旅游实施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1.1 经济方面
市场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利用乡村旅游实施精准扶贫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增长氛围,建立旅游产品市场,促使村民开始从事旅游行业,增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实现村民平均收入的提升。旅游产业的建设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游客的增多意味着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旅游扶贫可以增加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可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以更低的成本带动经济发展。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结合与发展,完成从单一到多元化的经济发展类型演变,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和完善乡村的基础建设工作。
1.2 文化方面
乡村旅游实施精准扶贫可以推动旅游产业的职员培训。培训过程中村民不仅需要学习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当前时代的发展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知识内容,因此可以提高乡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村民们的文化水平。除了提升村民发展能力外,通过旅游扶贫还可以有效将乡村的悠久文化、历史以及民间艺术等与旅游业结合[1],促进文化融合和产业转型,激发新型旅游经济的活力。可以传承乡村经过时代沉淀的文化精华,保护传统乡村文化并提高传统文化的知名度,维持游客流向的增长趋势,有选择性地引进外来文化,实现文化创新。
1.3 社会方面
近些年,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不少村民走出村庄去城市打工。利用乡村旅游实施精准扶贫可以减少村民外流人口,甚至可以吸引外流村民回村创业,有利于加强乡村建设和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在参与创业的过程中,村民可慢慢掌握关于旅游发展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经过尝试与探索实现创新,促进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发展进度,完善乡村人才培养机构建设。
1.4 生态方面
农村因为远离城市,大多数乡村生态环境保持较好。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利用乡村旅游实施精准扶贫可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提高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环境的改善和卫生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水平。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它还能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等[2]。旅游扶贫有利于普及生态文明教育,让村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维护生态环境上,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
2 甘肃临夏州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2.1 甘肃临夏州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的SWOT分析
2.1.3 机遇。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旅游扶贫热度不断上升,政策性支持力度大。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大推动了扶贫进程。政府对旅游扶贫的投资力度加大,使得甘肃临夏州获得了更多的扶贫资金支持。启动旅游业的成本并不高,可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换来更大的收益。
政府应该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出台更多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旅游扶贫行业,为发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提供政策性保护。可以建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资金会,给旅游扶贫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平台[3]。要根据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规划准备,利用好企业和当地劳动人口的关系,做好产业升级和创新准备,并且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产品发展的契合率以及当地村民的发展意愿做出最符合当时情况的规划,以达到利用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
2.1.2 劣势。临夏州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层次较低。临夏州贫困人口较多,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居民普遍思想落后,传统文化观念浓厚,创新性不强。临夏州旅游产业缺乏统一规划,尚未形成区域性统一品牌,各县乡各自为政,品牌众多,全国范围声望不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临夏州信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旅游网络平台的发展,同时创新意识不强,无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六六六、滴滴涕、七氯、狄试剂和多氯联苯属于极性物质,乳制品中脂类物质是非极性物质,根据相似相容原理,选用极性有机溶剂提取目标物可以减少脂类物质的干扰。实验对乙腈、甲醇两种极性提取溶剂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时,乳制品中4种六六六、4种滴滴涕、七氯、狄试剂和7种多氯联苯的加标回收率比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得到的加标回收率好,所以选用乙腈为本实验的最佳提取溶剂。
2.1.1 优势。临夏州旅游资源丰富,大多数旅游景点被国家评为4A级,因此具有很大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临夏州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展旅游业的就业门槛低,可实现以较低的人力成本维持当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此外,临夏州农业特色鲜明,可以利用优质的特色农产品,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
引进更多专业人士为村民做思想工作,打破村民的传统观念,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同时做好知识产权教育,提高村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减少产品同一性的发生率。要做好旅游扶贫的宣传工作,建立有关旅游扶贫技能培训的机构,让村民能够掌握基本的旅游服务知识与技能,加强村民发展旅游业的决心,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达到扶贫的目的。
2.2 基于SWOT分析临夏州乡村旅游扶贫对策建议
2D500可以使用几乎所有尼康F卡口镜头,尼康DX镜头群中变焦镜头的选择不少,但是DX专用定焦镜头并不多。
“你们还记得那个杨蓉吗?就是那个白莲花啊。听说她过得可惨了:老公死了,儿子天天在外面惹事,家里的钱都被他败光了,连房子都败没了,他们租房子住呢。”
3 甘肃临夏州乡村旅游扶贫的建议
根据临夏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实际,结合甘肃各地州市实际情况,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结合优势和机遇的SO对策是抓住国家对旅游扶贫支持的机遇,充分发挥临夏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正确利用国家给予的扶贫资金,利用自身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优质的农产品优势,加强乡村旅游业建设。结合劣势和机遇的WO对策是做好旅游扶贫宣传教育,打破村民的传统观念,提高村民参与度,并且建设当今时代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机构,让村民思想能够跟上时代发展,利用网络平台发展品牌效应,促进更多创新型产品诞生。结合优势和威胁的ST对策是利用好临夏州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加大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减少跟风模仿品牌的现象,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市场政策,兼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强烈制止不合理开发行为,保护临夏州的生态环境。结合劣势和威胁的WT对策是根据村民的需求正确展开宣传教育,在提高参与度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教育,避免品牌同一性,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正确利用好扶贫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做好乡村旅游建设。
3.1 完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规划
土壤样品的布点参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12)中“农田土壤背景值调查”。土壤样品制备参照《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12)中的“样品制备”。重金属检测方法参照《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 22105.2—2008)和《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判定标准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3.2 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力度
2.1.4 威胁。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开发旅游市场有可能影响当地的政治、社会以及生态建设。此外,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一种产品可能会出现多家商家模仿跟风的现象。同时,迫于利益的需求,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3.3 建立人才培养机构为创新产品打下基础
村民专业性普遍不高,需要建立人才培养机构培养更多的人才。相关机构在乡村需建立更多的旅游专业实习岗位,引进更多旅游专业大学生,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率,在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促进乡村科技产品、信息化产品的发展,从而为创新产品打下基础。
3.4 合理利用扶贫资金,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合理利用扶贫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投资建设工作。调查相关旅游景点的信息特点,根据特点进行创新性发展。最好建立试用区域,根据试用情况不断调整发展方案,最大化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但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建设。
我把那个谁也不要的稿子撕成碎片从五层楼上抛下,任它落叶一样随风而去,埋下头,还是去挖我自己乡下生活的积累,写了后来发表在《人民文学》的《惊涛》。一年后我涎着脸挤到一群儿子辈的大学生中间,补习文化。那之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陶良华、汪兆骞,中国青年出版社傅小北,上海文艺出版社张森、修晓林的鼎力帮助下,陆续出版了中篇《研究生院的爱情故事》、长篇《梦洲》《裸体问题》《将军镇》《边唱边晃》,反响虽然远低于我的奢望和所有关心我的人们的期待,但我多少心安。虽然没有长进,但也没有半途而废。
3.5 利用乡村农业优势,发展创新农业特色产品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结合当地农业产品发展,做好“旅游+农业”的发展策略工作。利用当地乡村农业发展优势,在实现旅游服务的同时做好农业产品宣传,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并发展创新农业特色产品,实现以农业产品为主、旅游服务为辅的农业经济发展。
3.6 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旅游产品经济的发展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大大提高了各类产品销售效率。因此,乡村旅游必须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建立有关当地乡村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网络达到宣传乡村的目的,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可以通过网络提高乡村产品的知名度,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当地乡村要加强村民利用网络市场发展经济的能力培训,推动“乡村旅游+网络市场”[4]的经济发展,通过网络市场提高乡村产品的销售率,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达到利用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超,罗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18.
[2]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6(6):78-81.
[3]王芳.金融助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以商洛市为例[J].西部金融,2016(10):89-92.
[4]傅德荣.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分析[EB/OL].[2019-07-16].http://www.bjhhlv.com/msxc/xgzl/09112003.html.
[中图分类号] F592.7;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23-14-3
基金项目: 2018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J158)。
作者简介: 李春芳(1963—),女,硕士,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郭威威(1982—),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标签:甘肃临夏州论文; 乡村旅游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SWOT分析论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论文;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