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隐性失业分析_传统农业论文

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隐性失业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条件下论文,农村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隐性失业的理论的由来

针对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城市工人为避免失业而被迫接受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都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工作,从而使其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提出存在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即隐性失业(Disguised or Concealed Unemployment)的概念。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他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进一步用隐性失业来描述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那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尔后,罗森斯坦·罗丹把这一概念引入发展经济学中。从此,隐性失业就成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意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笔者认为,隐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现象。这意味着,在存在隐性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仅量上不合比例,而且在质上也不相适应,只有形式的结合而实质上没有有效地结合。显然,隐性失业的首要特点是这些劳动者表面上并没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没有像公开失业人员那样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但从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目标来看,他们是冗员;其次,从表面上看这些隐性失业人员已经有工作,但实际上他们的实际劳动供给始终低于其供给愿望。

二、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隐性失业的争论

关于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即是否存在隐性失业)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们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的舒尔茨教授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中,资源是完全有效率的,通过重新配置农业生产中的各生产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增长,因此不能说其中劳动力有过剩现象。然而,美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刘易斯却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有较为庞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且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口。过多的就业人口使得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或几乎为零,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为负。他将传统农业中的这部分边际劳动生产力为零或为负的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很显然,刘易斯的观点承袭了古典经济学派的传统,认为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的人均收入维持在农业平均产品水平上,而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与刘易斯不同,舒尔茨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的。他认为,劳动力要素是稀缺的,即使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传统农业中,也存在着市场机制,从而可以使要素达到有效率的配置。

有些经济学家则通过把劳动力和劳动时间这两个概念相区别来调和两派的观点,这种调和实际上是通过区分“每人的边际产品”和“每人每小时的边际产品”来达到的。在图1中,横轴表示劳动或劳动时间(即总工作日的长度),向上的纵轴表示产量,向下的纵轴表示劳动力的数量,TP为总产量曲线,MP为边际产量曲线。我们可以看到:

(1)在L[,1]的总劳动时间下,产量达到最大,因而不存在剩余劳动,此时人均工作时间长度为:OL[,1]/ON[,1]=tga。

(2)当劳动力人数从N[,1]减少到N[,2]时,如果人均工作日长度不变则总劳动时间为ON[,2]·tga=OL[,2],由于L[,2]L[,1]在段边际劳动产品为正,则农业总产出下降,这与新古典学派的观点是一致的。

(3)当劳动力人数从N[,1]减少到N[,2]时,如果人均工作日长度延长,使得总劳动时间保持在L[,1],则农业总产出不变,而人均工作时间长度变为OL[,2]/ON[,2]=tgβ,这时,N[,2]N[,1]量的劳动力减少并没有降低农业产出,可将其视为过剩劳动力。

目前,对此争论发表看法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刘易斯的观点,即承认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而舒尔茨的论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舒尔茨在他的理论中用一些具体的案例(如,1918-1919年印度流感时期农业减产)来否认传统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有失一般性;其次,舒尔茨使用的是静态均衡分析法,市场机制完善而且灵活有效是其内含的严格假设,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往往发育不成熟,不能达到舒尔茨所坚持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率配置;其三,舒尔茨忽略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他没有能够证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剧增的劳动力在传统的农业中能与其他要素发生完全的替代。

笔者也认为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美国经济学家森(Sen)在其经济发展两阶段的模型中指出,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必须延长其他滞留的农业劳动力的工作日,当工作日延长到一定限度时,农业劳动力的进一步减少就会使得农业产量相应减少。这时,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就基本上不存在了,表现在整体经济体系中,就是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再也不是无限供给的了,劳动力供给曲线就会向右上方倾斜(如图2),这时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但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仍处于第一阶段,即传统农业中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0%的国家,因土地的缺乏、生产技术的提高及近年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农村中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

另外,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时,应该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隐性失业区别开来,因为只有当农村经济中农业部门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时二者才可以等同。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农村的非农经济被禁止,农村的隐性失业主要是指农业隐性失业。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非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城镇的发展也吸收了大量“民工”形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农村隐性失业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从理论上讲,中国农业隐性失业主要是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条件下,由于土地资源相对于农业劳动力来讲是稀缺的,即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劳动力数量过多时,才出现的隐性失业现象。

三、二元经济中农村隐性失业的经济分析

让我们在刘易斯模型下分析一下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隐性失业及其转移过程。模型的假定条件是:

(1)在现代工业部门既定的工资水平下,其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

(2)技术进步是中性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的过程也就是现代工业部门通过资本积累吸收传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程,如图3所示。横轴表示劳动力数量,纵轴表示劳动力工资和劳动边际产品,W表示现代工业部门的现行工资水平,OP表示传统农业中的生存收入,wss′表示劳动力供给曲线,s为经济发展两阶段之间的转折点。在这之前,由于存在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因此,随着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增加,工资水平不变,s点之后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上翘。图中,向右下倾斜的一组曲线Di(Ki)(i=1,2,3,…)表示对应不同资本量ki的劳动边际产品曲线,即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在既定的资本量下,劳动的边际产品是递减的,而随着资本的增加,劳动边际产品曲线会右移,即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

这一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当最初资本为ki时,雇用的劳动力数量为L[,1],工业部门的利润为wM[,1]N[,1]。若工业部门将这些利润全部用于资本积累,则资本量增加到K[,2],劳动力需求曲线外移到D[,2],此时,劳动力的雇用数量增至L[,2],而工业部门的利润也增加到wM[,2]N[,2]。如果这一过程持续进行,则资本量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曲线不断外移,劳动力雇用量也不断扩大,工业部门利润持续增长。这一过程直至资本积累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才结束。

之后,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变得稀缺了,工业资本大量积累后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工资水平上升,资本积累带来的利益将不再全部转化为工业部门的利润。

四、对中国农村隐性失业的估测

1.两部门模型

考虑一个经济系统,假定它只由农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构成(即L[,总]=L[,1]+L[,2],K[,总]=K[,1]+K[,2]),且生产要素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构造两部门的生产函数(Q[,1]为非农业,Q[,2]为农业)为:

Q[,1]=A[,1](t)K[a1,1]LL[b1,1]

Q[,2]=A[,2](t)K[a2,2]L[b2,2]D[η]e[θ]

上式中K[,i]、L[,i](i=1,2)为各部门投入的资本与劳动力,D为农业可耕地面积,θ为耕地灌溉率系数,ai、bi、η分别是资本、劳动和土地的产出系数且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则第i行业的利润(土地租金为零)为:

Ⅱ[,i]=P[,i]Q[,i]-W[,i]L[,i]-r[,i]K[,i] (i=1,2)

其中pi为i行业的产品价格,wi、ri分别为第i行业的工资率和资金成本。

利用利润最大化来决定全社会对于资源的最优配置:

maxⅡ=max(Ⅱ[,1]+Ⅱ[,2])

取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为

=ηA[,2](t)K[a2,2]L[b2,2]D[η-1]e[θ],Y[,2]=P[,2]Q[,2],ε=P[,i]

-ri为拉格朗日乘子:

得出上式的最优解为:

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定义如下两个式子:

当δ[,1]=δ[,2]时,就说明劳动力得到了合理配置。所以上式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未得到合理配置的劳动力条件,在此条件下,未得到合理配置的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

对实际数据的计算时,如结果为δ[,1]=δ[,2],则说明劳动力得到了合理配置,若δ[,1]≠δ[,2]则说明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即有剩余劳动力存在。用Φ表示在同样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相同的农业产出所必需的劳动力数量占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数量的百分比,则1-Φ就表示农业劳动剩余率,ΦL[,2]表示农业剩余劳动量,可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计公式:

1-Φ=(δ[,2]-δ[,1])/(1-εK[,1]/Ⅱ[,1])

根据有关资料,我们可以大体上估算除中国农村的隐性失业,如表1所示:

表1

ηδ[,1] δ[,2]

1-Φ

1985 0.1564 0.7801 0.8753

16.7

1990 0.1942 0.7786 0.8927

20.3

1995 0.2732 0.8067 1.1103

21.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2.国别比较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历史时期找出一般劳动力比重,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比,多出来的部分即农业隐性失业。其理论依据是各产业产值份额与劳动力份额比值即劳动力的产值率,因而可以间接反映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比较分析法的另一种形式是从劳动力份额与产值份额的结合上进行估计。仍以农业为例,就是用中国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相当的国际标准比重之差,减去中国农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与人均GNP相当的国际标准比重之差后再乘100%来估计农业隐性失业率。其理论依据是“钱纳里模型”,它是由钱纳里与M·赛尔昆两位经济学家通过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的部门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劳动力配置模型。

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分析中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第一产业的份额呈明显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鉴于中国近20年来的人均收入处于300~500美元的水平上,同国际标准结构的同一水平的劳动力份额相对比,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份额平均为60%左右,比国际标准结构40%多出20%,农业GNP的份额应约占25%,比国际标准结构的20%多出约5%左右。

表2 单位:万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GDP占全产业

劳动力 比重(%) 劳动力 比重(%) 劳动力 比重(%)GDP份额(%)

1980

29117

68.7 7736

18.3 550813.030.1

1985

31105

62.410418

20.9 835016.728.4

1990

38428

60.113654

21.4 1182818.527.1

1991

38685

59.713867

21.4 1224718.924.5

1992

38349

58.514226

21.7 1297919.821.8

1993

37434

56.414868

22.4 1407121.219.9

1994

36489

54.315254

22.7 1545623.021.0

1995

35468

52.215628

23.0 1685124.820.5

1996

34769

50.516180

23.5 1790126.020.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按照上述两种形式来估计,近20年来中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在15%~20%左右。笔者认为,这一估计结果是偏低的,因为作为比较的标准结构并不能反映劳动力的有效利用的高低,因而比较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因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使劳动力积存在农业,未得到合理配置的程度。

3.调查抽样估算模型

为估计农业隐性失业状况,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农业部等部门曾作过抽样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诚同志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个估计隐性失业人数的公式,即农业隐性失业人数=农业劳动力供给量-乡镇企业就业量-私营经济就业量一个体劳动就业量-进城务工人员-农业资源必需就业量。根据此公式的推算结果如表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上式推算隐性失业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这也是抽样法的本质要求;二是农业资源可容就业量估算偏小,因为这一方法仅考察了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

表3 单位:万人

农村总就业人数 乡企就业人数私企就业人数个体就业人数民工人数 农业可容就业人数 隐性失业人数 隐性失业率(%)

1985

37605 6979

- - 658 507224329 65.6

1986

37990 7939

- - 711 532524017 63.2

1987

39000 8805

- - 737 581823640 60.6

1988

40067 9545

- - 736 661123148 57.8

1989

40939 9367

- - 770 720723595 57.6

1990

42010 9265

1131491 788 805122302 53.1

1991

43093 9609

1161616 817 958121354 49.6

1992

43802 10625

1341728 836 1117919300 44.1

1993

44256 12345

1872010 854 1248216378 37.0

1994

44654 12017

3162551 900 1502513845 31.0

1995

45042 12862

3683525 960 1740010295 22.9

1996

45960 12280

42140651050 1896011567 23.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4.农作物播种面积法

用农业劳动力人数与土地资源的生产性比例同实际比例进行比较来估计农村隐性失业状况,也是一种隐性失业的比较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先确定边际劳动力生产率大于零的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资源(以农作物播种面积为准)的比例(R),再将它用实际存在的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比例(S)进行对比,若前者大于后者,说明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具有生产性,因而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反之则有剩余劳动力存在。由于生产性比例在现实中难以测定,一些学者提出了改进方法,即假定某个时期以前的农业劳动力都是具有生产性的,以后各期新增加的农业劳动力均为过剩的,则农业劳动力剩余率=(1-R/S)×100%。根据此方法,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如表4所示:

表4

农作物播种

农业劳动 R/S 剩余劳动

劳动剩余

面积(万亩) 力(万人) S (R=0.082) 力(万人) 率(%)

1962 210343 21178 0.101 81.2 4000

18.8

1965 215936 23398 0.108 75.9 5639

24.1

1970 215231 27814 0.129 63.6 10097 36.3

1978 225156 28310 0.126 65.1 10998 34.9

1980 219569 29425 0.134 61.2 11417 38.8

1985 215439 31187 0.145 56.6 13504 43.3

1990 222543 38808 0.174 47.1 20529 52.9

1995 224490 35971 0.160 51.3 17518 48.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这种仅以农作物播种面积为标准的测算方法也比较粗略,因为它所反映的仅是因耕地资源短缺所形成的农村绝对剩余人口。事实上,农村除土地外还有诸多的容纳劳动力的资源。因此这种方法的测算结果是偏大的。

对农村隐性失业测算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测算方法所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加上方法本身的不完备性和应用条件的不同,测算结果也不尽一致。笔者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将上述各种方法的测算结果综合起来,求得一个隐性失业平均值作为一个较好的结果,当然每一个测定值的权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对解决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然而,中国国家统计局目前所采用的失业统计口径仅限于城镇,并不包括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人员。这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个农民都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只要劳动就可以获得农业收益产品,所以农村不存在失业。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农村隐性失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痼疾,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隐性失业的问题有望进一步得到缓解。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存的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尤其是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与落后的劳动力素质是解决问题的极大障碍。笔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村隐性失业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政府应以政策导向促使生产资料流向农村,推动农村本身的发展;其次,应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其三,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良农村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总之,解决农村隐性失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让我们不得不在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新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隐性失业分析_传统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