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观察论文_高学珠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人民医院 6252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7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51±1.89)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03±1.98)分,Fugl-Meyer评分(61.71±14.56)分,Barthel指数评分(69.37±18.44)分,上述指标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升康复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偏瘫;康复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pplications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urgery.Methods:A hospital 72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surger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are,observation group to carry out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recording two nursing situation.Results:The study group intervention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14.51 ± 1.89) points,the Glasgow Coma Score(10.03 ± 1.98) points,Fugl-Meyer score(61.71 ± 14.56) points,Barthel Index score(69.37 ± 18.44) points,the index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surgery may improve nerve function,improve rehabilitation efficacy,to promote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severe brain injury;hemiplegia;rehabilitation care

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应用增多和现代生活水平提升颅脑损伤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在积极的抢救治疗后仍会留存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1]。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更加注重抢救,常忽略患者早期康复介入,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身体功能状态,巩固手术效果。我院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排除合并有其它脏器严重损伤多发伤患者以及外伤后1月内死亡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65±4.1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3.88±4.2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时按照医嘱开展神经外科基础护理。

观察组:对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脑水肿期保证患者卧床姿势,肘关节弯曲90°,踝关节背伸90°,髋关节要防止下肢外旋,同时对患者进行被动活动,练习前臂后旋、上臂后旋、指关节屈伸,自大关节到小关节交替练习,每次活动20次左右,每天练习3次。其次病情稳定期开展康复护理,指导患者练习健侧手带动患侧肢体运动,患者左右十指交叉,拇指在健侧手拇指上,练习反复内收、前屈、外展运动,每个方向20次;练习坐起训练,护士指导让患者坐起;练习桥式运动和翻身练习,患者平卧,双膝屈曲,患者膝关节由护士辅助,患者抬起臀部,练习使用坐便器。第三在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护士逐渐引导患者开展站立、步行、上下楼训练,同时结合日常活动如提放物品、捏握等日常生活动作[3]。

1.3 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变化情况。患者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国际通用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变化比较详见表1。

注: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升,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变同对照组比较,t=3.6055、4.5252,▲ P=0.0003、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后由于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形成导致颅内压力急剧升高,进而出现了缺氧、缺血、水肿等一系列反应,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减压,但是部分患者仍然昏迷,随着病程延长并发症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颅脑损伤后如何促进患者神经细胞的恢复对患者苏醒至关重要,颅脑组织损伤以及缺氧肿胀导致的继发性损伤会造成大量的细胞死亡,因此尽可能的采取早期的干预措施可以让部分病变避免或者逆转,这是基于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作为基础的,因此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显得至关重要[4]。

我院对患者开展了早期康复护理,通过水肿期、稳定期、恢复期积极开展各项护理措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现代康复理论认为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无法完全复原,但是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仍有残留的部分神经功能代偿,具有新组织能力或者可塑性。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加强脊神经后角感觉神经的传导输入,刺激了大脑皮层代偿的建立,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损伤的脑组织缺氧状态,加速大脑侧支循环建立,防止或者逆转某些脑损伤引发的继发性病变加重,促进了病灶周围组织建立,充分的发挥了脑组织可塑性[5]。此外我院通过早期的锻炼能够防止患者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发生,同时护士通过肢体运动联合语言、皮肤刺激能够促进患者大脑神经元对于外周刺激的反应,加速受损伤脑组织周围代偿,开放了潜在的突触代偿回路,进一步稳定恢复神经通路,同时可以促进受损大脑神经元活性增加,促进大脑功能区域重新分布,待患者意识进一步好转开展功能康复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六联疗法应用在顽固性膝关节积液中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皮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5):768-771.

[2] 丁爱华.早期康复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202-203.

[3] 韩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96-97.

[4] 孙丰云.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路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92-93.

[5] 李丽,王琴,李淑君.早期康复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7):776-777.

论文作者:高学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  ;  ;  ;  ;  ;  ;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观察论文_高学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