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然”如此修辞(论文文献综述)
赵宗梅[1](2020)在《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文中提出开明书店成立于1926年,至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存续时间不过短短27年,却在中小学国文教材出版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且对当今语文教育仍有影响深远的成就。究其原因,与开明书店拥有一群既为文学家、又为教育家且皆有中小学语文教育经验的精英人才分不开。支撑起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繁荣局面的中坚力量首推夏丏尊和叶圣陶,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开明系列教材在民国时期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毋庸置疑,开明书店出版的系列中小学教材,是应时代需要而推出的典范作品。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系列教材,并未把迎合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基本立足点,而是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运用水平为目标,在教科书编辑、教育理论引导,以及教材的选文安排、知识点导入和课后题设置等环节,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完善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注重识字教育和阅读兴趣,因此开明书店小学阶段国语教材的选文偏重日常应用和口语化,以最大限度贴近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国文教材则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尤重读写两级;高中国文教材在提升学生文言和语体素养方面都有了实质性进展。而理论类阅读和写作教材的大量涌现,则更清晰地体现出开明人关心学生成长,力图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良苦用心。从历时的角度看,开明书店出版的系列教材编写经历了注重生活应用和儿童心理、养成身心诸能力和侧重文章解读三个阶段,直到今天仍然值得语文教育研究者关注和借鉴。
柳真(Yoo Jin)[2](2020)在《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感叹表达为研究对象,在迄今为止汉语感叹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言语行为、语言类型学和对比语言学等原理,尝试对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的表现语法形式、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通过对汉语感叹表达范畴的系统化研究,以期发现现代汉语感叹句所包含的功能语言学上的意义和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特征,具体包括汉语感叹表达的形式、语义、语用表现的描写和解释,并在第九章就汉语和韩国语感叹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全文由十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对象与范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综述国内外感叹句研究现状,说明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主要对现代汉语感叹句与感叹表达进行界定,结合感叹句和感叹表达的性质、功能而感叹表达做出界定,并且根据感叹标记的有无将感叹表达分类,宏观描写感叹表达的形式特征。第三章主要考察感叹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语义方面先分为根据感叹指向、感叹内容特征和感叹表达语境来进行研究。语用功能方面对具体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非字面意义的感叹表达和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对感叹表达标记词中的语气成分——语气词和语气副词进行研究。先考察语气的定义和感叹表达的语气,然后考察语气词的定义以及感叹表达中的语气词实例和作用。同时考察语气副词的界定并对出现在感叹句中的典型副词“多(么)”、“好”、“可”、“太”、“真”等结合实例以及其他语气副词的实例进行细致地描写分析。第五章主要对感叹表达中的叹词和疑问词进行研究。叹词方面,本文区分为原型叹词、准感叹词和新兴叹词,描写感叹表达中叹词的语义及语用特征;疑问词方面,主要考察感叹表达中用由疑问词“什么”和“怎么”构成的感叹表达形式的语义和功能特征。第六章主要对感叹表达中出现的固定短语进行研究。将固定短语区分为经历了语法化而凝固的表示提醒对方和超预期的话语标记、用“得”的和不用“得”的程度补语、“X+不得”和“不得+X”的惯用性固定短语等小类。同时,具体考察这些固定短语形式的语义及语用特征。第七章主要考察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的固定格式,将固定格式按照感叹表达形式区分为“你+这个NP”、“都是NP”、“这/那+叫一个X”和“好+一(个)X”进行专题研究。第八章对汉语感叹表达的组合模式分成独语句感叹表达和标记组合的感叹表达等两类进行考察。独语句感叹表达可分为名词独语句、动词独语句和形容词独语句。标记组合的感叹表达可以选择一种感叹方式,也可以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叹方式。第九章对汉韩两种语言的感叹表达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韩国语感叹表达加以概述,就韩国语感叹表达的界定、语义性质和语用功能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将韩国语感叹表达分为使用典型标记的和使用其他句类的感叹表达两类进行考察。最后,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对比汉韩感叹表达的共同点和区别。第十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本文在感叹表达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
沅子闳[3](2020)在《启功论书绝句(100首)研究》文中认为启功(1912—2005年),中国当代着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文物鉴定家、诗人、学者。他作为书法大家,其成就、影响、在当代书坛位列鼎甲,诸多卓越的书法理论创见已被奉为不刊之论;作为当今古典诗词创作的巨擘,他尤其擅长论书诗,依凭深厚的学问功底,善用丰富语言与高妙的修辞手法论述深奥抽象的书法理论,使无形抽象的书学思想变得具体形象,让读者能够对书史书论产生鲜活的感性认识,从而便于理解和体会。本文兹就这一论题对启功先生论书心得所汇集的《论书绝句》(100首)展开研究,共分五个部分,以下分别叙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启功先生的生平与学术、艺术成就,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论书绝句》内容与观点,《论书绝句》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论书绝句》百首详解,《论书绝句》创作分两段时间完成,前20首写于1935年前后,后80首写于1961-1974年间。本文通过较为详尽地译述、笺注,可廓清启功先生论书诗的基本脉络,了解启功论书的主要思想观点。第三部分为《论书绝句》修辞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体现语言联系美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引用、通感等。二、体现语言变化美的修辞手法,包括反语、夸张、婉曲、倒装等。三、体现语言侧重美的修辞手法,包括设问、反问、映衬、叠字等。四、体现语言均衡美的修辞手法,包括对照、互文等。五、论书绝句的修辞习惯与特征。第四部分为论书绝句书学思想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字文观,包括字文辉映、字文失和、文托书传、重书轻文不可取等。二、人品书品论,包括对人品书品皆佳的赞誉、对人品书品关联的明辨、对人品决定书品之论的驳斥等。三、碑帖观,包括重墨迹而轻碑刻、观碑法嬗变、观碑之法、尊碑卑帖批判与原因揭示等。第五部分就本文研究所用《论书绝句》原书的个别疏失提出校勘意见。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刘秀珍[5](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孔庆荣[6](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裴劭波[7](2019)在《反预期视角下的反问句标记研究 ——反预期标记与反问标记的分布和组配》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反问句以其形义相悖的特点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反问句语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也硕果累累。文章以这类特殊的句式为研究基础,认为反问句形义相悖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其所在的语境中出现了反预期信息,反问句用来表达与预期相反的主观态度。在反问句中,既有标示反问句的反问标记,又有标示反预期信息的反预期标记,发现这两类标记存在重叠部分,因此选取这两类标记为研究对象,描写这些标记在反问句中的分布,并采取总体说明和个例分析的方法,深入阐释这两类标记对反问句语义语用方面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现代汉语反问句和反预期的研究现状,给出本文的理论依据、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圈定CCL语料库为本文所有语料的来源。第二章从信息论和标记论的角度,分析反问句形义相悖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反问句有表达反预期的语用功能,并发现反问句中既包含标示反问语气的反问标记,又包含标示反预期信息的反预期标记,两类标记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出现大量重叠的标记,交叉重叠的两类标记在反问句中有规律地分布,并影响着反问句语义、语用等各个方面。第三章主要以反预期标记和反问标记为研究对象,将反预期标记和反问标记进一步划分成叠标记、单纯反预期标记和单纯反问标记。运用北京大学语料库(CCL),输入“标记$100?”,分别对各个标记进行检索,整理出语料库中的总检索语料数,确定筛选样本的数量为2000条,选出符合本文研究内容的有效语料共10499条。然后对有效语料进行数据化描写、分析,认为三类标记在反问句中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组配出现,以组配出现为主,并总结出三类标记搭配的四种模式,分别是单纯标记单用模式、叠标记单用模式、单纯标记复用模式和叠标记复用模式。第四章以叠标记单用模式为主,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叠标记的特征和单用的句法条件,认为叠标记具有非重读性、多功能性、可替换性;解释了叠标记单用模式下标记与反问句语义语用功能的关系,相比无标记的反问句,叠标记单用于反问句时,反问句的反诘度和反预期度都有所增强。再以叠标记“不是”为个例,对比无标记的反问句,从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来分析叠标记“不是”在反问句中单用的特点,认为叠标记“不是”单用于反问句中时,具有多功能性、标异性和多义性,此时,反问句能够表达“提醒”“确认”“辩驳”等语用义。第五章以单纯标记复用模式为主,以单纯标记单用模式为辅。先从整体上分析了两大模式在反问句中的句法表现和模式分类,并从反预期度、反诘度和主观性的角度解释这两大模式对反问句的影响,认为在一个反问句中,单纯反预期标记的数量与反预期度成正比,单纯反问标记的数量与反诘度成正比,标记数量越多,反问句所表达的主观量越偏向极大量或极小量,标记数量越少,反问句所表达的主观量则较为客观中和。再以“竟然+0/单纯标记”的组配情况为个例,对比单纯标记单用和复用两种模式,解释在反问句中标记数量对反问句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影响,认为“竟然+0/单纯标记”的组配中,单纯反预期标记越多,反预期度越强,单纯反问标记越多,反诘度越强。第六章以叠标记复用模式为主,先从整体上分析了这个模式中标记的组配情形和组配原则,并从标记种类的不同来看反问句反预期度、反诘度的差异,认为各类标记组配的顺序与标记本身的词性和标记所表达语义关系有关,叠标记复用需要遵循“辖域原则”“语义关系原则”“语用凸显原则”,反问句中两类标记的组配具有层级性。再以“怎么+其它标记”的组配为个例,分析标记种类对反问句的影响,认为在“怎么+其它标记”的组配中,反问句的反预期度和反诘度与“其它标记”有直接关系,反问句表达的语用色彩以消极为主,反问句的语义韵属于消极语义韵。第七章是结语,主要对本文研究的两类标记在反问句中的分布和分析进行全面总结,得出结论,并分析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反预期的角度切入来研究反问句,揭示反问句形义相悖的深层原因,这一角度尚鲜有人涉及,未有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以这个新的角度为基础,对反问句中的反预期标记和反问标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反问句、标记和反预期信息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从标记的组配情况来分析句式的语义、语用功能,突破了以往单个标记的研究方法和传统句式的研究思路,为标记研究与句子语义语用研究相结合做出了新的尝试和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李香丹[8](2019)在《关于《陌生的女人们》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学位论文为韩汉翻译实践报告,笔者以申京淑的小说集——《陌生的女人们》为文本进行了韩汉翻译实践工作。原着收录七篇短篇小说,主要围绕生活在当代社会底层的边缘化人群展开故事。每篇故事中,作者通过描述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捕捉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寂寞,又提示人始终还是从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救赎。原着字数约23万字,共286页。笔者翻译前四篇,译文字数为58485字。正式进入翻译之前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译前准备。1.自身翻译能力。笔者通过专业系统学习,翻译能力有了很大提升。2.项目文本的选择。《陌生的女人们》运用颠倒时间线和插入环境描写的叙述方法,为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3.平行文本的阅读。项目文本确定以后笔者阅读了相关平行文本,对作者性格特点、创作背景、写作风格等有了一定了解。4.翻译文本的整理。笔者对翻译部分内容进行了打字工作。在录入过程中对描写性文字进行标注以便日后着重分析。本项目报告重点探讨了文学小说中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翻译。笔者在译前分析中分析了本项目文本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原文,探索每句话、每个词所含有的多种含义,捕捉原文最深层的中心思想,更加准确地译出原文本质内容,进一步提高译文质量,使译文读者感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阅读体验。笔者在本报告第四章例举案例,具体分析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在文学翻译上的运用以及译文的表达效果。通过上述分析笔者总结如下:1.文学翻译虽然被称为二次创作,但始终不能脱离原文。笔者既不能背离原文的行文风格,也不能背离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一定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体现译文语言的美感。2.修辞的翻译是小说翻译的重难点。笔者需要反复阅读原文,细细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成语,尽量使译文呈现出与原文相同的修辞效果。最后笔者总结了在实践本次项目时出现的问题。1.翻译腔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笔者对汉语的语法结构、表达习惯等没有了解透彻,不能灵活运用,需要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2.误译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因为没有透彻理解原文,或者疏忽大意,又或者因两国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为此笔者需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多加研究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尽量避免误译的产生。总之,笔者通过本次翻译项目实践,翻译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翻译思路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为以后从事专业翻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慧敏[9](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认为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巴丹[10](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二、“居然”如此修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然”如此修辞(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开明书店国文教材出版概况 |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
四、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
五、相关概念界说 |
第一章 注重生活应用和儿童心理的小学国语教材 |
第一节 《开明国语课本》对生活教育的推崇 |
第二节 丰子恺插图的生活化趣味 |
第二章 以养成身心诸能力为宗旨的初中国文教材 |
第一节 思想上兼容并包和与时俱进的初中国文教材 |
第二节 以知识系统为主导的初中国文教材 |
第三章 注重文本解读的初高中国文教材 |
第一节 文白分编且注重文本解读的教材 |
第二节 开明人文言教育观探源 |
第四章 注重读写教学法的理论型教材 |
第一节 《文章讲话》和《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观的集中体现 |
第二节 《文心》:故事性文本中的读写观念 |
第三节 《文章例话》中的读写观念 |
第四节 《文章作法》:训练类教材开山之作 |
结论 |
附录 开明书店国文教材明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1 感叹句的句类研究 |
1.5.2 感叹句的形式表现 |
1.5.3 感叹句的语义语用特点 |
1.5.4 感叹句跨语言研究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感叹表达与感叹句 |
2.1 感叹句的界定 |
2.1.1 感叹句的性质 |
2.1.2 感叹句的功能 |
2.2 汉语感叹表达的范围 |
2.2.1 有标记的感叹表达 |
2.2.2 无标记的感叹表达 |
2.3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点 |
3.1 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征 |
3.1.1 感叹表达语义指向 |
3.1.2 感叹表达的内容特征 |
3.1.3 感叹表达的语境 |
3.2 感叹表达言语行为 |
3.2.1 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 |
3.2.2 非字面意义的感叹表达 |
3.2.3 间接言语行为的感叹表达 |
3.3 小结 |
第四章 感叹表达与语气成分 |
4.1 句子与语气 |
4.2 语气词 |
4.2.1 语气词的界定 |
4.2.2 具体的语气词 |
4.2.3 语气词的功能 |
4.3 语气副词 |
4.3.1 语气副词的界定 |
4.3.2 感叹标记副词 |
4.3.3 其他语气副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感叹表达与非语气成分 |
5.1 叹词与感叹表达 |
5.1.1 叹词的界定 |
5.1.2 原生叹词 |
5.1.3 准叹词 |
5.1.4 新兴叹词 |
5.2 疑问词 |
5.2.1 感叹表达中的疑问词 |
5.2.2 “什么”用于感叹表达 |
5.2.3 “怎么”用于感叹表达 |
5.3 小结 |
第六章 感叹表达与固定短语 |
6.1 话语标记 |
6.1.1 提醒对方的话语标记 |
6.1.2 超预期话语标记 |
6.2 程度补语 |
6.2.1 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
6.2.2 不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
6.3 三音节固定短语 |
6.3.1 了不得 |
6.3.2 要不得 |
6.3.3 不得了 |
6.4 小结 |
第七章 感叹表达与固定格式 |
7.1 “你这个NP” |
7.1.1 名词N |
7.1.2 偏正短语NP |
7.2 “都是NP” |
7.2.1 自责 |
7.2.2 责怪听话人 |
7.2.3 责怪第三方、外部世界 |
7.3 “这/那+叫一个X” |
7.3.1 “X”为形容词 |
7.3.2 “X”为动词 |
7.3.3 “X”为成语等 |
7.4 “好+一(个)X” |
7.4.1 积极性感叹表达 |
7.4.2 消极性感叹表达 |
7.5 小结 |
第八章 感叹表达的组合模式 |
8.1 独语句感叹表达 |
8.1.1 名词独语句 |
8.1.2 动词独语句 |
8.1.3 形容词独语句 |
8.2 感叹标记组合表达 |
8.2.1 单一标记感叹表达 |
8.2.2 两种标记的线性分布 |
8.2.3 三种及以上标记的线性分布 |
8.3 小结 |
第九章 汉韩感叹表达对比 |
9.1 韩国语感叹表达概述 |
9.1.1 韩国语感叹表达的界定 |
9.1.2 韩国语感叹表达的语义语用特征 |
9.2 韩国语感叹表达分类 |
9.2.1 使用典型标记的感叹表达 |
9.2.2 使用其他句类的感叹表达 |
9.3 汉韩感叹句表达对比 |
9.3.1 汉韩感叹表达的共同点 |
9.3.2 汉韩感叹表达的区别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0.1.1 语法形式特征 |
10.1.2 语义特点 |
10.1.3 语用功能特征 |
10.1.4 与韩国语对比 |
10.2 本文的创新点 |
10.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启功论书绝句(100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启功生平与学术、艺术成就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三节 启功《论书绝句》内容与观点 |
第四节 启功《论书绝句》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论书绝句》百首详解 |
第一节 第一至第二十首详解 |
第二节 第二十一至第四十首详解 |
第三节 第四十一至第六十首详解 |
第四节 第六十一至第八十首详解 |
第五节 第八十一至第一百首详解 |
第三章 论书绝句修辞研究 |
第一节 体现语言联系美的修辞手法 |
第二节 体现语言变化美的修辞手法 |
第三节 体现语言侧重美的修辞手法 |
第四节 体现语言均衡美的修辞手法 |
第五节 论书绝句的修辞习惯与特征 |
第四章 论书绝句书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字文观 |
第二节 人品书品论 |
第三节 碑帖观 |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反预期视角下的反问句标记研究 ——反预期标记与反问标记的分布和组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反问句及反问标记研究现状 |
1.1.2 反预期及反预期标记研究现状 |
1.2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3 选题缘由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 |
1.3.2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第2章 反问句中的反预期信息表达 |
2.1 信息论与标记论 |
2.1.1 信息论与语言信息 |
2.1.2 标记论与话语标记 |
2.2 预期与反预期 |
2.2.1 预期与预期信息 |
2.2.1.1 预期信息与无预期 |
2.2.1.2 预期与预设 |
2.2.2 反预期信息 |
2.2.2.1 反预期的提出及定义 |
2.2.2.2 反预期信息的分类及话语功能 |
2.2.2.3 反预期信息的语法表现形式—反预期标记 |
2.3 反问句与反问标记 |
2.3.1 反问句概述 |
2.3.1.1 反问句的定义 |
2.3.1.2 反问句的分类和语用功能 |
2.3.2 反问标记 |
2.4 反问句中的反预期信息 |
2.4.1 反问句中反预期信息来源和生成 |
2.4.1.1 反问句中反预期来源 |
2.4.1.2 反问句的反预期表达机制 |
2.4.2 反问句中的反预期信息分类 |
2.4.2.1 与个人预期相反 |
2.4.2.2 与特定社会共享预期相反 |
2.4.3 标示反问句及其反预期信息的语法手段 |
2.5 小结 |
第3章 反问句中反预期标记与反问标记的分布分析 |
3.1 各标记的语料检索情况 |
3.1.1 单纯反预期标记的语料检索数据 |
3.1.2 单纯反问标记的语料检索数据 |
3.1.3 叠标记的分类的语料检索数据 |
3.2 反问句中各标记的使用情况 |
3.2.1 各标记出现频次、频率 |
3.2.2 标记共现数量分析 |
3.2.3 标记共现形式分类 |
3.2.3.1 从标记使用的数量来看 |
3.2.3.2 从标记的使用类别来看 |
3.3 标记间的组配模式分析 |
3.3.1 标记单用 |
3.3.1.1 单纯标记单用模式 |
3.3.1.2 叠标记单用模式 |
3.3.2 标记复用 |
3.3.2.1 单纯标记复用模式 |
3.3.2.2 叠标记复用模式 |
3.4 小结 |
第4章 反问句中叠标记单用模式分析 |
4.1 叠标记单用模式概述 |
4.1.1 叠标记的总体特征 |
4.1.2 叠标记单用的句法条件 |
4.2 叠标记单用的语用分析 |
4.2.1 对反诘度的影响 |
4.2.2 对反预期度的影响 |
4.3 以“不是”为例考察叠标记单用模式 |
4.3.1 叠标记“不是”的基本分析 |
4.3.1.1 “不是”的基本用法 |
4.3.1.2 “不是”的总特征 |
4.3.2 “不是”单用的使用情况 |
4.3.2.1 句法表现 |
4.3.2.2 表达的反预期信息类型 |
4.3.3 “不是”单用的语用分析 |
4.3.3.1 “不是”标示的疑问度 |
4.3.3.2 “不是”的标异度与主观情态 |
4.4 小结 |
第5章 反问句中单纯标记复用模式分析 |
5.1 单纯标记复用模式概述 |
5.1.1 单纯标记单用模式分析 |
5.1.1.1 句法条件 |
5.1.1.2 模式分类 |
5.1.2 单纯标记复用模式分析 |
5.1.2.1 句法条件 |
5.1.2.2 模式分类 |
5.2 两种模式下的反问句语用分析 |
5.2.1 标记数量影响反预期度和反诘度 |
5.2.1.1 与反预期度的关系 |
5.2.1.2 与反诘度的关系 |
5.2.2 标记数量影响主观性和主观量 |
5.3 以“竟然+0/单纯标记”为例考察两种模式 |
5.3.1 单纯反预期标记“竟然”的基本分析 |
5.3.2 “竟然+0/单纯标记”的使用情况 |
5.3.2.1 “竟然+0标记”的句法表现 |
5.3.2.2 “竟然+单纯标记”的句法表现 |
5.3.2.3 表达的反预期信息类型 |
5.3.3 “竟然+0/单纯标记”的语用分析 |
5.3.3.1 与反预期度、反诘度的相关性 |
5.3.3.2 与主观性、主观量的相关性 |
5.4 小结 |
第6章 反问句中叠标记复用模式分析 |
6.1 叠标记复用模式概述 |
6.1.1 复用类别与组配强度 |
6.1.2 组配顺序和复用原则 |
6.1.2.1 各类标记的组配和顺序 |
6.1.2.2 标记组配遵循的原则 |
6.1.3 叠标记复用的层级性 |
6.2 叠标记复用模式的语用分析 |
6.2.1 标记种类影响反预期度和反诘度 |
6.2.2 多类标记复用与语用羡余性 |
6.3 以“怎么+其它标记”为例考察叠标记复用模式 |
6.3.1 叠标记“怎么”的基本分析 |
6.3.2 “怎么+其它标记”使用情况 |
6.3.2.1 句法表现 |
6.3.2.2 “怎么+其它标记”中标记的层级 |
6.3.2.3 反预期表达机制和类型 |
6.3.3 “怎么+其它标记”的语用分析 |
6.3.3.1 与反预期度、反诘度的相关性 |
6.3.3.2 与语用色彩、语义韵的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关于《陌生的女人们》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品简介 |
2.2 作者简介 |
2.3 选题目的 |
2.4 选题意义 |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译前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人物描写的翻译 |
4.1.1 外貌描写的翻译 |
4.1.2 动作描写的翻译 |
4.1.3 心理描写的翻译 |
4.2 环境描写的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
二 沉默价值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
一 “然而”部分 |
二 “但/但是”部分 |
三 “却”部分 |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
五 “而/而且”部分 |
六 “终于”部分 |
七 “至于”部分 |
八 “于是”部分 |
九 “将”部分 |
十 “并且”部分 |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居然”如此修辞(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D]. 赵宗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2]现代汉语感叹表达研究[D]. 柳真(Yoo Jin).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启功论书绝句(100首)研究[D]. 沅子闳. 吉首大学, 2020(03)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7]反预期视角下的反问句标记研究 ——反预期标记与反问标记的分布和组配[D]. 裴劭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关于《陌生的女人们》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香丹. 延边大学, 2019(01)
-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10]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