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科目作为素质教育实现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对于丰富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情感认知、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学中就需要音乐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为实现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中学音乐
关键词:中学音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144-01
作为一名中学的音乐教师,我深感荣幸。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畅游在音乐的海洋,充分的享受着音乐带给我的快乐。在这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如何搞好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学的音乐教育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现写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勉,以期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尽一点力。
一、对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思考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理念。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和创新的音乐设计,将一堂普通的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
同时它又明确指出了音乐欣赏课是中学素质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不能偏离这些基本目标,一定要认真地贯彻落实。既不能过分地向学生灌输音乐的理论技术,又不能对音乐教学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当前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有的音乐教师把音乐普及教育当成了音乐专业教学。忽视了中学生的学习根本,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另一种情况相反,有的教师把音乐课当成是玩耍课。对音乐课草草了事,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不到一点知识。
二、要重视学生音乐情感教育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发育期,这时候他们开始产生美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通过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等向学生逐渐渗透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开阔他们的视野和眼界,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悟美的深度和广度。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培养,是人感情塑造的源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并不仅仅是看起来漂亮,长的帅,他不只是表面的东西。老师要通过音乐艺术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内在的美。让他们学会用心去体会各种事物的美、健康的美、地域的美、时代的美、风格的美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教学。不仅是会唱歌,识五线谱。更多的是教育学生对美的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而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可以增加他们的内在素养。当学生拥有了充实的理论知识做铺垫时,那么在他们的歌声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丰富情感的表达、文化底蕴的深厚,这样的音乐才是完整的,有内涵的,更能深刻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三、如何搞好中学音乐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师生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教师要以一种新型的、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沟通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通顺的语言向学生传达出音乐的情感。并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里放松愉快的学习音乐。可以分组探究,分组表演,自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己对音乐的大彻大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眼下很多人都会唱流行歌曲,中学生更是。他们在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只顾会唱就可以,没有更深入的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他们唱出的歌曲也显得空洞无味。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唱一首歌曲。然后自己范唱。重要是让学生感悟到老师唱的歌曲有内涵。有感情,有理解,有强弱对比,有节奏快慢,有忘我的境界。从而导入新课,向学生讲解歌曲不光是会唱就行。重要的是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唱。能够感染和吸引听众,能够把自己带进歌曲的世界中,忘我,这才是歌唱的最高境界。因为中学生年龄还小,对音乐的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在课堂上音乐知识的培养。同时兼顾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参与活动。教师才能上出高质量的中学音乐课。不仅如此,音乐教师更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知识水平、授课能力和音乐技巧,不但传递给学生丰富的音乐知识,更教给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使其情感得到提升。思想得到更加健康向上的推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学生会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他们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总之,音乐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是我们音乐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老师在实践中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不断地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兰.激趣导学,让学生唱响快乐的音符——简析实施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2(4):89-90.
[2]赵婉婵.现代流行音乐影响下的中学音乐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67.
论文作者:税代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中学论文; 教师论文; 音乐课论文; 情感论文; 他们的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