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型大学发展后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继续教育的发展_大学论文

论创新型大学发展后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继续教育的发展_大学论文

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发展创新型大学后继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体系论文,国家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正在加紧实施国家创新工程,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要在新世纪头10年基本实现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战略目标,一个重要的对策是加快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加快推进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是加快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世纪新阶段里,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在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加快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对加快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以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高等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系统;第二,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第三,以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的知识传播系统;第四,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建设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家重点高等学校举办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在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并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对加快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大学后继续教育,既是一种与研究生教育相并行、培养和培训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也是一种在高层次上对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有效教育形式。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更新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注重知识创新与智力开发的紧密结合。它是采取研究式的方法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一方面围绕现实问题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提出对策。接受大学后继续教育的人员来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经常提出许多重要的实际问题,要求教师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给予解答。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高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专家队伍,他们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的过程。所以,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能直接有效地加快推进知识更新和创新,加快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进程。

(二)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对加快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大学后继续教育是一种多次性的动态开放型教育,是一种回归教育和回归劳动相结合的开放性教育体系,也是一种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教育形式。它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具有与高新技术企业紧密联系的特点。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可以促使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科高校面向高新技术企业更加开放,进一步加强高校技术专家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高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专家队伍,他们掌握着当今世界前沿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他们在高新技术开发与利用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两支队伍在共同参与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能直接有效地加快推进技术开发、技术创新。高校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智力开发、人才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过程。所以,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既是加快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推进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对加快知识传播与应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培养和培训对象主要是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当班带头人,是构成社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承担者和骨干力量。这些人的数量和素质如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些在职人员既是学习者,又是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他们参加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学习过程是在他们的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同时进行的,能把接受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将他们的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和工作中,直接有效地提高其所在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高校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过程,既是知识传播的过程,又是知识应用的过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是一种集知识的生产、传播、创新和应用于一体的教育形式,加快其发展,能直接有效地推进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进程。

(四)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对加快建设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目标是国家要拥有一支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队伍;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培养和培训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两者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发展创新型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培养和培训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是构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快构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加快建立一支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队伍。因而,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将会有助于加快推进面向新世纪新阶段的高层次、高水平创新型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历史进程。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新能力的竞争,谁能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应不断地增强时代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加快培养和培训一支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队伍,为加快提高国民创新能力、国家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实现国家创新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快推进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建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机制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新需求,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必须从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教育方式、办学基地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形成创新体系,以全面建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机制。

(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动办学体制创新

要使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更直接有效地参与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来,最关键的是要改革办学体制,在办学体制上创新,打破封闭式办学体制,构建开放式办学体制。在高校内部,要打破单一结构的学历教育办学体制,建立本专科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与大学后继续教育并举的三元结构的开放型办学体制。在高校外部,逐步建立高等学校与企业、部门双向互动、双向参与的办学体制,使企业、部门直接参与大学后继续教育管理与建设,大学后继续教育更直接有效地为企业、部门服务,使二者在组织生源、制订教学计划、学员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直接有效地合作,以形成一个教育、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新型办学体制。这种产学合作办学体制,不仅是能够直接有效地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培训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能够直接有效地参与建设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

(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改革在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诸项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关键是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和体系等方面创新。首先,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各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确定具有大学后继续教育特色的培养目标,使培养对象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其成为能够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开拓创新型专门人才。其次,在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上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培养、智能开发方向转变;由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理论型学术型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职业型方向转变。这就是说,高校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不仅在于教给受教育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手段,更要突出创造力开发,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课程内容和体系要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水平,要充分反映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新趋势、新成果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要按照新世纪新阶段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来调整、改革。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加快培养和培训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既是加快发展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加快建设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本要求。

(三)优化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一,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善于推陈出新,敢于破旧立新;第二,教师要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不仅掌握所教学科的发展历史,而且要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动态和成果,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持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第三,教师要具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善于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仅能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且也能将现实问题上升到专业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和总结;第四,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授之以渔”,不仅给予学习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予学习者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使学习者能不断地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建立一支符合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要求的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既是推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进一步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也是加快建设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

(四)优化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创新型管理队伍

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一,管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管理在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有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第二,管理干部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现代教育科学,不断增强现代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第三,管理干部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开拓能力,不断提高管理创新能力与水平;第四,管理干部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管理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创新,逐步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创新体系。建立一支符合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要求的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管理人员队伍,既是不断提高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创新能力与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有效机制的重要保证。

(五)深化教育方式改革,推动教育方式创新

为了紧跟国际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教育部在其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给予高度重视,计划到2010年,形成以卫星传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网络容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系统和服务系统。这是一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专门人才、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快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大工程。这项工程的完成和实施,必将为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开展提供便捷经济的渠道和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建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大学后继续教育乃至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在教育方式上创新,实现由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向开放式的现代远程教育方式的转变。目前,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应尽快改变这种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现代远程教育的加快实施给传统的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方式带来巨大冲击,为其进一步改革教育方式提供了巨大推动力和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在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投入、开拓创新,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合理布局教学网点,充分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一流水平的教师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逐步实现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开创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新局面,以加快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历史进程。

(六)加大办学投入,建立新型办学基地

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要持续发展。要保持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办学硬件建设,建立符合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要求的办学基地。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主要是服务于全日制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应以条件定发展。这种看法不全面,我们不仅要以条件定发展,而且还要在发展中创造条件,以促进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就必须根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新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办学投入,建立功能比较完整的基础设施,拥有一大批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比较现代化的办学基地。这样,才能使高校大学后继续教育在加快实现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  ;  ;  ;  

论创新型大学发展后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继续教育的发展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