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 吉林延吉 133000
输血是现代医疗中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生命不可替代的一种手段,但如果输血应用不当,可产生许多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1]。为了保证安全输血,笔者对本院2015年-2017年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31220例次输血患者,所有患者输注的均为由延边中心血站提供的血液成分。其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为13991例次,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为12319例次,单采血小板为3730例次,洗涤红细胞为189例次,冷沉淀为991例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调查见表1
表1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调查
3.讨论
输血是在临床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是救死扶伤的重要措施,但任何血液成分的输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对受血者有一定的危险性,不适当的输血可能造成各种不良后果,轻者导致各种输血不良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2]。临床上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溶血性和非溶血性两大类。本组未发现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说明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提高,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大为减少。本组资料中,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性反应为最高共24例,发生率为58.5%,其次发热反应15例,发生率为36.6%,其他反应2例,发生率为4.9%。本组资料出现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发热反应,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过敏反应好发于过敏体质者和体内有抗IgA抗体者,特别是输入蛋白变性的血浆时,更易发生过敏反应,其临床表现以单纯性荨麻疹较为常见。供血者血浆中的大量的血浆蛋白抗原,对于IgA缺乏的受血者,可在数次或单次的输血或妊娠后产生抗IgA抗体,当含有IgA的血浆再次进入受血者人体时,将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现为极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多次输血的患者更易产生免疫性抗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3]。
为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能不输血就不输血,能少输血就少输,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倡安全性最高的自体输血,减少异体输血的用量,并严格遵守《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梁冬香,阙庆和,邱启东等.医院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及预防对策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8):4017-4018.
[2]裴德翠,文思思,胡海春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8,31(04):613-617.
[3]王霓,段莹,肖南等.受血者中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55-56.
论文作者:朴英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发生论文; 血浆论文; 抗体论文; 延边论文; 患者论文; 率为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